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坳因新犁名声大噪,连带着村里的年轻后生都成了附近姑娘家眼中的香饽饽。这可急坏了一个人——王石头他娘,张氏。
张氏最近是坐立难安。她家石头眼看到了说亲的年纪,本来相看了邻村李家庄的姑娘,双方都有点意思。可自从刘家坳出了名,那李家庄的姑娘家口气就变了,说是“再看看”。这一看,就看到李家庄的姑娘跟刘家坳另一个后生相看去了!
“都是刘远洋那小子害的!”张氏在家捶胸顿足,“要不是他弄出什么破犁,咱们石头早说上媳妇了!”
王石头在一旁闷声道:“娘,这跟远洋哥有啥关系……”
“怎么没关系?”张氏眼睛一瞪,“现在外村姑娘都盯着你们刘家坳的后生,眼光都高了!你说你,整天就知道往刘远洋那跑,学认字有啥用?能当饭吃还是能当媳妇?”
王石头嘟囔:“远洋哥说了,认字明理……”
“明理个屁!”张氏气得直拍桌子,“你看人家根生,跟着刘远洋干,现在家里天天吃肉!你呢?认那几个字能换肉吃吗?”
这天下晌,张氏在河边洗衣,正好遇见刘老憨的闺女小翠也在。小翠如今在刘远洋家帮工,负责给木匠铺的人做饭,每个月能拿些工钱,人也打扮得利落了许多。
张氏看着小翠红润的脸蛋,想起自家还没着落的亲事,酸溜溜地开口:“哟,小翠如今可是出息了,在远洋家干活,工钱不少拿吧?”
小翠老实地点点头:“远洋哥人好,给的工钱厚道。”
张氏撇撇嘴:“要我说啊,姑娘家家的,还是早点找个好婆家是正事。整天在男人堆里混,像什么样子?”她故意提高了嗓门,“谁知道某些人安得什么心呢!”
小翠脸一下子涨红了,抱着木盆就要走。
这时,刘小丫正好也来洗衣,听见这话,立刻不乐意了:“石头他娘,你这话啥意思?小翠姐在我家干活堂堂正正,你凭啥嚼舌根?”
张氏一看是刘小丫,声音更高了:“我嚼舌根?谁不知道你家现在阔气了,请得起人干活了!可也别带坏了别家姑娘!”
刘小丫如今可不是以前那个怯生生的小丫头了,叉着腰反驳:“我家请人干活怎么了?一不偷二不抢!总比有些人,自家儿子说不上亲,就眼红别人强!”
这话可戳了张氏肺管子,她一下子跳起来:“你说谁呢?谁家儿子说不上亲?”
“就说你了怎么着?”刘小丫毫不示弱。
两人在河边吵得不可开交,引来不少村民围观。王石头闻讯赶来,臊得满脸通红,赶紧把她娘往回拉:“娘!你别说了!丢不丢人!”
张氏一边被儿子拖着走,一边还不忘回头喊:“刘小丫你等着!我看你以后能找个什么好婆家!”
刘小丫对着她的背影做个鬼脸:“不劳您费心!”
这场风波很快传到刘远洋耳朵里。他哭笑不得,没想到新犁还能引发这种“连锁反应”。
晚上,他把刘小丫叫到跟前,板起脸:“今天跟人吵架了?”
刘小丫嘟着嘴:“是她先胡说八道的!”
“她胡说她的,你一个姑娘家当众跟人吵嘴,像什么样子?”刘远洋故意严肃道。
刘小丫委屈地低下头。
刘远洋看着她,忽然笑了,揉揉她的脑袋:“不过……骂得挺好。”
“啊?”刘小丫惊讶地抬头。
“咱们不主动惹事,但也不能任人欺负。”刘远洋笑道,“只是下次别这么冲动,万一打起来你吃亏怎么办?”
刘小丫破涕为笑:“我才不怕她呢!”
这时,王石头偷偷摸摸地来了,手里还提着半篮子鸡蛋,满脸窘迫:“远洋哥,小丫姐,对不住……我娘她……她就是嘴坏,没坏心……”
刘远洋看着这个憨厚的少年,叹了口气:“石头,不怪你。跟你娘说,咱们刘家坳好了,大家都会好。等新犁推广开来,咱们村的后生还愁说亲吗?”
王石头用力点头,放下鸡蛋一溜烟跑了。
刘远洋看着他的背影,摇摇头。这都什么事儿啊!
看来,是时候考虑给村里的年轻人们创造更多机会了。或许,该办个夜校,教他们认字算数?或者组织些别的活计?
他摸着下巴琢磨起来。这当“名人”的烦恼,还真是一个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