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告一段落,明天再继续。
姜蕴宁带着团队的人走出实验大厅时,月亮正高挂,清冷的光洒在基地的水泥路上,夜色静谧而深邃。
孙俊凯抬头望向月亮,眼中闪着光,“再等等,我们就要来了!”
何景澄在旁边笑道:“你造的东西去,你自己可去不了,就你这身子骨,受不住那份操劳。”
孙俊凯毫不在意:“我造的东西去了,就代表我也去了。我去了,那就是我的。我是华国人,所以那就是华国的。”
苏修远和陈语妍一听,纷纷点头——在理!逻辑满分。
姜蕴宁看他一眼,笑了笑。
梦想是要有的,反正早晚有一天,会实现的。
忙碌的日子像潮水般涌去,转眼间,“凌月号”飞行器探月的日子终于到来。
华国的探月工程分了几个阶段。
这是第一阶段:绕月探测。
目标:掌握月球环境,积累探测经验。
任务:月球探测器绕月飞行,拍摄高分辨率影像,探测月球重力场、磁场和空间环境。
这一阶段的任务异常关键——它不仅为后续的着陆与采样任务提供基础数据,也检验了飞行器的轨道控制、通信和远距离探测能力,为整个探月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指挥大厅内,屏幕上的倒计时数字闪烁不休,整个基地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点火准备,五、四、三、二、一——”
主推进发动机瞬间点燃,巨大的推力让飞行器在屏幕上缓缓离开发射架,火焰冲天,振动透过地板传来。
姜蕴宁和团队坐在控制中心的工作站前,通过显示屏和操控台监控飞行器状态。
所有人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紧盯各项仪表,监控推力、燃料消耗,每一个参数都在极限范围内波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随着飞行器进入地球轨道,倒计时结束。
控制中心广播:“凌月号成功进入地球轨道。”
姜蕴宁缓缓放松紧绷的身体,抬起头,目光扫过坐在各自工作站前的团队成员,每个人脸上都有微微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专注与成就感。她轻轻点了点头,低声说:“第一步算是顺利了。”
地球轨道只是第一道关卡,三天后凌月号将迎来月球轨道、绕月飞行的真正考验。每一次轨道修正、每一次姿态调整、每一条数据回传,都可能决定任务成败。
姜蕴宁看着团队,平静地说:“接下来,凌月号将借助地球引力和自身推进系统进行轨道转移,预计约三天后进入月球轨道。在这段时间里,飞行器需要完成多次轨道修正、调整姿态,确保精准抵达月球预定轨道。所以,大家先稍微放松,不必太紧绷。”
接着,她站起身来,走向坐在正中的俞建川。
“俞总工。”
“姜工,这次的顺利,多亏了你们团队。”
姜蕴宁并不是来商业互吹的,她笑了笑:“哪里,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光靠我们团队,是完不成任务的。”
俞建川见她似乎有话要说,便站起身来,示意她一起走:“走吧,去办公室喝茶。”
控制中心的紧张气息渐渐散去,屏幕上凌月号的轨迹稳稳显示,仿佛也在为他们默默庆祝。
俞建川引着姜蕴宁走进办公室。
他倒了两杯热茶,淡淡的茶香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弥漫开来。
他递给她一杯,笑着说:“先喝点茶,庆祝一下今天的阶段性胜利。”
“谢谢俞总工。”姜蕴宁接过茶杯,轻轻啜了一口,才缓缓开口,“不过,真正的挑战,还在接下来的轨道转移和绕月探测。”
俞建川点了点头,语气相对轻松:“阶段性胜利也算是胜利。”
姜蕴宁微微一笑:“明白。不过,我现在有一个问题想和您讨论一下。”
俞建川定定地看着她,眉头微微扬起,耐心等待她开口:“说吧,是什么问题?”
姜蕴宁抿了抿唇,目光中闪过一丝思索:“关于深空探测,你是怎么看的?”
俞建川沉默了一下,缓缓开口:“深空探测远比探月复杂得多。探月工程中所包含的绕月、着陆、采样只是阶段性的验证,而真正的深空任务,涉及更长时间的轨道飞行、更苛刻的能量管理、复杂的通信延迟,以及对未知环境的应对能力。我们当然要做,只是需要时间,一步一步稳扎稳打。”
姜蕴宁静静听着,她此行的目的也很明确——探口风,确认国家对于深空探测的投入和继续研发的意向。从俞建川的表述来看,未来深空任务会有持续的支持。”
俞建川看了她一眼,眼神中带着肯定:“放心,这方面国家是有长远规划的。破空系列不仅会为探月任务服务,也会为更远的深空探测奠定技术基础。”
姜蕴宁点了点头,语气坚定:“我明白。所以,我在想破空系列后期的研发方向。”
俞建川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破空1号在现有发动机基础上已经取得了很大提升,可它的最终数据还没出来,你就开始考虑破空2号的优化方向了?”
俞建川的潜台词,破空1号还未完成最终任务阶段,尚未积累完整的飞行和测试数据,缺乏充分依据,如何为2号机型做可靠设计?
姜蕴宁轻轻一笑,语气坚定而从容:“破空1号必然能完成当前任务,目前只差最终数据来验证我们的设想。但深空探测对发动机的要求更高,我希望能在材料耐久性、推力优化和能源效率等方面提前布局,为未来的深空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俞建川点了点头,语气带着认可:“有前瞻性的考虑很好。破空系列不仅要服务探月,更要为未来深空探测积累经验。你的思路完全正确。不过,这次的飞行还是暴露了一个问题。”
姜蕴宁微微皱眉,抬头看向他:“什么问题?”
俞建川沉声道:“破空1号在高推力持续工作下,燃烧室温度波动略大。虽然在预期之内,也没有影响当前任务,但如果未来任务要求更高,或者长时间运行,这个问题必须提前解决。”
姜蕴宁点了点头,“因为时间紧迫,在这个维度上,破空1号做了适度放宽。短期任务没问题,请俞总工放心,我们会在后续优化中解决潜在风险,为长时间深空飞行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