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彼得罗夫乘坐的列车已经过了四九城,正式踏上了K19国际列车北上的旅程。
车厢内是另一个世界。
深绿色的绒布座椅,锃亮的黄铜配件,空气中弥漫着咖啡、鱼子酱和淡淡雪松香氛的味道,与华夏境内列车那略显朴拙甚至带着汗味的环境截然不同。
列车员是清一色高大挺拔的老毛子青年,制服笔挺,神情中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服务于“上等人”的矜持。
“彼得罗夫同志,您的包厢还满意吗?需要为您准备晚餐吗?”列车长,一位胸前别着勋章的中年军官,亲自前来问候。
“很好,谢谢。晚餐请送到我的包厢。”彼得罗夫用纯熟的母语回应,脸上露出了登上这列火车后第一个真正放松的微笑。
他所在的软卧包厢堪称豪华。
红木包镶的墙壁,丝绒窗帘,独立的阅读灯,甚至还有一个可以上锁的储物柜。
他将那视若性命的棕色皮箱小心地放入储物柜,锁好,这才彻底安心。
餐车送来了标准的俄式晚餐:黑列巴、红菜汤、煎得恰到好处的牛排,以及一小杯佐餐的伏特加。
他慢条斯理地享用着,透过车窗,看着外面飞速掠过的、逐渐变得荒凉的华北平原景色。
‘再见了,天真的华夏人。’他心中再次泛起那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你们用最好的茶叶、最真诚的笑容招待了一个窃取你们核心机密的间谍。
这种毫无防备的热情,在残酷的国际斗争中,是多么可笑而致命的弱点。’
他优雅地用餐巾擦了擦嘴角,开始构思回到莫斯科后的报告。
任务圆满完成,这份关于津门港的详尽资料,必将为他在克格勃的晋升之路铺上坚实的台阶。
列车轰鸣,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窗外已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广袤无垠的蒙古戈壁滩取代了农田,天地间一片土黄,只有偶尔掠过的成群野马和远处孤独的蒙古包,证明着生命的痕迹。
空气变得干燥而清冷。
列车在乌兰巴托站短暂停靠。蒙古方面的乘务员上车换班,送来了咸味的奶茶和风干肉。
彼得罗夫对这一切感到熟悉而亲切,这是属于老毛子势力范围的气息。
他提着皮箱下车透气,站在月台上,感受着与华夏境内截然不同的粗犷氛围。
也就在这时,他无意间抬头,看见车站锈迹斑斑的雨棚顶上,停着一只灰扑扑的鸽子。那鸽子似乎并不怕人,歪着头,黑亮的眼睛正静静地注视着他。
彼得罗夫微微蹙眉。
被这只鸽子盯着,就好像被人盯着一样,一丝难以言喻的不安掠过心头,但很快被他驱散。
一只鸟而已,或许只是被自己身上某种色彩吸引了。
等列车鸣笛再次响起时,他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继续休息。
又经过一天漫长枯燥的行驶,当列车广播里响起庄严的《苏维埃进行曲》,告知乘客即将进入老毛子国境时,车厢内爆发出一阵小小的欢呼。
彼得罗夫也精神一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西装。
在纳乌什基车站,列车缓缓停稳。
穿着厚重军大衣、表情严肃的老毛子边防军士兵登车检查。
狭小的包厢内,一名年轻的士兵仔细核验了他的护照和证件。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彼得罗夫?”士兵抬头,对照着照片。
“是我,同志。”
士兵合上证件,脸上露出一丝见到同胞的缓和,利落地敬了个礼:“欢迎回家,同志!”
这一声“同志”,让彼得罗夫心中最后一丝紧绷的弦也松弛下来。他成功了!他带着珍贵的“战利品”,终于安然回到了祖国!
他提着皮箱,站到车窗边,望着外面熟悉的西伯利亚景象:无边无际的雪松林,覆盖着皑皑白雪,远方的工厂烟囱冒着滚滚浓烟,一列列满载木材和矿产的货车呼啸而过。
这一切,都彰显着祖国的强大与力量,与他刚刚离开的那个“落后”的国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凭着证件,在纳乌什基站台找到了专用的内部电话线。
他插入特殊证件,拨通了一个莫斯科的号码。
他压低声音,用上了暗语,“夜莺已安全归巢,羽毛完好,可以准备合适的鸟笼了。”
电话那头传来沉稳的回应:“收到。欢迎回家,夜莺。休息室已经为你准备好。”
挂断电话,彼得罗夫长舒一口气。
然而,就在他志得意满,准备返回座位时,眼角的余光再次瞥见了车厢外的一只鸽子,它的目光似乎正盯着自己。
不过随着一大群鸽子在眼前飞过,他再次自嘲的笑了笑。
“不可能……”他喃喃自语。
这个时节,是鸽子活动频繁的季节,它们捕食,繁殖,到处可见,没什么可稀奇的。
一只鸟而已,自己还是因为在外长期工作精神太过紧张了。
这次回到家,得请个长假,好好休息一下,好好陪一陪妻子和两个孩子。
他回到那间豪华的软卧包厢,反手锁紧了门。窗外是西伯利亚无尽的夜色,只有列车规律的轰鸣声陪伴。他将皮箱放在枕边,和衣躺下,很快就陷入了沉睡。
他并不知道,就在列车顶部的通风管道入口处,一只灰色的鸽子——大飞,利用列车在纳乌什基停车检修、人员嘈杂的短暂间隙,凭借小巧的身形,悄无声息地钻入了通风系统。
沉睡中的彼得罗夫做了一个噩梦,梦里无数双华夏人真诚的眼睛,最后都变成了那只鸽子冰冷的注视。
他猛地惊醒,车厢内一片漆黑,只有窗外偶尔闪过的灯光划破黑暗。
而就在这一明一暗的光影交错间,他骇然发现,包厢内那狭小的空间里,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影!
那人一身漆黑的劲装,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面容普通,但那双眼睛,在窗外掠过的微光下,锐利得如同西伯利亚荒原上的饿狼。
“你……”彼得罗夫魂飞魄散,下意识要去抓枕边的皮箱,同时想大声呼救。这里可是老毛子境内的列车,外面就有边防军!
但他快,何雨柱更快!
仿佛只是脚步一滑,何雨柱的身影就如同鬼魅般贴了上来。
彼得罗夫只觉得一股无可抗拒的力量瞬间笼罩全身!
他想尖叫,却发不出任何声音,视线里最后看到的,是那个华夏男人冰冷的目光,以及他伸过来,仿佛要攫取他灵魂的手。
下一秒,天旋地转!
彼得罗夫感觉自己被抛入了一个无形的旋涡。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
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处田野,有无数的人光着身子,而目光都看向自己。
而自己,也光着身子。
自己带来的那个棕色皮箱,就安静地放在角落。
这一幕,让他惊惧,也让他崩溃。
“不……这不可能……这里是哪里?!”他用俄语惊恐地嘶吼,挣扎着爬起来,疯狂地大喊。
一个冰冷的声音突兀地在这个密闭空间里响起,说的是字正腔圆的华夏语:
“欢迎来到你的新家,彼得罗夫‘同志’。”
彼得罗夫猛地回头,看到何雨柱不知何时,已经悄无声息地站在他身后,如同这个空间的主宰。
“你……你是魔鬼!这是什么地方?放我出去!”彼得罗夫歇斯底里地喊道。
何雨柱没有回答,只是走到那个皮箱前,将其打开,拿出了里面的微缩胶卷和文件。
他看了看面如死灰的彼得罗夫,淡淡道:“朋友来了有酒肉,豺狼来了有猎枪。”
说完,何雨柱的身影就在彼得罗夫绝望的注视下,如同融入空气一般,缓缓消失不见。
“不!回来!放我出去!”彼得罗夫扑到何雨柱消失的地方,疯狂地挥舞着手臂,却只抓到一片虚无。
而在外界,K19次国际列车依旧沿着轨道,毫不知情地载着一个空荡荡的包厢,驶向莫斯科。
不久后,这起神秘的“人间蒸发”案,必将成为一桩震动克格勃高层的无头公案。
何雨柱的身影在赖四的地下室信标点浮现。
他看了一眼手中完整的资料,又感知了一下空间内那个陷入绝望和疯狂的老毛子特工,眼神平静无波。
“大飞,去莫斯科,看看有没有Kb-11\/设计局11,还有就是第88实验工厂。”
这两处,一处是老毛子的核弹研究所,一处是导弹研究所。
如果能找到,肯定有对应的原型。
只有核弹和导弹,才能让年轻的华夏摆脱国外的核讹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