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四月的江城彻底浸在了春日的暖意里,午后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许辰背着帆布包走在老城区的巷子里,鼻尖突然钻进一股熟悉的甜香——是巷口张大爷的糖葫芦摊,那股焦糖裹着山楂的香气,从他小学时就没变过,每次路过都忍不住要停下来买一串。

“张大爷,来串糖葫芦!”许辰快步走到摊位前,笑着打招呼。张大爷正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长竹签,把裹好糖衣的山楂串起来,见许辰来了,立刻抬起头,眼角的皱纹挤成了笑纹:“辰辰来啦?今天有新花样,刚做的芝麻糖葫芦,要不要试试?”

许辰顺着张大爷的手看向摊位后的石板,上面摆着几串刚做好的糖葫芦——红彤彤的山楂裹着晶莹的糖衣,糖衣上还撒了一层白芝麻,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比普通糖葫芦多了几分精致。“哟,新口味啊?以前没见过您做这个。”

“昨天看隔壁老王做芝麻糖,突然想到的。”张大爷拿起一串芝麻糖葫芦递给许辰,“刚裹好糖衣就撒上芝麻,芝麻能粘得牢,咬着还香,你尝尝,比普通的好吃。”

许辰接过糖葫芦,刚凑近就闻到一股混合着焦糖、山楂和芝麻的香气,咬一口下去——糖衣脆得“咔嚓”响,甜而不腻;山楂的果酸恰到好处,解了糖的腻;最惊喜的是芝麻,嚼起来香香的,不仅增加了口感的层次感,还中和了山楂的微涩,比普通糖葫芦好吃太多了。

“太香了!张大爷,您这新花样绝了!”许辰眼睛一亮,又咬了一口,“芝麻就是点睛之笔,又香又脆,比单纯的糖葫芦好吃十倍!”

“可不是嘛!”张大爷得意地笑了,“早上刚做了两串试卖,被路过的小姑娘抢着买了,都说好吃。我打算明天多做些,就卖这个芝麻糖葫芦,肯定能卖得好。”

许辰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往前走,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之前他给明朝传过山楂夹核桃的糖葫芦,让明朝的糖葫芦有了“夹心款”,现在这芝麻糖葫芦,要是传到宋朝肯定也能火。宋朝的汴京夜市里,糖葫芦本就是热门小吃,但大多是纯山楂或夹蜜枣的,口味单一,要是在糖衣上裹一层芝麻,肯定能成为新的“网红小吃”,汴京的小贩们肯定会抢着效仿。

他摸出胸前的运动相机——这是上次系统奖励的“高清便携记录仪”,既能实时拍摄,又能连接天幕系统投射画面。许辰调整好角度,对着镜头举了举手里的芝麻糖葫芦:“大家好,我现在吃的是刚买的芝麻糖葫芦,你们看,外面裹了一层白芝麻,咬起来又香又脆,比普通糖葫芦好吃太多了。”

他对着镜头详细展示糖葫芦的细节:“你们看这芝麻,均匀地粘在糖衣上,不是事后撒的,是裹糖衣的时候就撒上去的——先把山楂串好,放进熬好的糖锅里滚一圈,刚捞出来的时候,趁着糖衣还没凉,立刻撒上芝麻,芝麻就能牢牢粘在糖衣上,不会掉。这样做出来的糖葫芦,既有糖的甜、山楂的酸,还有芝麻的香,口感特别丰富。”

运动相机的实时弹幕很快刷了起来:

“卧槽!芝麻糖葫芦?我小时候吃过,超香!”

“宋朝人要是看到这个,肯定会疯!他们的糖葫芦只有山楂,太单调了”

“汴京小贩要是学会这个,肯定能赚翻!芝麻又不贵,成本低还好吃”

“之前明朝有夹心糖葫芦,现在宋朝有芝麻糖葫芦,各朝糖葫芦内卷起来了”

“许辰快投射到宋朝!让汴京的小贩看看,明天就能出新品”

许辰看着弹幕,忍不住笑了:“大家说得对,芝麻糖葫芦的做法特别简单,不需要额外的工具,只要在裹糖衣的时候多一步撒芝麻就行。宋朝的小贩们一学就会,而且芝麻在宋朝很常见,不是什么稀罕物,成本低,利润高,肯定能卖得好。”

他又咬了一口糖葫芦,对着镜头继续说:“你们别小看这一层芝麻,作用可大了——第一,增加香味,芝麻的香能让糖葫芦更有吸引力;第二,丰富口感,咬起来有芝麻的脆,比单纯的糖衣多了一层口感;第三,中和涩味,山楂有点微涩,芝麻的香能盖掉这股涩味,让糖葫芦更顺口。宋朝的朋友们,你们平时吃的糖葫芦是不是只有一种味道?试试加芝麻,肯定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路过一家文具店时,许辰看到老板正在门口晒太阳,手里拿着一串普通糖葫芦,便走过去聊了两句:“王老板,您吃的糖葫芦是普通的吧?我这个是芝麻的,您尝尝?”

王老板接过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哎?这好吃啊!有芝麻的香,比我的这个好吃多了!你在哪买的?我明天也去买两串。”

“就在巷口张大爷那,他今天刚做的新口味。”许辰笑着说,“其实做法很简单,裹糖衣的时候撒点芝麻就行,您要是卖糖葫芦,也能试试。”

王老板恍然大悟:“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芝麻又不贵,撒上去还好吃,明天我就试试!”

许辰回到镜头前:“你们看,连卖文具的老板都觉得这个主意好,宋朝的小贩们肯定也能想到。汴京的夜市那么热闹,要是有一家卖芝麻糖葫芦,肯定会被围观,其他小贩看到商机,肯定会立刻效仿,不出三天,整个汴京的夜市都会卖芝麻糖葫芦,成为新的热门小吃。”

【检测到含“现代小吃创新+古代饮食文化”的内容,是否定向投射至北宋汴京夜市(徽宗宣和年间,汴河旁繁华摊位区)?】

系统提示音响起时,许辰刚吃完最后一颗山楂,手里还剩一根竹签。他望着巷口来来往往的行人,仿佛能看到汴京夜市里,小贩们围着芝麻糖葫芦讨论的场景,心里满是期待:“投射,定向到汴京夜市,重点展示芝麻糖葫芦的做法和口感,让宋朝的小贩们能看清楚步骤。”

【投射启动中...适配宋朝食材参数...画面优化...投射成功!】

运动相机的屏幕亮起金光,画面切换到汴京夜市的场景——许辰知道,此刻他手里的芝麻糖葫芦,还有做法解说,正被汴京的小贩和食客实时观看。他对着镜头补充:“宋朝的朋友们,芝麻糖葫芦的做法真的很简单,熬糖的时候用冰糖和白砂糖按1:1的比例,熬到微黄冒泡就行,裹糖衣的时候动作要快,撒芝麻要均匀,这样做出来的糖葫芦才好看又好吃。你们试试,肯定能卖得火!”

***北宋,徽宗宣和三年,汴京,汴河旁夜市。

暮春的汴京夜市,比春日里更热闹了几分。汴河两岸的灯笼早早亮起,红色的光映在河面上,随波晃动,像撒了一地碎金。夜市里挤满了人,叫卖声、笑声、乐器声混在一起,还有烤肉的滋滋声、糖炒栗子的香气,勾得人食欲大开。

在夜市的中段,李小三守着自己的“李记糖葫芦”摊位,正有些发愁。他做糖葫芦已经五年了,手艺不算差,但最近夜市里开了好几家新的糖葫芦摊,有的夹核桃,有的夹豆沙,抢走了他不少生意。他的摊位前冷冷清清,只有几个小孩围着看,却没人买。

“爹,今天怎么没人买我们的糖葫芦啊?”旁边的小儿子小石头拉着他的衣角,小声问道。小石头才六岁,每天放学都会来帮爹看摊位,看着别的摊位人来人往,心里有些着急。

李小三叹了口气,摸了摸儿子的头:“最近别家都出了新花样,咱们的糖葫芦还是老样子,人家都想尝新鲜的。爹也想整个新花样,可实在想不出来啊。”

他看着自己摊位上的糖葫芦——一串串红彤彤的山楂,裹着透明的糖衣,和五年前做的没什么区别。之前听说隔壁王二的摊位卖“夹心糖葫芦”,夹的是核桃,卖得特别好,他也想试试,可核桃太贵,成本太高,他小本生意,实在负担不起。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亮起一道耀眼的金光,紧接着,一片巨大的光幕展开,覆盖了整个夜市。食客们吓得纷纷停下脚步,有的甚至躲到摊位后面,只有经常看天幕的人知道,这是仙人显灵,要传新东西了。

“是天幕!仙人来传法了!”一个穿长衫的书生大声喊道,“大家别慌,快看看仙人又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李小三也抬起头,眼睛紧紧盯着天幕——他之前见过天幕传“火锅蘸料”,让汴京的火锅摊都火了,说不定这次仙人能传个新的糖葫芦做法,让他的生意好起来。

光幕里渐渐浮现出画面——一个穿短衣的年轻人(许辰)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和普通糖葫芦不一样的是,上面裹着一层白色的颗粒。年轻人对着镜头说:“这是芝麻糖葫芦,外面裹了一层白芝麻,又香又脆,比普通糖葫芦好吃太多了。”

“芝麻?糖葫芦上裹芝麻?”李小三皱着眉头,有些疑惑,“芝麻不是用来做芝麻饼、芝麻糖的吗?裹在糖葫芦上能好吃吗?”

旁边的小石头却眼睛一亮:“爹,我吃过芝麻糖,香香的!要是糖葫芦上也有芝麻,肯定好吃!”

天幕里的许辰,正对着镜头展示芝麻糖葫芦的做法:“先把山楂洗干净,去核,串在竹签上。然后用冰糖和白砂糖按1:1的比例,加少量水,小火熬煮,不停搅拌,直到糖融化,变成微黄色,冒小泡。接着把山楂串放进糖锅里,均匀地裹上一层糖衣,刚捞出来的时候,趁着糖衣还没凉,立刻撒上白芝麻,芝麻就能牢牢粘在上面,等糖衣凉透变硬,芝麻糖葫芦就做好了。”

画面特意给了熬糖和撒芝麻的特写——许辰把山楂串放进糖锅,轻轻转动,让糖衣裹得均匀;捞出来后,用手抓了一把白芝麻,均匀地撒在糖衣上,芝麻瞬间就粘住了,一点都没掉。

“原来这么简单!”李小三激动得拍了一下大腿,“不用加核桃、豆沙,就撒点芝麻,成本低,还简单!我家里就有芝麻,明天就能试做!”

他连忙对小石头说:“快!把爹平时记账的小本子拿出来,把仙人说的做法记下来——冰糖和白砂糖1:1,熬到微黄冒泡,裹糖衣后撒芝麻,记住了吗?”

小石头连忙点头,从摊位下面的抽屉里拿出小本子和炭笔,趴在石板上认真记录,虽然有些字不会写,就用图画代替——画了一串糖葫芦,上面点了很多小点代表芝麻,旁边还画了一个锅,里面冒着泡,代表熬糖。

天幕里的许辰,还在讲解芝麻糖葫芦的好处:“芝麻不仅香,还很有营养,老人小孩都能吃。而且芝麻很便宜,不会增加太多成本,小贩们卖这个,既能卖个好价钱,又能吸引顾客,比普通糖葫芦赚得多。宋朝的朋友们,你们夜市里的糖葫芦口味太单一了,试试加芝麻,肯定能成为新的热门小吃。”

“是啊!芝麻便宜,我一次能买一斤,够做几十串了!”李小三越想越兴奋,之前愁着没新花样,现在仙人送来了方法,简直是雪中送炭。

周围的其他小贩也都围了过来,盯着天幕看:

“李小三,你明天做这个芝麻糖葫芦吗?我也想试试!”

“芝麻我家也有,明天我早起来熬糖,肯定能抢个好生意!”

“这芝麻糖葫芦看起来就好吃,比夹核桃的便宜,肯定卖得好!”

“仙人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以后再也不愁没新花样了!”

李小三笑着说:“做!明天我天不亮就起来做,肯定比你们做得好!”

天幕里的许辰,又咬了一口芝麻糖葫芦,满足地说:“你们看,这芝麻糖葫芦咬起来‘咔嚓’响,糖脆、山楂酸、芝麻香,三种味道混在一起,比普通糖葫芦好吃太多了。汴京的小贩们,你们要是做这个,肯定能吸引很多顾客,尤其是小孩和姑娘们,肯定喜欢这个味道。”

就在这时,天幕里出现了许辰和文具店老板的对话——老板尝了芝麻糖葫芦后,说要跟着做。汴京的小贩们更激动了,连不是卖糖葫芦的都想试试,说明这个口味真的受欢迎。

天幕的画面渐渐暗了下去,但夜市里的讨论却没停。李小三的摊位前围了不少人,都问他明天能不能做出芝麻糖葫芦,还有人提前预定了两串,说明天来买。

“大家放心,明天我肯定做!”李小三拍着胸脯保证,心里的愁云一扫而空,满是期待,“明天一早我就熬糖,做上百串,肯定让大家都能尝到!”

小石头也举着小本子,骄傲地说:“我把做法都记下来了,爹明天肯定能做好!”

周围的人都笑了,有的小贩已经开始盘算着回家准备芝麻,有的食客则盼着明天能早点尝到这“仙人推荐”的芝麻糖葫芦。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李小三就起床了。他从米缸里舀出一碗白芝麻,放在清水里淘洗干净,然后摊在竹筛上晾干——仙人说要撒干芝麻,湿芝麻粘不牢,他得提前准备好。

接着,他拿出昨天买的新鲜山楂,坐在院子里去核。小石头也早早起来帮忙,虽然力气小,只能帮忙洗山楂,但做得很认真。“爹,今天我们能卖多少串啊?”小石头一边洗山楂,一边问道。

“最少卖五十串!”李小三信心满满,“昨天那么多人预定,肯定不够卖,我得多做些,争取卖一百串!”

去核、串签,忙活了一个时辰,李小三终于把山楂都串好了,整整一百串,整齐地摆放在竹筐里。然后他拿出冰糖和白砂糖,按照仙人说的1:1比例,放进一口小铜锅,加了少量水,放在炉子上小火熬煮。

“爹,要熬到什么时候啊?”小石头趴在炉子边,盯着锅里的糖。

“等糖融化,变成微黄色,冒小泡的时候就行。”李小三一边搅拌糖,一边说道,“要不停搅拌,不然糖会糊,糊了就不好吃了。”

熬了大约一刻钟,锅里的糖终于融化了,变成了微黄色,冒着细密的小泡,一股焦糖香飘了出来。“好了!可以裹糖衣了!”李小三兴奋地喊道,拿起一串山楂,放进糖锅里,轻轻转动,让山楂均匀地裹上糖衣。

捞出来后,他立刻抓了一把白芝麻,均匀地撒在糖衣上——果然像仙人说的那样,芝麻牢牢地粘在了糖衣上,一点都没掉。李小三把做好的芝麻糖葫芦放在抹了油的石板上冷却,很快,糖衣就变硬了,芝麻裹在上面,红的山楂、透明的糖衣、白的芝麻,看起来格外诱人。

“爹,好香啊!我能尝一个吗?”小石头咽着口水,眼睛盯着石板上的糖葫芦。

“等凉透了再吃,现在烫嘴。”李小三笑着说,手里不停,一串接一串地裹糖衣、撒芝麻,不到半个时辰,一百串芝麻糖葫芦就都做好了,摆了满满一石板,像一串一串的小红灯笼,上面还撒了“白星星”。

天刚亮,李小三就推着摊位车,带着小石头去了汴京夜市。虽然还没到晚上,但已经有不少早起的行人路过,看到他摊位上的芝麻糖葫芦,都好奇地围了过来。

“李小三,这是啥糖葫芦啊?上面撒的啥?”一个早起买菜的大妈问道。

“这是芝麻糖葫芦,仙人昨天在天幕上传的做法,上面撒的是白芝麻,又香又脆,您尝尝?”李小三拿起一串递给大妈。

大妈接过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哎哟!好吃!比普通的糖葫芦香多了!芝麻脆,糖也甜,山楂也不涩,多少钱一串?我买两串,给我孙子带回去。”

“一文钱一串,两串两文钱。”李小三连忙说道。

大妈掏出两文钱递给李小三,拿着糖葫芦高兴地走了。有了第一个顾客,后面的人也都跟着买,不到一个时辰,五十串糖葫芦就卖完了。

“爹,卖得好快啊!”小石头兴奋地喊道,帮着爹收钱、递糖葫芦。

“这都是仙人的功劳!”李小三笑着说,心里满是感激,之前一天最多卖二十串,现在一个时辰就卖了五十串,照这个速度,今天肯定能卖完一百串。

到了中午,李小三的一百串芝麻糖葫芦就卖光了,还有不少没买到的顾客,围着摊位问他明天还来不来,能不能多做些。

“来!明天我做两百串,肯定让大家都能买到!”李小三笑着答应,心里盘算着——今天卖了一百串,赚了一百文钱,比平时多赚了两倍,明天做两百串,就能赚两百文,再过几天,说不定能攒钱把摊位扩大些。

下午,李小三回到家,立刻又开始准备明天的材料——洗芝麻、买山楂、准备冰糖和白砂糖,忙得不亦乐乎。小石头也在旁边帮忙,虽然累,但脸上满是笑容,因为他知道,爹的生意好了,家里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接下来的几天,李小三的芝麻糖葫芦彻底火了。每天他的摊位前都排着长队,两百串糖葫芦不到半天就卖完了,有时候还会被提前预定,连宫里的太监都听说了,专门来买给他家主子吃。

其他小贩也都跟着效仿,有的学着李小三的做法做芝麻糖葫芦,有的还加了自己的小创新——比如撒黑芝麻,或者在芝麻里加少量桂花,让糖葫芦多了一股桂花香。但不管怎么创新,最受欢迎的还是李小三的白芝麻糖葫芦,因为他做得最早,手艺也最熟练,糖衣裹得均匀,芝麻撒得也匀,吃起来最香。

汴京的夜市里,几乎每个糖葫芦摊都挂着“芝麻糖葫芦”的牌子,有的摊位还特意写着“仙人亲传做法”,吸引顾客。芝麻的销量也跟着涨了起来,之前芝麻铺的老板每天只能卖几斤芝麻,现在每天能卖几十斤,都快供不应求了,不得不从外地调货。

这天,李小三正在摊位上卖糖葫芦,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之前卖“夹心糖葫芦”的王二,也来买他的芝麻糖葫芦。

“王二,你怎么来买我的糖葫芦了?”李小三笑着问道。

王二咬了一口芝麻糖葫芦,叹了口气:“你这芝麻糖葫芦太好吃了,我那夹心糖葫芦都没人买了。我打算明天也做芝麻糖葫芦,跟你学学手艺,你可别藏私啊。”

“放心,我教你!”李小三大方地说,“就是冰糖和白砂糖1:1,熬到微黄冒泡,裹糖衣后撒芝麻,很简单的。”

王二高兴地说:“太好了!以后咱们一起卖芝麻糖葫芦,互相照应,肯定能赚更多钱!”

李小三点点头,心里很感慨——之前他还羡慕王二的夹心糖葫芦,现在他的芝麻糖葫芦成了热门,还能和王二一起赚钱,这都是仙人的功劳。要是没有天幕传法,他现在还在愁生意不好,说不定早就把摊位关了。

傍晚的时候,汴京的知府大人路过夜市,看到李小三的摊位前排着长队,也好奇地买了一串芝麻糖葫芦。知府大人尝了一口,赞不绝口:“这糖葫芦做得好!又香又脆,比宫里的点心还好吃。你这手艺是在哪学的?”

李小三连忙说:“回大人,这是仙人通过天幕传授的做法,小的只是照着做而已。”

知府大人恍然大悟:“原来是仙人传法!难怪这么好吃。你做得好,既丰富了夜市的小吃,又给百姓带来了实惠,本府要赏你!”说完,知府大人让随从给了李小三十两银子,还说要把他的芝麻糖葫芦推荐给宫里的御膳房。

李小三接过银子,激动得跪了下来:“谢大人!谢大人!”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一个小摊贩,还能得到知府大人的赏赐,甚至可能被推荐到御膳房,这都是芝麻糖葫芦带来的好运。

晚上收摊后,李小三拿着十两银子,带着小石头去了成衣铺,给小石头买了一件新的绸缎衣服,还买了些肉和菜,打算晚上好好庆祝一下。小石头穿着新衣服,高兴得蹦蹦跳跳,嘴里还不停地说:“爹,以后我们是不是每天都能吃肉了?”

“是啊!”李小三摸了摸儿子的头,眼里满是欣慰,“以后爹的生意会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他抬头望向天空,仿佛能看到天幕里许辰的身影,心里暗暗感激:“多谢仙人传授这么好的方法,让我和儿子能过上好日子。我会一直做芝麻糖葫芦,让更多人尝到这个美味,不辜负仙人的教导。”

***一个月后,芝麻糖葫芦已经成了汴京夜市的“标志性小吃”,不仅百姓爱吃,连宫里的嫔妃和皇子们都喜欢,御膳房还专门请了李小三去宫里教太监做芝麻糖葫芦,每个月给的俸禄比他卖糖葫芦赚的还多。

李小三也不再摆摊了,就在御膳房里做芝麻糖葫芦,还收了几个徒弟,把做法传给他们。小石头也进了私塾读书,不用再跟着他风吹日晒了。

这天,李小三正在御膳房里教徒弟熬糖,突然听到太监说,徽宗皇帝也想尝尝芝麻糖葫芦。他连忙做好一串,小心翼翼地递给太监,心里有些紧张——要是皇帝喜欢,他以后在宫里的日子就更稳了。

没过多久,太监回来告诉李小三,皇帝吃了芝麻糖葫芦后,非常喜欢,还说要把芝麻糖葫芦定为“宫廷御点”,以后宫里的宴会都要有这道小吃。

李小三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一个普通的小摊贩,能靠着一串芝麻糖葫芦,走进皇宫,还得到皇帝的认可。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仙人传授的方法,归功于那道从天而降的天幕。

而此刻的许辰,正在家里看着运动相机里的系统提示:【检测到宋朝汴京推广芝麻糖葫芦,带动芝麻销量增长,改善小贩生计,获得宋朝信仰值+9000,奖励“古法糖艺图谱”,可辅助后续传统小吃创新内容投射。】

许辰笑着关掉提示,手里还拿着一串刚买的芝麻糖葫芦——和汴京的比起来,现代的芝麻糖葫芦多了几分精致,但那份甜、酸、香的口感,却是一样的。他知道,这串小小的糖葫芦,不仅连接了古今的口味,还改变了一个宋朝小贩的命运,这大概就是天幕系统最有意义的地方吧。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