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霞光穿透地冥域稀薄的云层,洒在紫云阁新址的广场上。此处原是一处荒僻的山谷,因那条新发现的高阶灵脉而焕发新生——青石铺就的广场边缘,灵泉汩汩流淌,水汽中氤氲着浓郁的灵气;四周的阁楼依山而建,飞檐斗拱间刻满了聚灵纹,阳光照射下,符文流转着淡淡的金光,将整个宗门笼罩在一片祥和而肃穆的氛围中。
广场中央,近百名紫云阁弟子整齐列队,他们中既有经历过血影门偷袭的老弟子,也有韩烨扩招后加入的新鲜血液。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前方高台上的两道身影上——左侧是须发皆白的墨长老,他手中捧着一卷泛黄的卷轴,那是紫云阁传承千年的门规法典;右侧站着的韩烨,一身素色长袍,腰间悬着刚炼成不久的紫霄剑,剑鞘上的星辰陨铁在晨光中折射出内敛的锋芒。
“肃静。”墨长老苍老的声音带着一丝灵力波动,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广场上瞬间鸦雀无声。他缓缓展开卷轴,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或激动、或敬畏、或期待的脸庞,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自谷洪阁主失踪,紫云阁便陷入危局。天罗域施压,血影门寻衅,我等数次濒临灭门之境……”
说到此处,墨长老的声音哽咽了。他抬眼望向韩烨,眼中闪烁着泪光:“是韩烨道友,自下界而来,以一己之力撑起危局。他破蚀灵纹、败血影门、退金灵境刺客,更寻得高阶灵脉,助我紫云阁迁址重生。如今,他已是金灵境修士,炼器之术冠绝地冥域,更以雷霆手段震慑宵小,让‘紫云阁’三个字重新响彻八域边缘!”
“韩烨道友!”一名断了左臂的老弟子突然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音嘶哑却带着决绝,“弟子王奎,亲历山门之战,亲眼见韩烨道友为救我等,以身挡蚀灵箭!若非道友,我紫云阁早已化为飞灰!如今阁中上下,谁不感念道友之恩?谁不敬佩道友之能?谷洪阁主失踪前曾言,‘能护紫云者,便是阁主’,弟子恳请韩烨道友,执掌阁主之位!”
“恳请韩烨道友执掌阁主之位!”
王奎的话音刚落,广场上近百名弟子齐刷刷地单膝跪地,声浪如同惊雷般在山谷中回荡。他们中,有人曾被韩烨亲手疗伤,有人曾得到他赠予的丹药,更有人在两次大战中亲眼目睹他的神威。在这些弟子心中,韩烨早已不是那个“下界来的修士”,而是带领他们走出绝境、重燃希望的掌舵人。
墨长老看着眼前这一幕,浑浊的眼中闪过欣慰之色。他转过身,对着韩烨深深一揖:“韩烨道友,老身忝为紫云阁长老,见证了阁中由盛转衰,也见证了道友力挽狂澜。如今阁中人心所向,皆盼道友能担此重任。只是……”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犹豫:“谷洪阁主虽失踪多年,但终究未曾确认陨落。按门规,阁主之位需空置三年,三年后若仍无音讯,方可另选新主。老身斗胆提议,暂请韩烨道友担任‘代阁主’,总领阁中大小事务,待三年期满,再行正式继位之礼。不知道友与诸位弟子,可愿应允?”
“愿从长老之令!”弟子们异口同声地喊道。对他们而言,“代阁主”与“阁主”不过是名号之别,只要能让韩烨主持大局,他们便安心。
韩烨站在高台上,望着下方一张张真挚的脸庞,心中百感交集。从初到仙界时的懵懂挣扎,到如今成为一方势力的核心,这短短数年的经历,比他在下界修炼百年还要跌宕起伏。他想起谷洪阁主遗留的那枚令牌,想起墨长老的信任,想起凌玥的陪伴,想起那些在战斗中为守护宗门而流血的弟子……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如同他体内的金灵核心般,在胸腔中缓缓凝聚。
“墨长老,诸位同门。”韩烨上前一步,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韩烨本是下界散修,蒙谷洪阁主遗留的传承指引,方能踏入仙界。紫云阁于我有恩,诸位同门与我共患难,这份情谊,韩烨铭记在心。”
他微微躬身,对着墨长老和众弟子行了一礼:“长老提议,韩烨不敢推辞。从今日起,我便暂代阁主之位,定当恪守门规,护佑同门,竭尽所能,让紫云阁重现昔日荣光!”
“代阁主万安!”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再次响起,许多弟子眼中泛起了泪光。他们知道,随着韩烨正式掌权,紫云阁的新生,终于真正拉开了序幕。
墨长老颤抖着从怀中取出一个紫檀木盒,打开盒盖,里面静静躺着一枚通体莹白的玉牌,牌面上刻着“紫云”二字,边缘镶嵌着一圈细小的灵晶,散发着淡淡的灵光——这正是紫云阁阁主的信物,谷洪失踪后,一直由墨长老贴身保管。
“韩烨道友,接令牌。”墨长老双手捧着木盒,递到韩烨面前。
韩烨伸出双手,郑重地接过木盒。当他的指尖触碰到那枚玉牌时,一股温润的灵力顺着指尖涌入体内,与他的金灵核心微微共鸣。他能感觉到,这枚令牌中蕴含着一丝微弱却精纯的仙力,想必是谷洪阁主留下的印记。
“自今日起,韩烨便是我紫云阁代阁主,阁中上下,皆需听其号令!”墨长老高举双手,大声宣布。
“谨遵代阁主号令!”
阳光越发明媚,灵脉散发的灵气在广场上空凝聚成淡淡的云彩,折射出七彩的光晕。韩烨握着阁主令牌,站在高台之上,目光越过人群,望向远方天罗域的方向。那里,有他必须面对的敌人,有他需要查明的真相;而身后,是需要他守护的家园,是寄托着无数希望的紫云阁。
他深吸一口气,将令牌郑重地收入怀中,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前行之路,纵有千难万险,我韩烨,必与紫云阁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