湄公河入海口的晨雾裹着鱼露的咸香时,张叙舟的战靴正踩在巡逻船的金属甲板上。护江战情仪的屏幕泛着冷光, 点护江力的数值旁,红色的 “能量接口不兼容” 警告像道未愈的伤口 —— 昨天傍晚,当三江能量流与湄公河地脉首次对接时,能量转换器的接口突然爆出刺眼的火花,长江流域的碧色能量像被扎破的水管般外泄,护江力在三分钟内骤跌至
点。
“第 17 次适配失败。” 苏星潼的银簪悬在能量转换器的接口处,簪头碎钻折射的光纹在黄铜接口上划出细碎的涟漪,那些刻着的现代能量符文与湄公河地脉的自然能量流像咬合错位的齿轮,每转动一圈就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她调出三维模型,湄公河的能量频率曲线呈锯齿状波动,与长江的平滑曲线、黄河的厚重曲线、珠江的灵动曲线都截然不同,“这里的地脉能量带着潮汐的顿挫感,就像……”
“就像老表当年用扁担挑水的节奏。” 张叙舟接过话头时,掌心的印记突然发烫。二十年前陕北水渠工地的记忆漫上来:老表挑着两只木桶在田埂上走,扁担颤出的节奏总能让水桶里的水晃得最少,当时他笑老表 “笨办法”,此刻看着战情仪上的锯齿曲线,突然明白这是湄公河与南海潮汐千年磨合出的独特韵律 —— 不是无序,是另一种形式的平衡。
护江 App 的直播画面里,中老缅泰四国的渔民正围在能量转换器旁。一位戴斗笠的老挝渔民捧着块墨绿色的翡翠原石,用砍刀在上面刻着古老的水纹符,原石接触转换器接口的瞬间,爆出的绿光让护江力短暂回升了 50 点,却在三秒后引发更剧烈的反弹,翡翠表面裂出蛛网般的纹路。善念值在 8.45 亿的位置震荡,# 湄公河能量救援 #的话题阅读量破 18 亿,有网友发现,每次渔民尝试新的适配方法,全球能量监测网的波形就会产生一次微小的共鸣。
“赤潮煞在反扑!” 对讲机里传来林教授的急呼。珠江口的监测画面显示,原本被压制的红色藻类突然加速繁殖,在水面拼出巨大的漩涡,微生物维度的占比从 55% 飙升至 62%,外星物维度的青蓝色能量像毒蛇般在漩涡中心游走。更惊人的是,漩涡的旋转方向竟与湄公河入海口的潮汐流向完全一致,像是在嘲笑他们的适配失败。
张叙舟突然抓起那块裂成两半的翡翠原石。断面处隐约可见细小的绿色纹路,与三星堆神树的枝丫纹有着微妙的相似。他想起 1422 章从沉箱里取出的能量转换器残片,那些刻着的经纬度编码边缘,也有类似的顿挫纹路。战情仪的对比功能突然自动启动,翡翠纹路与神树纹路的重合度竟达到 73%。
“用传统鱼网的编织法!” 船头的越南老渔民阮伯突然喊道。老人布满老茧的手正比划着菱形的网眼,“湄公河的鱼只认这种网,能量说不定也一样。” 他的孙子递来浸透桐油的麻绳,渔民们七手八脚地在能量转换器接口外编出层菱形网套,网眼的角度恰好与翡翠原石的裂纹角度吻合。
当苏星潼的银簪刺入网套中心时,奇迹发生了。湄公河的绿色能量流像找到归途的鱼群,顺着菱形网眼钻进转换器接口,与长江的碧色能量产生了第一次平稳的共振。战情仪的护江力数值开始跳动:→→!但好景不长,十秒后,接口处再次冒出白烟,网套被能量流灼成焦黑的碎片 —— 适配精度还是差了 3%。
护江 App 的善念值曲线突然下跌至 8.43 亿。有渔民拍到更揪心的画面:湄公河三角洲的红树林正在快速枯萎,红色的藻丝顺着树根往上爬,原本栖息在那里的白鹭成群飞起,在天空盘旋成不安的漩涡。张叙舟的战情仪突然捕捉到段异常的能量波动,与赵山河在沉箱里留下的跨维度转换器频率完全一致 —— 赤潮煞正在借接口不兼容的间隙,顺着湄公河支流往上扩散。
“看接口内侧!” 陈工突然指着能量转换器的接口。在银簪的金光照射下,黄铜接口的内侧竟显露出层淡红色的纹路,那些纹路不是现代机械加工的痕迹,而是手工雕刻的古蜀星象符,与三星堆青铜神树的枝丫接口如出一辙,只是因为常年锈蚀被掩盖了,“赵山河早就试过在这里建接口!他故意用现代符文覆盖了古符!”
张叙舟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想起 1423 章动态分流符的齿轮纹路,想起李冰石刻上的 “刚柔济”,突然抓起阮伯的砍刀,对着接口内侧的古符轻轻刮动。锈蚀剥落的瞬间,淡红色的星象符突然亮起,与青铜神雀尾羽的纹路产生完美共振,湄公河的绿色能量流像被唤醒的河流,顺着古符的轨迹奔腾而入,与三江能量流在战情仪的屏幕上汇成道四色光带。
“护江力在涨!” 苏星潼的声音带着哭腔。→→→!当四色光带注入珠江口的红潮漩涡时,那些红色藻类像被阳光穿透的积雪般消融,微生物维度的占比从 62% 骤降至 45%,外星物维度的青蓝色能量被压缩成细小的光点,在四色光流中渐渐褪色。
善念值的数字在此刻炸开:8.43 亿→8.47 亿→8.5 亿!四国渔民的船队组成菱形阵形,每艘船的桅杆上都挂着刻有古蜀星象符的木牌,这些木牌在阳光下连成巨大的能量网,将湄公河的能量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转换器。阮伯的孙子用手机拍下能量网的纹路,放大后发现,那些交织的线条竟与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金杖纹完全吻合。
“古蜀人到过湄公河!” 林教授的团队通过光谱分析证实,接口内侧的古符含有的同位素,与三星堆陨石碎片的同位素属于同一批次。更惊人的是,古符的磨损程度显示,它们至少在两千年前就被频繁使用过 —— 这意味着,跨流域甚至跨洲的能量协同,早在远古时代就被掌握。
战情仪的屏幕上,四色能量流在珠江口形成个巨大的菱形结界。结界中心,赵山河留下的跨维度转换器正在剧烈震动,外壳上的全球煞力点编码像融化的蜡般流淌,其中亚马逊流域的编码突然亮起红光,与湄公河的能量频率产生了 0.3% 的共鸣误差 —— 这细微的差别,恰恰是下一个需要破解的密码。
张叙舟望着甲板上正在欢呼的渔民。阮伯正用砍刀在能量转换器上补刻古符,刀痕里渗出的血珠与绿色能量流交融,在阳光下凝成颗颗金珠。他突然想起老表当年说的 “水渠过界要拜土地”,原来所谓的接口不兼容,从来不是技术问题,是缺少对不同地域地脉的敬畏 —— 就像老表挑水时总要顺着扁担的节奏调整步伐,协同的真谛不是强行统一,是找到彼此呼应的韵律。
青铜神雀的尾羽突然展开,十二根尾羽分别对应全球十二个流域的能量频率。当雀喙指向亚马逊流域的方向时,护江战情仪的新任务标识亮起:“目标:解锁亚马逊流域古能量接口,验证跨洲协同战术”。苏星潼的银簪在屏幕上轻轻一点,弹出的三维地图里,湄公河与亚马逊河的入海口被道金色的线连接,线的末端标注着 “三星堆金杖纹适配点”。
夕阳西下时,湄公河入海口的能量转换器仍在嗡鸣。四色能量流像四条彩带,在暮色中织成张覆盖南海的巨网,红潮的褪色区已扩大至 45%,露出的水面上,成群的中华白海豚正追逐着能量流跳跃。护江 App 的 “跨流域协同指数” 首次突破 90%,评论区里,有位埃及考古学家留言:“尼罗河的岩壁上也有类似的菱形符,或许……”
张叙舟的战情仪突然收到条加密信息。是石髓先生发来的,只有张图片:三星堆青铜神树的顶端,刻着个微型的地球仪,上面用古蜀文标注着 “江脉如织,四海同源”。他握紧掌心的战情仪, 点的护江力光芒里,仿佛能听见远古先民跨越山海的呼唤 —— 那是比煞力更古老、也更坚韧的力量。
巡逻船的汽笛在暮色中长鸣,向着南海深处驶去。船尾的四色能量尾迹与洋流产生共鸣,在海面上画出道绵延的菱形光轨,像给地球系上了根闪亮的腰带。张叙舟知道,这
点的护江力不是终点,就像湄公河终将汇入南海,这场跨越洲界的协同之战,才刚刚扬起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