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江堤的裂缝像条贪婪的蛇,张开的嘴正对着上涨的江水。张叙舟站在临时搭起的脚手架上,望着裂缝深处 —— 钢筋锈蚀的断口处,渗出淡黄色的水,混着岩屑在江风里凝成细小的冰碴,砸在安全帽上 “叮叮” 作响。
“再灌两桶水泥。” 工程队的老王往裂缝里倒灰浆,铁桶碰撞的声音在空旷的江面上荡开,“这缝邪门得很,昨天灌的浆今早一看,全从底下漏没了,跟有嘴在吸似的。”
张叙舟展开张固基符,符纸上的纹路是用祠堂古碑拓灰混朱砂画的,边角还沾着点糯米灰浆。他往符上撒了把江堤的泥土,1125 点的护江力顺着指尖往里钻,符纹突然亮起,在阳光下泛着金红色的光,像条活过来的龙。
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桥墩工地的事 —— 那年他负责搅拌水泥,因为配比错了半袋粉煤灰,整段护坡的混凝土都成了 “豆腐渣”,工头把他的饭盒扔进江里,骂 “吃进去的全是废料”,现在握着符纸的手,比那时攥水泥袋的手更紧,指腹的薄茧里还嵌着当年的沙粒。
“把符纸撕成条,混进水泥里。” 他往灰浆桶里扔了半张符,纸纤维遇水后没有散开,反而与水泥颗粒缠成细小的网,“老辈说‘土符融土料’,这样才能锁住地脉气。”
苏星潼的银簪往桶里一探,星纹突然在浆面旋转成漩涡。“银簪说符纹在激活水泥里的硅酸盐!” 她用簪尖搅动灰浆,“你看这星纹,跟着符网在动 —— 凝固后能和钢筋长成一体,比植筋技术还牢!”
赵小虎举着测厚仪趴在裂缝边,仪器的探头刚触到岩壁,就传来 “嘀嘀” 的预警声。“雀爷说裂缝深处有‘气蚀空洞’!” 他往里面照了照,红光穿透半米厚的混凝土,“震山咒的符力在里面啃石头,跟白蚁似的!”
村民们扛着沙袋往江堤上堆,王二婶把自家腌菜的坛子砸了,碎片混进沙袋里,“老陶片能吸潮气,帮着稳住堤脚”;陈二叔的二八自行车停在脚手架下,车后座绑着捆粗麻绳,浸过固基符水的绳头正在慢慢变硬,“这绳能当临时钢筋用”;连孩子们都提着小桶往裂缝边送清水,三丫的花布鞋在泥泞里打滑,却非要亲手把水倒进灰浆桶,说 “江神会喜欢干净的水”。
张叙舟往裂缝最宽处塞进张完整的固基符,再指挥工人灌混着符条的水泥。灰浆刚接触符纸,就发出 “滋滋” 的响,金色的符纹顺着水泥往四周爬,与裸露的钢筋缠成张密网,网眼处的气泡纷纷炸开,放出细小的白气。
“这浆在‘吃’钢筋!” 老王举着撬棍往里面捅,棍头碰到的地方,水泥已经开始凝固,“平时得等四小时,现在才十分钟就硬了!”
护江力在掌心猛地一跳,1130 点。张叙舟摸着发烫的水泥面,原本松散的质感变得像块整体的岩石,用指甲划都留不下痕迹。他想起当年被扔掉的饭盒,现在这混着符纸的水泥,大概就是对 “废料” 最好的反驳 —— 那些被轻视的土法子,未必不如精密的仪器。
突然有人喊:“裂缝在动!”
所有人都盯着裂缝边缘,原本 30 厘米宽的口子,竟在水泥凝固的过程中慢慢往中间缩,最窄处只剩 29.5 厘米。虽然只收缩了 0.5 厘米,却让在场的人都红了眼 —— 这是江堤出现裂缝以来,第一次主动收缩。
“收了!真的收了!” 老刘举着卷尺手都在抖,刻度线在阳光下晃成条金带,“监测仪显示,堤身的应力值在下降!”
善念值 + 65 万,1700 万整。赵小虎举着青铜神雀在江堤上跑,红光扫过新灌的水泥,在地面投出个巨大的金色网影,“雀爷说固基符成阵了!这网能顺着钢筋往江堤深处钻,把所有裂缝都缝起来 —— 护江力涨到 1135 点了!”
江风突然变得柔和,卷着水汽扑在人脸上,带着股湿润的甜。王二婶用粗布擦去额头的汗,指腹蹭过水泥上的符纹,竟沾起层淡淡的金粉,“这是地脉的阳气,比庙里的香灰还金贵”;陈二叔把浸过符水的麻绳缠在脚手架上,“让这网再牢点,今晚月圆也不怕”;三丫把花布裙的一角浸在江水里,再捞起来往水泥上拍,裙角的花纹印在上面,像给金色的网加了道花边。
张叙舟望着渐渐平静的江面,1135 点的护江力在掌心转得沉稳,像握着块浸了江水的玄黄石。他往江里扔了块小石子,涟漪扩散到堤岸时,水泥网上的符纹轻轻闪烁,像在回应。
“得守到后半夜。” 他往竹篮里装了几张备用符,“月最圆时震山咒会最凶,得补次阵。”
李老四扛着铁撬棍从后坡赶过来,棍身还沾着截震符阵的墨线,“那边都稳住了!我带了几个后生过来帮忙,今晚轮流守堤”。他往水泥上敲了敲,回声沉闷如鼓,“这堤现在跟铁打的似的,黑袍人想弄塌它,得先问问咱手里的符答应不答应”。
夕阳把江堤染成金红色,固基符的网影在水面投下片晃动的光,像条巨大的金鱼在游。工程队的工人在给新灌的水泥盖草席,王二婶在草席上撒了把艾草,“让阳气慢慢渗进去”;孩子们在草席边摆石子,摆成个大大的 “镇” 字,三丫的哥哥把妹妹的花布鞋放在 “镇” 字中心,说 “这样江神就知道是我们在守堤”。
张叙舟摸了摸水泥上的符纹,1135 点的暖流里,混着江泥的腥、水泥的涩、还有三丫笑声里的甜。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安稳,黑袍人绝不会善罢甘休,但看着江堤上渐渐凝固的裂缝,看着村民们互相依偎着取暖的身影,突然觉得这 1135 点的力足够了 —— 足够撑过今晚的月圆,足够让明天的太阳,照常照在不再开裂的江堤上。
青铜神雀的红光在江堤深处亮了亮,像颗沉在水底的星。张叙舟知道,这光芒里藏着固基符的网、村民的善念,还有那面被江风吹得猎猎作响的花布裙 —— 这些东西凑在一起,比任何钢筋水泥都要坚固,比任何震山咒都要顽强。
“煮点姜汤吧。” 他往工程队的帐篷走,“今晚冷,喝点热的能扛住。”
三丫突然举着块烤红薯跑过来,红薯皮上还沾着点符灰。“张叔叔,给你。” 小姑娘的脸蛋冻得通红,眼里却闪着光,“娘说吃了带符灰的红薯,晚上守堤就不冷了。”
张叙舟接过红薯,温热的触感顺着掌心往心里钻。他知道,这大概就是护江力最温暖的模样 —— 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能让裂缝收缩、让人心安稳、让希望生根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