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正在营帐里饮酒,听到外面的喊杀声,顿时慌了神。
他来不及穿铠甲,只拿了一把剑就冲了出来,结果正好遇到刘牢之。
两人打了十几个回合,梁成毕竟年纪大了,又没穿铠甲,渐渐体力不支。
刘牢之看准一个破绽,一刀砍中梁成的肩膀,梁成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刘牢之上前一步,一刀斩下了他的首级。
( ˙-˙ )
秦军见主将被杀,顿时乱作一团。
何谦率领的另一队士兵也成功破坏了浮桥,秦军想要撤退,却发现没有退路,只能在营地里乱冲乱撞。
刘牢之趁机下令:
“降者免死!”
秦军士兵们纷纷放下武器投降,只有少数人拼死突围,却被北府兵一一斩杀。
(☆_☆)
这场夜袭,刘牢之的五千北府兵斩杀秦军一万多人,俘虏三万多人,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粮草。
消息传到谢玄的大营,谢玄高兴得跳了起来:
“刘牢之真是我的得力干将啊!
有他在,何愁秦军不破!”
←_←
洛涧夜袭的胜利,不仅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还极大地鼓舞了东晋军队的士气。
不久后,谢玄率领大军在淝水与秦军展开决战,秦军因为洛涧大败而士气低落,又中了东晋的“诱敌深入”之计,最终全线崩溃,八十七万大军只剩下十几万残兵逃回北方。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淝水之战”,而刘牢之的洛涧夜袭,正是淝水之战胜利的关键。
( ⊙ o ⊙ )
战后,刘牢之因功被封为龙骧将军、彭城内史,从此一战封神,成为东晋家喻户晓的名将。
( ̄~ ̄)
三、北伐平乱:
北府刀所向披靡,却陷入权力漩涡
(~_~;)
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土崩瓦解,北方陷入分裂。
东晋趁机发动北伐,刘牢之作为北伐军的前锋,率领北府兵一路北上,连下谯城(今安徽亳州)、鄄城(今山东鄄城)等地,收复了大量失地。
?(???_???)∫?
在北伐过程中,刘牢之再次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有一次,北伐军在攻打邺城(今河北临漳)时,遇到了后燕慕容垂的军队。
慕容垂是前燕的名将,战斗力极强,北伐军的将领们都有些害怕。
可刘牢之却毫无惧色,他对士兵们说:
“慕容垂虽然勇猛,但他的军队长途奔袭,已经疲惫不堪,我们只要趁势进攻,一定能打败他们!”
((???|||))
说完,刘牢之亲自率领敢死队冲锋,北府兵们见主将身先士卒,也纷纷奋勇杀敌。
慕容垂的军队果然抵挡不住,最终撤退。
这一战,刘牢之不仅收复了邺城,还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再次立下大功。
?(?? ?)?
可就在刘牢之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时候,东晋的内部却开始出现问题。
谢安去世后,朝廷的权力落入了会稽王司马道子和他的儿子司马元显手中。
司马道子父子昏庸无能,只知道贪图享乐,还大肆搜刮民财,导致民怨沸腾。
?(?? )??????
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孙恩率领农民起义军在会稽(今浙江绍兴)起兵,很快就占领了会稽、吴郡(今江苏苏州)等八郡,起义军人数达到十几万。
司马元显任命刘牢之为镇北将军,率领北府兵前往镇压。
?(?_??)
刘牢之率领北府兵南下,很快就与孙恩的起义军相遇。
孙恩的起义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大多是农民,没有经过正规训练,根本不是北府兵的对手。
刘牢之采取“分兵合围”的战术,先切断起义军的粮草供应,再率领主力发动进攻。
起义军很快就溃败了,孙恩被迫率领残部逃往海岛。
(o Д o*)
平定孙恩起义后,刘牢之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他不仅手握北府兵这支精锐部队,还被封为辅国将军、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七州诸军事,成为东晋最有权势的将领之一。
可他不知道,权力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让他风光无限,也能让他万劫不复。
Σ(?д?|||)??
此时的东晋朝廷,权力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司马元显想要削弱地方藩镇的势力,尤其是刘牢之的北府兵。
而荆州刺史桓玄(桓温之子)也趁机崛起,想要夺取朝廷的权力。
刘牢之夹在中间,成为了双方争夺的对象。
?(`?′)?
司马元显首先向刘牢之伸出橄榄枝,任命他为前锋都督,让他率领北府兵讨伐桓玄。
可刘牢之却犹豫了———
他知道司马元显昏庸无能,跟着他没有好下场;
可桓玄野心勃勃,如果桓玄掌权,自己也未必有好结果。
(?`~′?)
就在刘牢之犹豫不决的时候,桓玄派人来劝说他:
“司马元显昏庸无道,天下人都反对他。
你如果能投靠我,将来我掌权后,一定让你担任大司马,执掌全国兵权。”
刘牢之心动了,他觉得桓玄虽然野心大,但至少比司马元显有能力,于是决定背叛司马元显,投靠桓玄。
( `д′ )!!!!
可刘牢之的部将们却纷纷反对:
“将军,司马元显虽然昏庸,但他毕竟是朝廷的代表。
你如果背叛他,投靠桓玄,将来会被天下人骂为‘叛臣’的!”
刘牢之却不听劝告,他说:
“我现在手握重兵,桓玄不敢对我怎么样。
等我帮他打败司马元显后,再慢慢对付他也不迟。”
(
)ノ)`- )
就这样,刘牢之率领北府兵临阵倒戈,司马元显的军队瞬间崩溃。
桓玄顺利进入建康,掌握了朝廷的权力。
可刘牢之没想到,桓玄一掌权,就立刻露出了真面目———
他不仅没有兑现承诺,反而开始削弱刘牢之的兵权,把北府兵的将领换成了自己的亲信。
(??v_v??:)
刘牢之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他后悔不已,对身边的人说:
“我真是糊涂啊!
竟然相信了桓玄的鬼话,现在该怎么办?”
部将们见他大势已去,也纷纷离他而去。
刘牢之成了孤家寡人,只能率领少数亲信逃往北方。
(`Δ′)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