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初雪刚给星洲大学的银杏苗圃铺上薄绒,陆昭衍就蹲在 “星洲童梦” 嫁接苗旁,指尖拂过裹着雪粒的枝干 —— 深褐色的树皮上还留着秋日采收的痕迹,枝桠顶端的芽苞裹着层细密的绒毛,像裹了层白棉絮。“晚晚,土壤表层刚结冻,今天要赶在寒流来前做好三层防寒。” 他转身时,正撞见苏晚抱着藤编筐走来,颈间的银杏果银坠与新戴的腊梅项链相碰,“草绳选了加绒款,每捆长五米,够缠十株苗,防寒膜裁成 1.2 米宽,边缘烫了收边,不会勾破。”
苏晚踮脚帮他拂去肩头的雪沫,指尖蹭过他沾着松脂香的厚呢大衣:“刚把姜枣茶熬好装保温桶,加了山里寄来的野蜂蜜,喝了能驱寒,每个杯子都贴了‘护苗小卫士’贴纸。” 藤编筐里整齐码着竹制卷尺、生石灰水、软毛刷和腊梅干,“还带了暖手宝,分卡通款和纯色款,卡通的给孩子,纯色的给老师,每个都套了银杏叶布套。” 她突然从口袋掏出个丝绒盒,里面是枚腊梅造型的银质书签,花瓣边缘嵌着细碎的白水晶,“冬日护苗礼,配你今天的深灰色围巾正好。”
陆昭衍接过她递来的软毛刷,刷毛缠着细棉线 —— 是苏晚昨晚特意缠的:“顾言和林溪带着冰雕手作设备快到了,昨夜确认了防寒区域,按嫁接苗的耐寒程度分了三组,每组都标了腊梅色记号。” 他指着苗圃东侧的木棚,“特意搭了‘冬韵手作区’,里面烧了炭盆,孩子们做冰雕时不会冻手,还摆了四季手作集锦册,让大家回忆之前的护苗时光。”
巷口传来汽车防滑链的摩擦声时,顾言正扛着冰雕模具往苗圃跑,林溪跟在后面抱着个保温箱,发梢沾着的雪粒在阳光下闪着光。“昭衍哥!冰雕凿子忘带了!” 顾言把模具往石桌上一放,急得直跺脚,“本来想做银杏叶冰雕,结果早上收拾时落在家了,还好林溪带了备用的!”
林溪笑着掀开保温箱,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塑料冰雕模具、小铲子和食用色素:“昨晚看你收拾时心不在焉,特意从家里带了套儿童款冰雕工具,模具都是银杏叶和腊梅造型的,安全又好操作。” 她帮顾言把模具摆好,指尖碰到他冻红的手时轻轻呵气:“我还带了热毛巾,等下做冰雕手冷了就敷一敷,别冻着。” 顾言耳尖瞬间红透,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其实我带了这个 —— 给你的冰雕纪念章,用去年的银杏果核做的,刻了我们的名字。” 林溪接过章,眼里的笑意比雪光还亮:“你早就计划好了吧?”
九点的阳光穿透薄雪时,孩子们像小绒球般涌进苗圃,山里的伙伴们背着竹编背篓紧随其后,篓里装着晒干的腊梅和手工草绳。双马尾女孩背着枣红色书包,里面的素描本又添了新页:封面上画着秋日采收、冬日护苗的连环画,跑起来时,包上的腊梅挂坠与雪地靴的绒球撞出脆响:“姐姐!我要把缠草绳的步骤画成漫画,还要给冰雕画件‘水晶衣’!”
最小的男孩拽着山里伙伴的手,怀里的木质标本盒又添了新成员 —— 装着刚收集的雪粒和腊梅花,盒盖的 “秋实满盒” 旁补了 “冬雪护苗” 四个字。“哥哥,” 他把标本盒递给陆昭衍,“能把冰雕模具的碎片放进去吗?要和城里的伙伴比谁的冰雕最像银杏叶!” 陆昭衍蹲下来,发现盒底垫了层羊毛绒布:“比我的防寒手册还精致,等下教你给草绳做防水处理。”
防寒示范区设在百年银杏下,陆昭衍举起加绒草绳:“缠绳要‘螺旋向上’,从根部 30 厘米处开始,每圈重叠三分之一,顶端留 10 厘米芽苞不缠,既能保温又不闷芽。” 他手腕轻转,草绳在树干上绕出整齐的纹路,“缠完还要涂生石灰水,比例是 1:10,加少量食盐防剥落,能防病虫害还能反射阳光。” 孩子们围成圈看得入神,小念举着素描本快速勾勒:“草绳要缠八圈,涂白要涂到一米高!”
苏晚在一旁分发工具,给每个孩子递上暖手宝:“先捂五分钟再动手,手套选了加绒款,指尖有防滑纹,握草绳更稳。” 她从藤编筐里掏出张便签,上面画着防寒步骤图,“先清沟排水,再缠草绳,最后涂白,一步都不能少。” 沉默女孩牵着山里的小丫头站在人群前,指尖捏着束腊梅花,突然大声问:“能把腊梅插在草绳里吗?这样苗儿就不孤单了!” 苏晚笑着点头,帮她把腊梅固定在草绳间隙:“正好让腊梅香护着苗儿过冬。”
顾言正调试相机拍摄防寒细节,突然 “哎呀” 一声拍了下大腿:“相机镜头结霜了!拍不清草绳纹路!” 林溪立刻从保温箱掏出防霜湿巾,帮他擦镜头:“早说过雪天温差大,特意带了防冻型湿巾,擦完能保持两小时清晰。” 她帮顾言调整角度,指尖碰到他的手时轻轻靠了靠:“从侧面拍,阳光能照出雪粒在草绳上的反光,和腊梅配着特别美。” 顾言举着相机,突然对着林溪按下快门:“这张要放进纪录片,就叫‘冬日里的最佳搭档’。”
分组防寒环节格外热闹。双马尾女孩和山里的男孩一组,前者扶着树干,后者缠草绳:“往左挪一点,这圈太松了!” 陆昭衍蹲在旁边指导,悄悄调整他们的力度:“稍微拉紧些,草绳加绒后会收缩,太松起不到保温作用。” 最小的男孩和山里伙伴一起涂生石灰水,沉默女孩站在他们身后,帮着递刷子:“慢点涂,别溅到衣服上,记得加食盐!” 四人的指尖同时碰到刷子柄,又像触电般收回,却都笑了 —— 沉默女孩的声音比以前响亮,还主动提醒步骤,眼里的光比雪光还耀眼。
苏晚在一旁分装姜枣茶,保温桶里的茶汤泛着红褐色,“加了桂圆和枸杞,喝了能暖身子,每个杯子都插了片腊梅花。” 她给孩子们递茶时,发现山里的小丫头袜子湿了,便掏出备用的羊毛袜帮她换上:“雪地里玩别冻着脚,等下做冰雕要站好久。” 小丫头晃着杯子笑:“山里的雪比这里厚,我们能堆比人高的雪人!” 苏晚摸摸她的头:“等下教你们做银杏叶冰雕,冻进腊梅花,像把冬天装起来。”
中午的阳光透过银杏枝桠,在雪地上投下斑驳的光斑。顾言正整理防寒照片,突然指着屏幕惊呼:“你们看,沉默女孩帮小丫头换袜子的瞬间拍下来了!” 林溪凑过去看,发现照片里的腊梅花落在雪地上,像天然的背景板:“正好放进纪录片冬日篇,就叫‘雪地里的小温暖’。” 苏晚翻着手作材料包,突然眼睛一亮:“我们可以教孩子们做腊梅香囊,挂在苗儿上驱虫害,还能留作纪念!”
下午的手作环节设在温暖的木棚里。孩子们围坐在长桌旁,桌上摆满了腊梅干、棉布袋、流苏和香料粉。林溪给每个孩子发了制作指南:“先放 10 克腊梅干、5 克陈皮粉,再放 3 克薄荷脑,最后缝上流苏,香囊要留小口,香味能散出来。” 双马尾女孩的小组要做 “四季香囊”,她们在袋面上绣春樱、夏荷、秋杏、冬松的图案;小念的小组设计 “护苗香囊”,在袋口系上之前做的果核纪念章。
最小的男孩和山里伙伴一组,正制作 “跨山香囊”。他们把城里的腊梅和山里的艾草混在一起,袋面上用彩笔描了圈银杏叶:“要送给沉默姐姐,谢谢她教我们涂生石灰水!” 沉默女孩突然拿出片冻干的银杏叶,塞进香囊里:“这个是春天拓印剩下的,放进香囊里,像把四季都装进去了。” 小丫头笑着点头,把香囊挂在自己缠的草绳上:“这样苗儿就能闻着香味过冬啦!”
陆昭衍和苏晚在一旁指导冰雕制作。“把清水倒进银杏叶模具,放两片腊梅花进去,再滴两滴黄色色素,冻两小时就能成型。” 陆昭衍给孩子们示范,“冻好后别硬掰模具,放在手里捂十秒就能脱模。” 苏晚指着旁边的冰雕样品,“这个冻进了去年的叶脉书签碎片,阳光照的时候能看见纹路,像四季的回忆。” 她突然从口袋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研磨好的腊梅粉:“给每个冰雕撒点粉,冻住后像撒了金粉。”
顾言突然举着相机跑进来:“星洲大学的教授说要给孩子们颁‘冬日护苗小能手’徽章!” 他指着屏幕上的徽章设计图,“上面有银杏和腊梅的图案,教授已经做好了,每人一枚。” 林溪立刻拿出笔记本记录:“要按小组颁奖,先颁徽章再分享手作,最后一起挂冰雕。” 苏晚笑着补充:“我带了彩带,把冰雕挂在百年银杏上,晚上点亮串灯肯定好看。”
傍晚的霞光给苗圃镀上了金边,孩子们举着腊梅香囊和银杏冰雕走出木棚。香囊的香味混着雪的清冽,冰雕在夕阳下泛着通透的光,像撒了满地的水晶。陆昭衍牵着苏晚的手,走到 “星洲童梦” 嫁接苗旁 —— 树干缠着整齐的加绒草绳,间隙插着腊梅花,枝桠上挂着沉默女孩做的冰雕,风一吹轻轻晃动。
“你看,” 陆昭衍指着芽苞,“缠了草绳后,芽苞没冻蔫,明年春天肯定能准时发芽。” 苏晚抬头,看见他眼里映着霞光,像盛着整个冬日的温暖。顾言和林溪已经在百年银杏上挂好串灯,投影仪投射出《童梦护苗记》的冬日片段:孩子们缠草绳、做香囊、冻冰雕的画面在屏幕上流转,山里的小丫头靠在沉默女孩肩上,指着屏幕里的自己笑:“我涂的生石灰水最均匀!”
顾言突然拿起话筒:“其实这部纪录片能拍到现在,最要感谢林溪,不管是设备问题还是手作材料,她都能想到备用方案。” 他从口袋里掏出个丝绒盒,里面是枚腊梅造型的银手链,“这是我特意定制的,和你之前的戒指配套,以后每个季节,我们都一起记录孩子们的童梦。” 林溪接过手链,眼泪差点掉下来:“我愿意,一辈子都当你的最佳搭档。”
夜幕降临时,串灯亮了起来,挂在银杏上的冰雕映着灯光,像颗颗跳动的星星。孩子们围坐在幕布前,手里捧着姜枣茶,脚下的雪粒被灯光染成金色。大巴驶离星洲大学时,孩子们趴在车窗上挥手,腊梅香囊在风里飘着香。山里的孩子们拎着竹篮赶来,里面装着腊梅蜜和冻柿子,“带给城里的爸爸妈妈尝尝,山里的冬天。” 陆昭衍接过竹篮,发现每个蜜罐上都画着小小的银杏冰雕 —— 是孩子们下午刚画的。
回到银杏巷时,夜色已经很深。陆昭衍把今天拍的照片存进电脑,新建了个文件夹叫 “冬雪护苗”,里面有孩子们缠草绳的瞬间、做香囊的笑脸、跨山互动的背影,还有苏晚熬姜枣茶的侧影。苏晚则把沉默女孩送的腊梅香囊挂在书架上,旁边写着:“202x 年立冬,我们在星洲大学守护童梦,雪裹新苗,香伴冬夜,秋天的约定,在冬天延续。”
睡前,手机弹出星洲大学教授的消息,是段苗圃夜景视频 —— 串灯的光映着冰雕和腊梅,像撒了满地的星星,孩子们挂的香囊在风里轻轻晃。苏晚把视频转发给陆昭衍,他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等立春,我们带孩子们来拆草绳,还要把冰雕融化后的叶脉碎片收起来,做成春天的纪念册。” 苏晚点点头,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的冰雕,突然觉得,最美好的冬天,就是和爱的人一起,把秋的丰收藏在冬的守护里,把跨山的童梦挂在每株苗儿上。
月光透过窗帘,落在书桌上的腊梅香囊和未喝完的姜枣茶上。陆昭衍翻开新的笔记本,写下:“冬雪裹苗暖,童梦盼春归。待续,春雨润新芽,童梦再启航。”
窗外的冬风还在轻轻吹着,书店的灯光虽已熄灭,但那些缠着草绳的树干、飘着香的香囊、闪着光的冰雕,却像无数颗待醒的种子,在静谧的冬夜里悄悄酝酿着新的欢喜 —— 等春雨落下,这里会铺满新绿的生机,会迎来嫁接的热闹,会让星洲的书香与山野的冬雪,在春日的暖阳里,绽放更鲜活的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