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铁钉收起,稍作思索,随即调转马头,折向北坡,前往小隆德村,而那残留的奇异景象,仍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残阳斜照在小隆德村口的断石上,铁钉尚在掌心,未冷却。
我未归神殿,而是调转马头,折向北坡。东部山路已查,痕迹被抹,但百姓仍活着。他们蜷在焦土间的窝棚里,像被风刮倒的枯草,不动,也不呼救。我命亲兵卸下驮马背上的布袋,将干粮与粗布拆成小份,不等补给车队抵达,便在村中设了三处救济点。
一名老妇被搀扶而来,双目浑浊,眼睑粘连,似久病未愈。她未取粮,也未言饥,只伸手摸索,指尖顺着我的臂甲纹路缓缓上移,停在护腕接缝处。她忽然握紧我的手,将一物塞入掌心——冰冷、粗糙,边缘带锈。
我未低头,只觉那形状熟悉。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内袋,确认铁钉尚在掌心,未冷却,随后不动声色,将钉收入内袋。
她嘴唇微动,声音如砂石磨过石板:“旧火难熄,王影将复。”
话落即退,被人搀回棚中,再无言语。
我立于原地,掌中铁钉与袖中所藏者大小相仿,断裂处弧度吻合,仿佛原为一体。上一章战报中那枚来自山路土痕的铁钉,已显露出威尔斯氏族的完整徽纹。而此钉断裂处锯齿分明,正是缺失的一半。两者若合,便是完整的背叛印记。
我不动声色,将钉收入内袋,转而亲自为一名孩童包扎腿伤。他小腿溃烂,蛆虫蠕动,母亲跪在一旁,头抵地,不敢抬头。我以盐水冲洗,敷上草灰,再用布条缠紧。他未哭,只死死咬住衣角。包扎毕,我递过半袋麦粉。那母亲颤抖着接过,仍不抬头,只低声道谢,声音几不可闻。
人心已寒。
我下令在村中央设临时议事棚。三名村老被推举出来,皆面黄肌瘦,衣不蔽体。我允其自行分配粮秣,组织轮值巡夜,并将叛乱首领的通缉画像当众焚毁。火焰腾起时,一名青年立于人群边缘,突然开口:“你们烧了地道,杀了逃兵,可有查过他们为何而反?是饿死,还是被征为炮灰?”
无人应答。
我亦不能答。
我只道:“叛者伏诛,余者皆为民。神国不究既往,只望安生。”
青年冷笑,转身离去。
火光映地,灰烬未散,我瞥见石板缝隙间有一道刻痕——残缺的“七·守”二字,笔划深峻,非新刻。这“七·守”乃是守夜军团中的特殊称号,代表着守夜军团中最为精锐和忠诚的七人,他们曾在此立下守夜的誓言,如今却成为了不解之谜。我蹲下细看,指尖抚过,石面微温,似有余息渗出。这刻痕与神殿誓约厅中所见同源,风格一致,皆为守夜旧部所用暗记。我未声张,只示意随行书记官记下位置。
夜宿村中,无帐无席,仅以披风裹身,卧于议事棚侧。右臂伤处未愈,布条渗血,每动一分便牵扯筋骨。我未唤医,亦未换药。兵士见我如此,亦无人敢言疲累。次日清晨,粮站开仓,百姓渐聚。有人领粮后仍驻足不走,只盯着我胸前的徽记看。我抬眼,他慌忙低头,快步离去。
一名老者拄杖而来,递上一只陶碗,内盛清水。“将军喝一口吧。”他道,“这水是从旧井里打的,没被火烧过。”
我接过,一饮而尽。
他看着我,忽然说:“我们不是不信神国,是不信火还能照路。三年前征粮官来,说初火不灭,百姓当供。去年冬,我们交了最后一袋粟,换来的是空仓和冻死的老人。你们打完了仗,可火更冷了,天更暗了。”
我无言以对。
只问:“你们想要什么?”
老人微微颤抖着声音,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说道:“将军,我们只求一条活路。不是施舍,不是怜悯,而是能让我们自给自足,安居乐业的活路。”
我未反驳。
当日下午,我命人将剩余军粮尽数留下,并调拨两匹驮马专运伤药。村中选出的三名代表立于棚前,我将一份清单交予他们,注明粮秣数量、分配周期与巡更轮值。他们接过时手在抖,不是因畏惧,而是因不敢信。
临行前,我再访村口那座倒塌的祭火石坛。坛体裂为三段,中央凹槽尚存炭灰。盲眼老妇坐在坛边,手握一根枯枝,轻轻划地。我走近,她未抬头,只将枯枝递来。
我接过,蹲下。
她以口述方位,我依言划下四道短线,围成一方小框。她手指轻点中央,道:“这里,埋过一个铁匣。十年前,守夜人留下的。他们说,若火将熄,便启此匣。”
我问:“匣中何物?”
“不知。他们未说,我亦未见。只知钥匙在‘七·守’之首手中。那人死后,钥匙便失了。”
我将枯枝插入土中,起身。
她仰面,空瞳对天,低语:“火种不灭,王将自灰中起。这话,我听过三次。第一次是叛军头目被押走时,他笑着说了这句。第二次是前月,一个流浪僧在村外火堆旁低吟。第三次……是今日,我塞给你钉子时。”
我问:“为何给我?”
“因为你没骑马进村。”她说,“也没让兵士推人。你坐在石头上,给娃娃包伤。你和他们不一样。”
我未再多言,只将随身水囊留下,转身离去。
回程途中,我取出两枚铁钉,置于掌心对合。断裂处严丝合缝,银白金属在日光下泛出冷光,完整徽纹浮现——四叶荆棘缠绕王冠,正是边陲四大氏族之一的家徽。钉身微颤,似有共鸣,然非来自初火,而是某种更深的牵引。
我将钉封入漆盒,附简笺:“小隆德民情已安,然根疾未除,火种之语三现,恐非虚妄。”
命信使快马送返神殿,特注:“交葛温亲启,不得经手他人。”
信使出发时,我立于山道转折处,目送马影远去。风自北来,吹动披风,右臂旧伤突感一阵钝痛,如铁钉深入骨缝。我抬手按压,指节发白。
就在此时,远处山丘之上,一道灰袍身影静立,手持盲杖,面向此方。他未动,亦未退,只将左手缓缓抬起,掌心朝天,似在承接落下的光尘。
我的手仍压在伤处,漆盒已离,话语已传,而那手势,却像一道无声的回应。
马蹄声渐远,尘土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