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得很快,第一场雪落下的时候,陈峰的小平房被雪覆盖,像一个白色的童话小屋。李响带着中队的战士们来给陈峰送年货,看到院子里的88狙和高精狙,依旧摆得整整齐齐。
“陈叔,天这么冷,别再出去巡逻了,我们帮您巡。”李响说。
陈峰摇摇头:“习惯了,每天不走一圈,心里不踏实。”
他拿起cS\/LR4高精狙,扛在肩上:“走,陪我再走一次边境线。”
李响和战士们跟着陈峰,沿着铁丝网,慢慢往前走。雪很深,没到脚踝,脚印在雪地上连成一串,像一条长长的项链。远处的昆仑山,在白雪的覆盖下,显得格外圣洁。
“你还记得吗?当年在帕米尔高原,你第一次用高精狙,打偏了一米。”陈峰突然说。
李响笑了:“记得,您骂我,说我心太急,枪都没握稳。”
“现在不一样了。”陈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现在能独当一面,比我当年强多了。”
走到边境线的界碑旁,陈峰停下脚步。他放下高精狙,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界碑上的“中国”两个字,手指在雪地里冻得通红,却依旧很轻柔。
“这界碑,就像我们的哨位。”陈峰说,“不管天多冷,雪多大,它都站在这里,守护着祖国的土地。我们当狙击手的,也是一样,只要活着,就要站好每一班岗。”
李响和战士们都低下了头,眼里满是敬意。他们知道,陈峰说的不是界碑,是信仰,是责任,是刻在骨子里的忠诚。
回去的路上,陈峰突然问李响:“我走了以后,这两把枪,你要好好保管。”
李响愣了一下,眼眶瞬间红了:“陈叔,您别胡说,您身体好着呢。”
陈峰笑了笑:“人总有老的一天,枪却能一直传下去。这88狙,你传给最靠谱的新兵;这高精狙,留给中队,让它继续守护这里。”
他顿了顿,又说:“还有,别忘了阿卜杜拉那孩子,好好教他,让他知道,守护这片土地,不一定要靠枪,靠心也行。”
李响重重地点头:“我记住了,陈叔,您放心。”
回到小平房,陈峰把两把枪擦得锃亮,放进枪柜里。他走到门口,看着远处的雪山,脸上露出了笑容。风过庭院,吹动了挂毯上的昆仑山图案,也吹动了他鬓角的白发。
他知道,自己的哨位,永远在这里——在新疆的雪岭之上,在戈壁绿洲之间,在每一个需要守护的人心里。而那永不熄灭的枪魂,会像昆仑山一样,永远矗立在这片土地上,守护着每一个日出日落,守护着每一份岁月静好。
雪岭枪魂,永不落幕;忠诚守护,直至永恒。
第十六章 枪柜里的时光
开春的时候,陈峰的身体渐渐不如从前。走几步路就喘得厉害,却依旧每天坚持擦枪——88狙的枪托被他摸得发亮,cS\/LR4高精狙的枪管擦得能映出人影。李响每周都来探望他,每次都劝他别再折腾,陈峰却总说:“枪不能凉,凉了就没魂了。”
这天,李响带着一个叫周航的新兵来见陈峰。周航是特勤中队最年轻的狙击手,眼神亮得像当年的李响,手里握着那把传承下来的88狙,枪托上的新包浆刚有了雏形。
“陈爷爷,李队说,这把枪是您当年用过的。”周航的声音带着紧张和敬畏。
陈峰点点头,示意他把枪递过来。他接过88狙,手指拂过枪托,像是在抚摸老朋友的脸颊:“这把枪,陪我在戈壁里熬过沙尘暴,在雪山上跟雇佣兵对峙,在集市里救过孩子……它的脾气,我摸得透透的。”
他把枪还给周航,手把手教他调整握枪姿势:“据枪时,肩膀要顶实,呼吸要匀,别跟枪较劲,要让它顺着你的劲走。”
周航照着做,果然觉得枪稳了不少。李响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眼眶有些发热——当年陈峰教他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
陈峰突然咳嗽起来,脸色有些苍白。李响赶紧递过水杯:“陈叔,您歇会儿。”
“没事。”陈峰喝了口水,摆了摆手,“我就是想再看看这把枪,看看你们这些年轻人。知道你们能扛得起这份责任,我就放心了。”
他看向窗外,院子里的雪已经化了,露出了青绿色的草芽。“等天气再暖点,我想再去一次喀拉库勒湖,看看那里的湖水,看看当年打黑狼的地方。”
李响点点头:“好,我陪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