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4章:白鹊与“艺术赞助人”

崔白的麻烦,在赵祯看来,恰恰凸显了其价值。一个为了艺术观察可以无视权贵园林界限、屡教不改的人,其专注与纯粹,正是这个时代稀缺的品质。这样的人,若能为他所用,其忠诚度和执行力可能会超乎想象。

但如何介入,是个难题。皇帝直接出面为一个“行为不端”的画师解围,太过惹眼,必然会引起太后和那些盯着他一举一动的臣子的警觉。

必须借力,必须隐蔽。

赵祯沉吟片刻,目光落在了书案上那几卷太后赐下的《齐民要术》等古籍上,一个计划逐渐成形。他需要一个台前的“代理人”,而这个人,必须身份清贵,有名望,且对“格物”或“艺文”之事抱有相对开明的态度。

他想到了一个人——那位在经筵上相对开明、曾与他讨论过碱水去污之理的李翰林。李翰林学问不错,在士林中有些声望,而且似乎并不完全排斥“杂学”。

“陈大伴,”赵祯吩咐道,“你去寻李翰林,不必提朕,只说是你私下请教。就说你听闻有画师为观察鸟雀动态而屡闯私园,虽行为欠妥,但其钻研画艺、力求逼真之心,是否亦有几分‘格物’之意?若此人才华确实出众,因这等小事而受重责,乃至荒废艺业,是否有些可惜?听听他如何说。”

这是一次试探,既试探李翰林的态度,也借此将一种“惜才”、“重艺”的论调,通过李翰林之口,悄然释放到士林圈子里去。同时,完全隐去了他这位皇帝的影子。

陈忠和领命而去。

赵祯则开始准备第二步。他铺开一张宣纸,回忆着前世在博物馆看过的宋画以及一些现代艺术评论,用尽可能符合这个时代语境的文字,写下了一些关于绘画的“见解”。他着重强调了“师法自然”的重要性,认为画者不应只摹古本,更应观察活物,捕捉其生机动态,方能“气韵生动”。他还隐约提到,技艺的极致追求,本身也蕴含着“道”,与圣人所言“格物”精神相通。

他写得很小心,刻意模仿着少年人略显稚嫩却充满好奇的口吻,并将这些观点与儒家经典中的只言片语联系起来,使其看起来像是他读书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偶得”。

他并不打算直接将这篇文章给任何人看,这只是他为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准备的“理论装备”,确保一旦需要开口时,能自圆其说。

不久,陈忠和回来了,脸上带着一丝轻松。

“官家,李翰林听了老奴的话,沉吟了许久,后来说……此画师行径虽不足取,然其心志,确与‘格物’之诚暗合。他还说,昔年韩干画马,亦常厩中观马,方得神骏之姿。若因此等事毁一画才,确为可惜。他表示,若有机会,愿在士林中为其转圜一二。”

赵祯心中一定。李翰林的态度,比他预想的还要好。这说明在士大夫阶层中,并非铁板一块,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技艺、对“格物”抱有欣赏和包容的态度。这为他未来的计划提供了潜在的社会基础。

有了李翰林这类清流的声音,事情就好办多了。

几天后,关于崔白的事情果然出现了转机。先是几位与李翰林交好的文士在聚会中谈及此事,对崔白的画艺表示赞赏,对其“不通世务”表示惋惜,认为小惩大诫即可,不应过分追究。随后,那家被闯入的致仕老相公,似乎也觉得为几只鸟雀与一个“画痴”太过计较有失身份,在有人递上崔白一幅精心绘制的、动态逼真的《雀啄萱草图》作为赔礼后,便顺势不再追究。

画院那边,见士林舆论转向,也乐得顺水推舟,对崔白只是口头警告一番,便不了了之。

一场风波,悄然平息。

赵祯在福宁殿中得知这一切,嘴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并未动用皇帝的权威,只是巧妙地引导了舆论,便达到了目的。这种隐藏在幕后的操控感,让他对权力的运用有了新的理解。

是时候进行下一步了。

又过了几日,赵祯在一次经筵后,“偶然”与李翰林谈起绘画,并“兴致勃勃”地拿出自己之前写的那篇关于“师法自然”与“格物”关系的随笔,谦虚地请李翰林指点。

李翰林看完,大为惊讶。文中观点虽略显稚嫩,但角度新颖,将画艺与儒家修身方法联系起来,言之成理,尤其对“观察自然”的强调,让他这个读过万卷书的人也深感启发。

“陛下睿思,老臣佩服!”李翰林由衷赞道,“此论深得画道三昧,若那崔白得知,必引为知己!”

赵祯要的就是这句话。他故作随意地说道:“朕近日读了些杂书,偶有所感,让先生见笑了。听闻那崔白画艺卓绝,尤擅花鸟,朕倒是想观赏一番,以验证朕之所思。只是……”他露出些许为难之色,“朕若直接召见,恐惹物议,说他以艺惑君。”

李翰林此刻已完全被皇帝“好学”和“惜才”的态度所打动,闻言立刻主动请缨:“陛下放心,此事易耳。老臣可代为安排,让那崔白将几幅得意之作,通过画院正常呈递渠道进献,供陛下鉴赏。此乃君臣雅事,合乎礼制,无人可以非议。”

“如此,便有劳先生了。”赵祯微笑点头。

一切水到渠成。

数日后,几幅崔白的精心之作,果然通过翰林图画院,正式呈送到了福宁殿。

赵祯展开画作,即便以他现代人的眼光,也不得不惊叹其技艺之高。一幅《寒雀图》,枯枝上的几只麻雀,姿态各异,或缩颈取暖,或梳理羽毛,或警觉张望,眼神灵动,羽毛纤毫毕现,仿佛下一刻就要振翅飞走,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完全不是那些程式化、缺乏生气的院体画可比。

他在欣赏之后,特意在一张便笺上,用他那手还不太熟练的赵体字,写下了几句评语,重点赞扬了画中对自然生灵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刻画,并再次提到了“格物之功,见于笔端”。

他没有给予任何物质赏赐,也没有召见,只是这样一句看似寻常却切中肯綮的评语,通过官方渠道反馈了回去。

不久,陈忠和带来消息,说那崔白接到陛下评语后,在自己那间杂乱画室里,对着那张便笺又哭又笑,激动得一夜未眠,逢人便说“陛下是懂画的”,并立誓要画出更多“得自然生机”的作品,以报君恩。

赵祯知道,他在这个天才画师心中,已经成功种下了一颗名为“知遇之恩”的种子。这颗种子暂时深埋,只待合适的时机,便能破土而出,成为他“星火”之中,独特而耀眼的一簇火焰。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太后和朝臣们视为“雅事”的范畴内,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