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国看向陶杨,眼神已彻底蜕变,那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尊崇、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强烈的血脉归属感:“陶…陶先生,不,陶杨同志!请随我来,我为您安排居所,并详细介绍基地情况!”
接下来的十五日,龙魂基地宛如经历了一场涅盘重生,每一天都充满了奇迹与震撼。
第一日至第三日:洞察万象,奠基未来
陶杨婉拒了立刻休息的建议,在赵卫国的陪同下,开始细致地参观基地核心区域。他的步伐从容,仿佛一位归来的王者巡视自己的领地,目光所及,一切奥秘无所遁形。
在“河图”计算中枢,巨型灵能阵列轰鸣,无数符文与数据流交织成绚烂的光瀑。负责人孙启明,一位眼窝深陷、头发如同鸟巢、却眼神狂热的灵能算法大师,正对一段核心模拟算法的致命错误暴跳如雷,几乎要揪光自己剩余的头发。
陶杨驻足,观看了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流片刻,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却穿透了轰鸣:“算法核心第三千七百二十四行,‘灵能乾坤转换函数’错误引用了‘艮止’符文,此符主静滞,当换为‘坤载’,厚德载物,方能稳定流转。整体架构过于追求数理完美对称,违背了‘天衍四九,人遁其一’的至理,左旋模块效率理论极限可提升三成,但需在第七能量耦合节点,嵌入一个‘离火’变量进行动态调和,寓动于静,方得圆满。”
孙启明猛地回头,先是极度愕然,随即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手指如同抽风般在虚拟键盘上疯狂敲击,按照陶杨所说修改。片刻后,那停滞的光瀑猛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模拟进度以惊人的速度推进,结果完美得超乎想象!他猛地转过身,死死盯着陶杨,嘴唇哆嗦着:“您…您怎么会…这算法语言是我独创的…还有那‘离火变量’的嵌入时机…这简直是神乎其技!”
陶杨淡淡一笑:“万物皆数,万法皆理。你们的语言,不过是阐述规则的一种方言罢了。”留下世界观受到剧烈冲击、陷入呆滞的孙启明,他继续前行。
在“秘藏馆”,研究员林薇,一位对古符文有着近乎痴迷执着的年轻女子,正对着一块来自殷商时期、仅剩半个的漆黑龟甲符文愁眉不展,她已经尝试了上百种补全方案,皆感觉似是而非,灵性不通。
陶杨路过,目光在那半个符文上停留了一瞬,随口道:“此非‘雷纹’残部,乃‘云籀’古体的一种变体,象征‘汇聚’、‘蕴养’,而非‘雷霆’、‘发散’。你以雷法激荡之意去推导,南辕北辙了。尝试将神念沉入丹田,模拟天地间云气自然汇聚、生生不息之感,逆向追溯其最本源的‘意’与‘形’。”
林薇闻言,如遭雷击,立刻闭目凝神,依言而行。片刻之后,她周身气息微微波动,猛地睁眼,美眸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手指颤抖着在虚空中临摹起来!一个完整、和谐、充满灵动蕴养之意的古老符文赫然出现,与那半个残符完美契合! “成了!真的成了!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她激动得难以自持,对着陶杨离去的方向,深深鞠躬,久久不愿起身,眼中已满是崇拜的星光。
在“龙牙”训练场,他观看队员们演练战阵,神念细微感知着每个人灵力运转的滞涩与浪费;在个人修炼室,他感知着那些冲击瓶颈时的焦躁与误区;在“百草园”,他洞察了灵植蔫靡的根源在于地气引导符文的错误;在装备研发部,他看到了他们对能量回路理解的肤浅……他依旧没有立即指点,只是如同海绵般吸收着这一切信息,在心中飞速构建着完整的优化图谱。
当日下午,他便直接进入了“万象阁”。海量的知识——电子数据库中的论文、实验记录,书库中那些散发着古老气息的竹简、玉册、帛书——如同百川归海般涌入他那浩瀚的神念识海。三日不眠不休,他以一种非人的速度吸收、解析、批判、重构着地球现有的整个修炼体系。无数功法的优点、缺陷、谬误、以及那被岁月掩埋的闪光点,在他脑中清晰呈现,并迅速与他在混沌海万法阁的见识相互印证、融合。
第四日:厚赐与惊世
清晨,陶杨唤来了赵卫国。三枚新凝练的玉简悬浮在他身前,流光溢彩,道韵天成,表面仿佛有山川河流、火焰波涛的虚影自然流转。 “《新·厚土诀》,大地乃万物母,此番重铸,侧重引动地脉龙气,防御无双,亦擅困敌缚灵,修炼至深可身化大地,承天载物。” “《新·燎原心经》,火非仅爆烈,更有‘文明’、‘希望’、‘涅盘’之意,此法修出的真火更具灵性,可控可爆,炼器炼丹均有奇效,极致处心火一念,可燎星海。” “《新·碧波玄功》,水乃至柔至刚,此法补全了‘滋养’、‘幻化’、‘渗透’、‘冰封’等多重真意,不再绵软,刚柔并济,杀伐辅助皆宜。” 陶杨逐一介绍,每一部功法都直指通天大道,且完美弥补了旧法缺陷,潜力无穷。 赵卫国双手微颤地接过,神念稍稍沉浸,便被那浩瀚博大、却又条理清晰的玄妙意境冲击得心神摇曳,几乎要当场入定!这哪里是优化,分明是重开天地,再立道纲!
“这…太珍贵了!此乃镇国之宝!”他激动得声音发颤。
陶杨摆摆手,语气平淡却重若千钧:“这仅是开始。既然要助祖国强大,自当拿出真正底蕴。”他话音落下,手一挥,顿时,又是十数枚样式古拙、材质各异(有青铜、有玉质、有骨片、甚至有木质)、散发着或苍茫、或炽热、或凌厉、或厚重、或诡异磅礴气息的古老玉简、书卷虚影悬浮空中,瞬间将整个房间映照得光怪陆离,道韵交织,仿佛打开了一座通往诸天万界的功法宝库!
“这些,”陶杨的神色变得无比肃穆庄严,“其中七枚,源于我在混沌海闯荡时,于‘万法阁’中阅览记忆的、非凤凰族核心传承的其他强大种族与宗门的奠基及进阶功法。经过我的筛选与适应性改良,皆属上乘之选,涵盖五行、风雷、光暗、神魂、炼体、毒蛊、剑道、卜算等诸多领域。修行门槛、所需资源、心性要求我已标注清晰,皆可修炼至通天境,甚至其中三部,潜力可达更高境界。足够为我华夏培养出多种多样的高端战力。”
他顿了顿,拿起另外几枚明显带有先秦古风、甚至有些残破的玉简:“这几枚,则是我根据记忆深处,始皇统一之前,诸子百家时期流传的一些修炼法门残篇,结合万法阁见识与对此界现今环境的理解,进行的补全与优化。它们或许更契合我华夏血脉根骨,蕴含我族古贤之智慧。今日,”
他目光扫过赵卫国,无比郑重:“我将这些,一并交予你,由你转呈国家。望中枢能根据国情、资源、人员资质,择其合适者,慎选传人,广为传授,务必尽快提升我族整体实力!此乃文明存续之基业!”
赵卫国看着那悬浮的、任何一枚流传出去都足以引起世界大战的功法宝鉴,呼吸骤然停止,眼眶瞬间红了,虎目之中泪水充盈。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华夏修炼界将彻底告别漫漫长夜,迎来一轮真正的旭日!这是足以改变国运、恩泽万世的厚赐!这是游子对家乡最深沉、最无私的爱!
他后退一步,整理身上笔挺的军装,抚平每一个褶皱,然后对着陶杨,不再是出于对强者的敬畏,而是代表身后这片土地上千古以来的先贤与未来的亿万同胞,挺直脊梁,缓缓地、无比郑重地行了一个最古老的揖礼,声音哽咽却铿锵有力,如同宣誓:“赵国卫,谨代华夏山河、千秋万民……谢过陶杨同志厚恩!此恩此德,永世不忘!”
陶杨上前一步,稳稳托住他的手臂,眼神清澈而坚定:“我也是华夏之人,此乃分内之事。尽快安排下去吧,时间紧迫。”
消息如混沌惊雷般传遍基地最高层,旋即通过绝密渠道直达天听。整个华夏最高层为之彻底轰动!那些玉简被以最高规格、动用最强力量接走,无数最顶尖的国宝级专家、隐修的古老传承者被紧急召集,开始废寝忘食、如痴如醉地研究、验证、尝试修炼。初步的结果反馈回来,每一个消息都足以让人疯狂——所有功法真实无虚,且精妙绝伦,远超想象!一个辉煌的修炼大世,仿佛已经拉开了帷幕!
第五日至第十二日:春风化雨,点石成金
陶杨的指点,并未因赠出重宝而停止。从第五日开始,他如同一位无声而全知的神只,漫步在基地的各个角落,所到之处,必有奇迹发生。
第五日,“百草园”。年轻的女研究员苏晓正对着几畦蔫头耷脑、灵气微弱的“凝露草”发愁,这是炼制“回气散”的主药,关乎基地低阶修士的日常修炼。陶杨驻足,指尖轻触泥土,一丝神念透入。 “土壤过于追求灵蕴,掺入了‘青金石粉’,却忽略了其性金锐,反伤木性灵根。灌溉之水取自地下三百米,虽洁净,却含一丝极阴地煞,需以‘小阳符’净化。顶棚光照符文序列,第三、第十七节点刻画角度偏差半度,非但不能助长,反而形成了‘厌阳’效应,阻碍光合。” 他随口道出三处根本弊端,随后不仅传授了改良土壤结构、净化水质、精确修正符文的方法,更亲自演示,以指代笔,虚空刻画了一个玄奥的“聚灵化雨阵”,引来周遭稀薄的天地灵气缓缓汇聚,如甘霖般滋养那片灵草。只见那些凝露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青翠欲滴,叶片舒展,其上凝结的露珠蕴含的灵气瞬间浓郁了数倍!苏晓和周围的助手看得目瞪口呆,继而激动得几乎跳起来,她成为陶杨最虔诚的“学生”之一,日夜钻研那套阵法。
第六日,“龙牙”训练场。总教官王猛(代号“雷刃”),一位融灵境九重天的硬汉,正亲自督导队员们演练得意的“九星连珠”合击战阵。九人气息相连,攻势如潮,声势骇人。陶杨在一旁观看片刻,摇了摇头。 王猛见状,心中有些不服,上前敬礼,声音洪亮:“陶先生,请问这套战阵有何不妥?此阵乃我等结合古阵与现代战术所创,威力足以威胁宫藏境初期!” 陶杨淡淡道:“华而不实,漏洞百出。气息连接看似紧密,实则内部能量流转摩擦剧烈,超过三成力量浪费于内耗。第三方位‘天玑’与第七方位‘摇光’转换之时,因灵力属性微秒差异,存在零点五秒迟滞,此乃致命破绽。九人攻击节点过于集中于一点,遇真正高手,易被其以点破面,一举击溃全军。”
王猛脸色微变,这套战阵是他们心血结晶。他硬着头皮道:“请先生指点!” 陶杨不再多言,直接走入战阵中央,取代了核心主位。他甚至将自身修为压制到融灵境,只是随意地踏步、挥手、牵引。在他的细微引导和下,那九名队员顿时感觉浑身别扭至极!体内的灵力运行仿佛处处撞上无形墙壁,又或是被巧妙引导着相互冲突,原本流畅凌厉的攻势变得磕磕绊绊,破绽大开,不到十息功夫,九人便已气喘吁吁,阵型散乱,满脸骇然与难以置信!
陶杨停下,道:“合击之术,非是蛮力叠加,乃阴阳互补,五行生克,重意不重力,重势不重形。你们太过追求形式的完美和力量的刚猛,忽略了战阵最根本的‘流转’与‘变化’之意,未曾理解‘阵眼’实为‘心念’一体。”他随后针对每个人的灵力属性、站位特点,重新调整了走位、发力时机、气息衔接的微妙节点,并传授了一段仅三百余字、却直指一切合击战阵本质核心的纲领要诀。
王猛和队员们依言而行,稍一演练,顿时感觉天地之别!灵力运转顺畅无比,内耗骤减,而九人气息真正融为一体,汇聚出的攻击力却更加凝练、圆融、变幻莫测,威力何止倍增!王猛彻底心服口服,看向陶杨的眼神充满了狂热的崇拜,自此率领“龙牙”日夜苦练新阵。
第七日,装备研发部。老工程师周工,正对着一具新研发的“破魔弩”原型机唉声叹气。弩身铭刻的符文黯淡,一次试射后核心能量回路便有过载烧毁的迹象。 陶杨路过,目光扫过设计图和新弩,道:“能量回路设计过于追求瞬间爆发,忽略了‘峰谷’调节。第三处回旋节点角度过于尖锐,能量至此易生湍流;第七处并联结构存在灵能干涉;第十一处转换符文选用‘锐金符’而非更稳定的‘厚土转灵符’。三者叠加,不炸才怪。” 他随手拿过一支电子笔,在虚拟屏幕上飞快地画出了一个全新的能量回路结构图,线条优美流畅,符合某种天道韵律,不仅完美避开了原有缺陷,更巧妙地利用了能量湍流将其转化为二次加速力!
周工捧着那张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的草图,双手颤抖,老泪纵横,他一生钻研,此刻方知何为真正的大巧不工!连夜赶制出新原型,一试之下,威力、射程、稳定性全面超越设计指标,老人对着陶杨居住的方向深深鞠躬。
第八日,医疗中心。主任秦医师,一位擅长以灵力疗伤的名医,正对一位队员所中的诡异毒素束手无策。那毒素如附骨之疽,盘踞经脉,吞噬灵力,强行逼毒反而会加速其扩散。 陶杨观察片刻,又以神念细微探查,道:“此毒非单纯阴毒,乃‘阴煞’之属,蕴含一丝极淡的魔气残余,故而能噬灵。尔等以阳性灵力强行逼杀,如同火浇油,适得其反。需以‘阳和’之力,徐徐化之,如春日阳光融化积雪。”他开具了一张药方,主药竟是几种性温平和、看似普通的灵草,但搭配比例和炼制火候却极为奇特。
秦医师将信将疑,依方配制。药液喂下,那队员痛苦骤减,盘坐运功,半个时辰后,一口黑血喷出,毒素尽去,经脉反而因那阳和药力变得更加坚韧!医疗中心众人大为震惊,围拢请教。陶杨便浅谈了几句“阴阳药理”、“煞气本质”与“灵力化毒”的至高医理,众人如醍醐灌顶,仿佛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第九日,他开始接受个人修炼咨询。一位卡在融灵境七重天足足十五年的老研究员钱老,鼓起勇气前来询问,神情忐忑。 陶杨只问了他三个关于日常修炼时灵力在几条特定经脉中运转的细微感觉问题,便指出:“你所修《戊土诀》,理解有根本偏差。第三重‘地涌金莲’关窍,非是强行冲击‘足阳明胃经’,而是要以神意引导,似春雨润土,悄然渗透‘足太阴脾经’,土生金,方是正道。你强行冲击胃经多年,已暗伤内腑,故难寸进。” 随即,他传授了一句调整灵力运行意象的口诀。
钱老当场盘坐尝试,只觉得以往滞涩之处豁然贯通,体内暗伤被那温和的灵力缓缓修复,半个时辰后,气息猛然暴涨,一举突破至融灵境八重天!老者睁开眼,已是泪流满面,对着陶杨不住叩首,被陶杨连忙扶起。
第十日,一位修炼《碧波功》的女队员林倩,因功法特性偏向辅助与防御,攻击力不足而在团队中感到自卑。陶杨并未让她改修它法,而是根据其灵力特性与《碧波功》本源,当场传授了三式取自万法阁中某一水系大派秘传的攻伐术法“叠浪三重击”。此术法将水之柔韧、渗透、叠加爆发之力发挥到极致,威力极大且后劲无穷。林倩稍加练习,便掌握精髓,一击之下,威力惊呆众人,信心大增。
第十一、十二日,他更多地专门为赵卫国、李建国等几位宫藏境负责人开小灶答疑解惑。从宫藏境的真元进一步凝练压缩、神识外放探查的精细技巧、如何初步引动并借取一丝天地法则之力加持己身,到应对心魔劫数的准备、不同属性法则感悟的侧重……陶杨的讲解深入浅出,往往寥寥数语便直指大道本源,玄妙非凡。几人听得如痴如醉,以往无数修炼难题豁然开朗,境界虽未立刻提升,但对前路的理解和自身力量的掌控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卫国更是在第十二日深夜,凭借新《厚土诀》与陶杨的连日点拨,厚积薄发,悍然突破至宫藏境四重天!出关时气势磅礴,周身土黄色光华流转,隐隐与整个基地的地脉之气产生共鸣,威压覆盖小半个基地,引来无数惊叹羡慕的目光。
这期间,整个龙魂基地仿佛被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与希望。突破的细小光华不时在各个角落亮起,欢呼声、惊叹声、激动的讨论声此起彼伏。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希望与激情。陶杨的临时居所外,从早到晚都安静地排着等待求教的人,他往往只需寥寥数语,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提示,便能让人茅塞顿开,困扰多年的瓶颈迎刃而解。他被所有人发自内心地尊称为“陶师”,虽依旧坚持不让行跪拜大礼,但这份深深的尊敬与感激,已深植于每个人的心中。
第十三日至第十四日:万众期盼,讲道悟道
经过近十日的发酵,整个基地对陶杨的崇拜和期待已达顶峰。无数人渴望能聆听他系统性的讲授,而非零散的指点。赵卫国等人也清晰地察觉到,陶杨周身的气息愈发深邃缥缈,有时静坐于室,仿佛与整个基地的地脉、与无形的天道规则产生了某种深层次的共鸣,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第十三日晚,经赵卫国请示后,基地最高指挥部发布通告:翌日清晨,陶师将于中央大型训练场,举行公开讲道!凡基地成员,皆可聆听!
消息一出,整个基地彻底沸腾了!所有非紧急任务全部调整暂停。不仅是战斗、研究人员,连许多后勤、文职人员都激动不已,希望能聆听一二,哪怕能沾染一丝道韵也是天大的福缘。
第十四日,朝阳初升,其辉未灼。
龙魂基地中央大型训练场却已化作一片人心的瀚海,有些是基地内的,有些人是从附近基地听到消息特意赶来的。万人屏息,目光如百川归海,尽汇于场中那方古朴石台。
陶杨静立台上,周身并无华光闪耀,却仿佛自身便是一方世界的中心,天地间的灵机、地脉的呼吸、乃至万人汇聚的信念,皆如温顺的溪流,自然环绕他缓缓盘旋。他并未立刻开口,只是闭目,深深吸了一口气。
这一口气,仿佛吸尽了东来紫气,纳入了山河精魄。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眸中已非瞳孔,而是化为了两潭深不见底的星空漩涡,其中似有星云生灭,法则交织。
“今日,不与诸位谈术,不论法,只求索……道之根源。”
他开口,声非自喉间出,而是源于虚空共振,如同九天之上的道音自然而然地降临于此,清晰无比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耳中,更直接响彻于他们的心湖深处、灵魂本源!
从最基本的“气感”说起,他却阐述出了天地能量与生命共鸣的宇宙至理,言语间,指尖自然生出一缕混沌之气,演化地水火风,重定清浊,仿佛在演示一方小世界的开辟。众人看得如痴如醉,许多卡在引气境多年的修士,当场便气感勃发,成功引气入体!
讲解灵力运转,他身周自然浮现出透明的人体经脉虚影,其中灵力如星河般流转,细致入微地展示着每一处关键穴窍的奥妙与现今功法中普遍存在的谬误。无数人恍然大悟,体内灵力不自觉地按照那正确的路径运转起来,顿时感到前所未有的顺畅与强大,瓶颈松动之声噼啪作响,如同春冰解冻。
他阐述五行生克,空中便自然凝聚出赤莲、金剑、巨木、水龙、山岳之虚影,相互衍化,相生相克,妙用无穷。炼丹师、炼器师、阵法师们看得目眩神迷,以往无数困惑豁然开朗。
他并非一味讲述,时而提问,目光所至,便有人福至心灵,脱口说出连自己都惊讶的妙语,得到陶杨颔首肯定;时而演示,信手拈来的一片落叶,都能蕴含剑道至理;随意踏出的一步,都暗合九宫八卦之变化,让研究战阵的王猛等人看得心驰神摇。
讲到精妙处,天地异象自生。随着他的话语,训练场上空竟有朵朵灵气金莲凭空凝结,缓缓飘落,沾染者灵台清明,思维加速;地面涌出汩汩甘泉,散发着浓郁生机,饮之百脉舒泰;更有大道伦音自然和鸣,与他的讲道声相辅相成,洗涤着所有人的神魂。
万人会场,早已无人喧哗,无人动弹,所有人都沉浸在这前所未有的道境之中。许多人身上光芒闪烁,气息节节攀升,突破的景象此起彼伏,却都无声无息,生怕惊扰了这神圣的一刻。
陶杨的声音愈发平和,却愈发深邃。他谈到了“信念”,谈华夏先民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谈到了“守护”,谈那界域长城背后无声的牺牲与坚持;谈到了个人修行与家国天下的统一,谈文明薪火相传的意义与责任。
他的话语,与他归国游子的身份、与他无私的奉献、与眼前这万人一心求道的场面完美融合,一股磅礴、凝聚、坚韧的文明信念力场在无形中汇聚、升华,笼罩了整个训练场。
就在这万念归一,与道共鸣的极致时刻,陶杨的声音微微一顿。他抬头,目光仿佛穿透了基地的合金穹顶,穿透了大气层,看到了无垠星空,看到了那横亘于混沌海之外的长城孤影,看到了始皇与众仙征战的遥远之地…
他的体内,那早已达到触道境巅峰的瓶颈,在这万众信念的浇灌下,在他连日来呕心沥血、与这片土地血脉深度连接的过程中,终于发出了唯有他自己能听见的、如同宇宙初开般的轰鸣!
并非力量的暴涨,而是一种本质的蜕变与升华!
他对“道”的理解,不再仅仅是触摸其边缘,感受其浩瀚,而是开始真正地“理解”其运行的脉络,“融入”其变化的韵律,“洞察”其表象之下的本源规则!
刹那间,陶杨周身那圆融的气息骤然内敛到极致,仿佛化为一个吞噬一切光线的“奇点”。下一瞬,这个“奇点”无声绽放!
没有惊天动地的气势爆发,只有一种极致的“和谐”与“通透”感以他为中心弥漫开来。他仿佛不再是独立于天地间的个体,而是化为了天地的一部分,是山间清风,是空中流云,是地脉奔流,是星辰运转…一种玄而又玄的道韵自然散发,笼罩四方。会场中所有人,无论修为高低,都在这一刻感到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舒适、宁静与震撼,仿佛婴儿重归母体,仿佛水滴融入海洋,与大道前所未有的亲近。
陶杨缓缓闭上眼,数息之后再次睁开。眼中那星空漩涡的异象已然消失,恢复平静,却更加深邃不可测,仿佛蕴含着宇宙所有的智慧与秘密。
悟道境,水到渠成。
他微微一笑,不再多言,继续讲道。声音依旧平和,却每一字每一句都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能直接点化愚顽,开启智慧。下方万人,收获更巨,感悟更深。
这一讲,便从清晨持续到日暮,再到星辉洒满苍穹。当陶杨最后一句“愿我华夏,人人如龙,薪火相传,永世不熄”缓缓落下时,那弥漫天地的道韵金莲、甘泉、伦音才渐渐消散。
整个会场依旧沉浸在无边的道境余韵中,久久无人言语,许多人依旧闭目盘坐,体味着方才的收获。
一刻钟后,不知是谁率先回过神来,发出了第一声压抑不住的激动哽咽。旋即,雷鸣般的掌声、夹杂着无数激动呐喊、感激涕零的欢呼声猛然爆发开来,声浪滚滚,震撼天地,整个龙魂基地仿佛都在为之震动!
第十四日,陶杨于万人讲道中,引动天地异象,汇聚文明信念,功行圆满,踏入悟道之境。亦在这一日,他将力量的种子与文明的信念,如同最珍贵的薪火,深深地、牢固地植入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第十五日
清晨,第一缕晨曦尚未完全驱散夜的薄纱。
陶杨所在的居所外,静得能听到露珠从叶片滑落的声音。经过昨日那场旷世讲道,整个基地似乎都还沉浸在一片祥和而蓬勃的道韵余波之中,连空气都比往日更加清新灵动。
赵卫国早已静候在外。他今日换上了一身更显庄重的军装,身姿挺拔如松,眼神锐利依旧,却更深沉,更坚定,周身气息因突破而愈发浑厚,隐隐与大地相连。他感知着屋内那圆融无暇、仿佛与天地呼吸同步的气息,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敬仰与感激。
片刻,那扇普通的合金门被无声推开。
陶杨缓步走出。他依旧是一身简单的衣物,身上没有任何迫人的气势或炫目的光华,但只是站在那里,就仿佛是一片深邃的星空,一座不可测度的渊海。他周身的道韵已然内敛到极致,却给人一种返璞归真、与万物冥合的奇异感觉。目光温润平和,扫过基地,那些在晨光中开始忙碌、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坚定光芒的人们的身影尽收眼底。
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微不可查的欣慰弧度。
十五日。弹指一挥间。 游子归乡,十五日倾囊相授,点化万千,目睹燎原星火已成煌煌之势。
赵卫国上前一步,压下心中的激动,以最郑重的军姿敬礼,声音沉稳而有力:“陶杨同志!最高议会最终决议已定!周老、李老、陈老已在渊室等候,请您前往,共商大计!”
陶杨微微点头,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好。”
一个字,却仿佛敲响了迎接新时代的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