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码头事件的余波在“开推公寓”内并未激起任何可见的涟漪。日子依旧按部就班地流淌,阳光透过窗户,照亮空气中浮动的微尘,仿佛前夜的警笛与追逐只是一场幻梦。
但周可可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彻底改变。楼笑笑这个名字,从他需要“留意”的名单,被直接划入了需要“优先处理”的范畴。在继续追踪“黑狗”和那个渺茫的凶手之前,他必须首先弄清楚这个近在咫尺的威胁——或者说,谜题——的底细。
复仇需要绝对的专注,不能被一个无法定义的干扰项分散精力。他需要知道楼笑笑是谁,从何处来,为何而来。只有掌握了这些,他才能决定下一步该如何与她相处——是利用,是控制,还是……清除。
他的调查,如同精密的外科手术,冷静而高效地展开。第一步,不再是依赖网络上的公开信息或危险的暗网探询,而是回归最基础、也最容易被忽略的物理世界。
他利用一次楼笑笑外出采购的时机,像一抹幽灵般潜入了111房间。动作轻柔迅捷,戴上薄手套,避免留下任何痕迹。房间收拾得异常整洁,甚至可以说简洁到近乎空旷,缺乏一个十六岁少女应有的生活气息。衣物不多,款式简单,像是批量购买的基本款。抽屉里没有日记,没有照片,没有任何带有个人印记的杂物。
这种过度的“干净”,本身就是一种不寻常的信号。一个正常离家独居的少女,总会有些舍不得丢弃的小物件、朋友送的礼物、或者记录心情的只言片语。但这里没有,仿佛居住者刻意抹去了一切过去的痕迹。
他重点检查了垃圾桶(空的,被仔细清理过)、床底、以及衣柜顶部的缝隙。最终,在衣柜最底层一件折叠好的毛衣内侧口袋里,他的指尖触到了一个硬物。是一个被小心藏起来的、款式老旧的翻盖手机,没有SIm卡,电量耗尽。
周可可没有触动手机,只是记下了型号和特征。这是一个潜在的线索,或许是楼笑笑与过去联系的备用工具。
物理搜查收获有限,但印证了他的判断:楼笑笑在刻意隐藏过去。接下来,是信息层面的逆向挖掘。
他不再从“楼笑笑”这个身份入手——这个身份很可能是伪造或精心准备的。他转换思路,开始搜寻近期符合“楼笑笑”外貌特征(根据他的观察:身高约160cm,偏瘦,齐肩发,面容清秀苍白)的失踪人口报告、医疗记录(尤其是涉及昏迷、失忆或心理创伤的青少年案例)、或者福利机构的安置记录。
这是一个更庞大的工程,需要侵入多个官方或半官方的数据库。风险更高,但周可可的黑客技巧在压力的淬炼下已愈发纯熟。他像一条数据泥鳅,在防火墙的缝隙中穿梭,搜寻着任何可能与“楼笑笑”对上的碎片。
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对公寓内其他信息源的利用。他会有意无意地在与郭包佑闲聊时,将话题引向新住户。
“郭经理,楼姐姐一个人住在这里,她家人不担心吗?”一次交水电费时,周可可状似随意地问道,脸上带着符合年龄的好奇。
郭包佑正算着账,闻言叹了口气:“唉,听说也是不容易。好像是家里出了什么变故,具体没说,小姑娘不愿意提,只说是远房亲戚帮忙租的房子。我看她性子闷,也不多问,能帮衬就帮衬点。”
远房亲戚?家庭变故?这种模糊的说辞,更像是为了解释独居而准备的托词。
另一次,他“偶然”听到酷腾和宋漂亮闲聊,说起楼笑笑似乎对做饭一窍不通,经常买些速食产品。宋漂亮还好心教过她几次简单的菜式。
“那孩子,学起来倒是挺认真的,就是好像以前从来没碰过锅铲似的。”宋漂亮的语气带着怜悯。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这更增加了周可可的怀疑。普通的家庭变故,似乎很难解释这种全方位的“空白”。
数天的秘密调查下来,周可可面前关于楼笑笑的拼图,非但没有变得清晰,反而更加扑朔迷离。官方记录中查不到与她高度匹配且近期有异常变动的身份。她的过去像被一只无形的手彻底抹去,只留下一个单薄的、名为“楼笑笑”的空壳,住进了这所公寓。
这种级别的“干净”,绝非普通人能做到。背后必然有更深的缘由。
【调查受阻。】周嫑嫑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兴味,“身份伪装程度超出预期。排除普通可能性。目标背景复杂,可能与有组织的力量有关联。」
周可可关闭了电脑上密密麻麻的查询窗口。眼神沉静如冰。
调查受阻,并未让他感到挫败,反而印证了楼笑笑的不简单,也激发了他更强烈的探究欲。常规手段无效,意味着需要非常规的方法。
或许,该换个方式了。直接的压力测试,往往比迂回的调查更能逼出真相。
他需要设计一个情境,一个让楼笑笑不得不暴露更多真实面目、或者不得不与他产生更直接关联的情境。
猎手调整了策略,将瞄准镜从远方收回,牢牢锁定了身旁最近的、也是最危险的猎物。逆向的扫描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将是更具侵略性的……正面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