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舱内,时间仿佛被那“源初之茧”散发的柔和光芒所凝滞。林羽的灵光悬浮其中,不再是之前那般微弱摇曳,而是如同经过精心淬炼的星辰铁,散发着内敛而坚韧的光泽。力量不仅恢复,更因汲取了“源初之茧”那充满生机与秩序本源的能源,以及初步接触“法则织构”的玄妙,而变得前所未有的精纯与深邃。那枚太初涅盘印在灵光核心处缓缓旋转,其上的生灭纹路似乎更加复杂灵动,隐隐与周围虚空中的基础法则产生着微妙的共鸣。
然而,力量的提升并未带来丝毫松懈。解析舱外,那丝隐晦的、带着审视意味的波动,如同悬于头顶的利剑,提醒着他此地并非绝对的安全港。他必须尽快将新获得的力量转化为实际的筹码,巩固自身的立足点,并应对可能到来的探查。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控制台上那条触目惊心的警告:【警告:检测到归墟系统同化进程……抵抗中……】。
“同化进程……” 林羽喃喃自语,灵光中闪过一丝明悟。这处“断剑”文明的遗泽,如同投入归墟这片墨海中的一滴清水,正在被系统强大的同化力量缓慢而坚定地侵蚀、分解、纳入其自身的秩序体系。这也是为什么实验室的能量如此枯竭,功能大部分离线的原因。留给他的时间,或许比想象的更少。
他的计划必须加速!
首要目标,不再是单纯地隐藏,而是要以逻辑核心上的那道裂痕为根基,进行一次大胆的“外科手术”——运用初步掌握的“法则织构”理念,结合太初之道的包容特性,对裂痕区域进行重塑与加固,将其从一个被系统排斥的“伤口”,转变为一个被系统“默认”甚至“依赖”的功能性节点,一个属于他林羽的、隐藏在系统内部的安全屋与前进基地!
这个想法极其疯狂,但并非无的放矢。他从基础信息库中了解到,归墟系统虽然强大,但其底层逻辑遵循着“效率优先”和“资源优化”的原则。如果一个“异常”区域非但没有造成危害,反而能提供某种“有益”的功能,系统在资源紧张且未判定其为核心威胁时,有很大概率会将其“暂时搁置”甚至“有限度利用”,而非耗费宝贵资源强行清除。这就像人体有时会与某些无害的寄生菌共存,甚至依赖其完成某些功能一样。
他要做的,就是让自己这颗“寄生”在系统核心的“种子”,长出系统无法拒绝的“甜美果实”!
意识沉入灵光,他再次连接上那丝与逻辑核心裂痕的微弱联系。这一次,感受截然不同。之前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窥探与伪装,而现在,他带着一种“建筑师”般的审视与规划目光。
裂痕区域,依旧是那片因太初剑意与系统逻辑冲突而形成的、充满了混乱代码和法则乱流的“无人区”。系统自愈协议在这里举步维艰,因为其僵化的修复逻辑无法处理这种根源性的概念冲突。
“系统无法修复,是因为它试图用‘秩序’去覆盖‘混乱’,用‘归墟’的法则去否定‘太初’的意境。而我,不需要覆盖,也不需要否定……我需要的是——疏导与整合!”
林羽的灵光开始波动,太初涅盘印光芒流转,将他初步领悟的“法则织构”理念与自身太初衍化之道融合。他没有试图去清除那些混乱的代码和法则乱流,而是将它们视为一种特殊的“原材料”。
他的意念,如同最灵巧的织梭,开始行动。
首先,他锁定了几段最为狂暴、相互冲突的能量法则乱流。按照系统的逻辑,这些是需要被隔离或清除的“错误数据”。但林羽没有这么做,他运用“织构”技巧,以自身太初剑魂意念为引,小心翼翼地将这几股乱流的冲突点进行“偏转”和“引流”,让它们从一个相互湮灭的死循环,变成一个缓慢旋转、相互制约却又达到动态平衡的微型能量涡旋!
这个过程极其精妙,要求对能量法则的细微特性有精准的把握。失败了数次,消耗了不少心神后,第一个微小的、灰蒙蒙中带着一丝混沌光泽的能量涡旋,终于在裂痕边缘成功形成!它不再具有破坏性,反而像一个小小的“蓄能池”,自发地吸收着周围逸散的混乱能量,维持着自身的稳定。
【逻辑核心表层……检测到未知能量结构生成……分析……结构稳定,熵值低于周边环境……暂无威胁判定……持续观察……】
系统的扫描波纹掠过,对这个小涡旋给出了“暂无威胁”的评估!成功了第一步!
林羽精神大振,继续行动。他将目标转向那些断裂、陷入死循环的系统代码。这些代码代表着破损的逻辑功能。他没有试图修复它们原有的功能(那需要极高的系统权限和对完整代码结构的理解),而是另辟蹊径,利用“织构”理念,将这些断裂的代码碎片,重新“编织”成一种全新的、简单的、无害的数据过滤与缓冲结构。
这个结构的功能很简单:它会自动捕捉周围过于杂乱、可能干扰核心逻辑运行的数据碎片,将其暂时“储存”起来,进行初步的梳理和平滑,然后再缓慢释放。这对于时刻进行海量数据运算的逻辑核心来说,就像在嘈杂的工厂里安装了一个小小的“消音器”,虽然效果微乎其微,但确实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当这个微型的“数据缓冲器”在裂痕另一处被成功“织构”出来,并开始默默运行时,系统的反馈再次传来:
【检测到局部数据流稳定性微弱提升……来源:未知结构(编号:临时-裂痕区-02)……效用评估:正面(极微)……资源消耗:无……建议:暂不干预。】
又成功了!系统不仅没有清除,反而给予了“正面”评价!
林羽趁热打铁,不断地在裂痕区域寻找合适的“材料”,运用“法则织构”进行改造。他编织出微型的“空间稳定锚点”,缓解因裂痕导致的细微空间褶皱;他构建了“法则涟漪感应器”,可以更敏锐地感知核心内部的能量流动和协议激活状态;他甚至尝试将一丝极其微弱的“源初之茧”能量特性,织构进一个小的结构中,使其散发出一种让系统逻辑感到“舒适”的、类似于“有序本源”的气息……
一个个微小而功能各异的结构,如同雨后春笋般,在逻辑核心的这道裂痕上被“编织”出来。它们单个的作用微不足道,但组合在一起,却仿佛让这片原本代表着“损伤”和“混乱”的区域,焕发出一种异样的、“良性”的活力。
系统的态度,也从最初的“警惕观察”,逐渐变成了“默认”甚至“有限度利用”。一些低级别的系统维护协议,开始偶尔调用林羽编织出的“数据缓冲器”和“能量涡旋”来处理一些边角料的问题。裂痕区域,正在从一个需要修复的“负资产”,慢慢转变为一个有着微弱正收益的“功能性资产”!
林羽能清晰地感觉到,他与逻辑核心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和……稳固。他不再仅仅是一个需要隐藏的“寄生虫”,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系统的一个“共生体”。系统扫描波纹掠过时,不再带有强烈的排斥感,反而更像是一种例行公事的“巡检”。
他的“安全屋”初步建成!虽然依旧脆弱,范围也只局限于裂痕周边,但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
然而,就在林羽沉浸于这“织构”的成就,并开始规划如何利用这个基地,尝试远程感应甚至联系辉和狻猊时,那股之前察觉到的、隐晦的审视波动,再次出现了!
而且,这一次,它不再仅仅是掠过,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如同无形的触手,开始小心翼翼地、试探性地接触林羽在裂痕区域编织出的那些结构!
“来了!” 林羽心中一凛,立刻从构建的喜悦中惊醒,灵光高度凝聚,进入戒备状态。
这股波动冰冷、阴晦,与归墟系统的纯粹冰冷不同,它带着一种活物的狡黠与恶意。它仔细地“触摸”着那个微型能量涡旋,分析着其结构;它探查着数据缓冲器,似乎想理解其运作原理;它甚至试图向那个带有“源初之茧”气息的结构内部渗透……
是那个阴影眷族?!是之前被他设计重创的那个,还是它的同僚?它们果然没有放弃对内部的探查!而且,它们显然注意到了逻辑核心上这片区域的“异常”变化!
林羽按兵不动,冷静地观察着这股波动的行为。它很谨慎,没有强行破坏,似乎也在评估这些结构的性质和背后的存在。
过了一会儿,那股波动似乎完成了初步的探查,开始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但在彻底消失前,一道极其微弱、却清晰无比的意念,如同冰冷的毒针,直接刺向了林羽灵光隐藏的核心区域!
“窃取权柄的虫子……你藏得很好……但‘我们’已经注意到你了……归墟的阴影,无所不在……”
意念中充满了居高临下的审视、一丝被挑衅的恼怒,以及一种猫捉老鼠般的戏谑。随后,波动彻底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
实验室解析舱内,林羽的灵光沉默了片刻。没有恐惧,反而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冷静。
“终于……被更‘高级’的猎手盯上了吗?” 他心中暗道。之前的对手是缺乏智能的系统协议,而现在,他面对的是拥有智慧、权限更高、并且对他充满敌意的阴影眷族。
这无疑大大增加了风险。但反过来想,这也印证了他的价值——他已经成功到足以引起这些系统管理者的“重视”。
“阴影无所不在?” 林羽的灵光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那便看看,是你这归墟的阴影吞噬我这太初之星火,还是我这星火,终将燎原,照亮你这片永恒的黑暗!”
危机迫近,他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激起了更强烈的斗志。他的“织构”才刚刚开始,他的力量还在成长。这个初步建立的基地,将成为他与阴影眷族周旋、乃至反向侵蚀归墟系统的第一块阵地!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解析舱的控制台,投向那能量日益衰减的“源初之茧”。他需要更快地掌握“法则织构”的精髓,需要更多的能量,需要找到“断剑”文明留下的更多遗产……甚至,需要主动出击,获取关于这些阴影眷族的情报。
一场在归墟系统心脏地带进行的、无声却凶险万分的暗战,就此拉开了序幕。而林羽,这个凭借太初之道与新生织构之力,于绝境中开辟出一隅之地的“窃火者”,已然做好了迎接风暴的准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