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亿落袋,舜海浪窝在家里,想的却是怎么把这一大笔的钱全砸出去。
旧电脑屏幕幽幽亮着,光标闪烁。
没网。
他烦躁地一遍遍刷新网页,徒劳无功。
这年头,互联网是大城市用的好东西,他这新区农村,除了电线,压根没有网络。
“唉!”舜海浪重重靠向椅背,闭目。
二十五亿啊……怎么花?
刘西的名字又跳进脑海。
物流!
要是能配上互联网,信息一打通,那就是无敌的格局!
这才是真正的商业帝国雏形。
他随即又摇头。
现在的刘西?不过是个毕业一年的愣头青。
要人脉没人脉,要资源没资源。
他不点破,刘西压根儿摸不到物流的门道。
互联网?燕子港?想都别想。
科技落后,是华国抹不掉的硬伤。
思来想去,只剩一条路:去市区,把物流的架子先搭起来!
“绝不能让刘西,或者那帮嗅着味道的老狐狸抢了先!”舜海浪自问自答。
“一百辆货车,就在舜海湾村圈地建物流园…不是不行!”
他眼神一厉,“管他呢!放手一搏,我舜海浪玩得起!”
舜海浪带着跟班小鬼刘兆闯,直奔市区和邻市最大的车行。
结果却是什么?
肯定是冷水浇头。
“舜老板,不是我不给面子!”
车行老板急得满脑门汗,“大货不是小轿车!您要一百台?杀了我我也凑不齐!
我拼老命发动所有关系,最快…最快也得一个月给您弄三十辆。”
“一个月?太久了!”舜海浪眉头紧锁。
一个月,变数太大了!他现在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玩的就是个出其不意!
必须在所有人反应过来前,把物流帝国的骨架立起来。
刘兆闯跟在后面,累得呼哧带喘,汗珠子顺着额头滚。
离开少林寺五年,啤酒烧烤早把当年的金钟罩铁布衫泡软了。
“浪哥啊…少林俗家弟子那会儿,也没一天爬三十趟十楼啊!”
他心里叫苦,脚下却不敢停,咬牙一步三蹿地到处问询。
两人这阵仗,立刻引来其他老板的侧目。
“嘿!那不是舜海浪吗?又憋什么大招?”
“听说汽车要涨?”
“瞎扯!天神下凡也没这么玩的吧?买啥啥成,杀啥啥崩?”
“买这么多大货干啥?咱这小地方,哪有那么多货拉?钱烧的?”
“就是!卖地炒黄金能坐庄,大货车还能倒手发财?二手货不跌价?”
质疑声不断作响。
舜海浪充耳不闻,只管带着汗流浃背的刘兆闯一家家问,又一次次失望。
失落感在心中升起。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这个时代的工业底子,撑不起他的蓝图。
沉默着,他带着快散架的小鬼离开车城,准备打道回府,另寻他路。
车窗外已是黄昏。
大哥大刺耳地响起。
刘兆闯忙接起:“喂?哪位?”
听了几句,他看向舜海浪:“浪哥,一个叫马浮的,自称刘西背后的大老板。”
“他说什么?”舜海浪目光盯着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