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础装备的发放完毕,仁义卫上下焕然一新。统一的灰色军服,制式的腰刀与长矛,让这支队伍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正规军”的精气神。然而,李昊知道,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质变,需要更强大的火力。
他再次打开了那个悬浮在眼前的“后勤司”面板。
【当前可用点数:7200】
一笔不菲的财富。李昊的目光扫过兑换清单,最终定格在一个全新的条目上。
【基础燧发枪x50】
描述: 最新式点火装置,击发稳定,射程远超火铳。需配套弹药与维护工具。
所需点数:4000
【配套弹药包x1】
内容: 铅弹x2000,标准火药x500斤。
所需点数:2000
【维护工具箱x1】
内容: 专用通条x50,浸油火绳x50,清洁油壶x50。
所需点数:1000
总计七千点。几乎是李昊目前所有的积蓄。
“韩通。”李昊没有丝毫犹豫,“召集所有百户长以上将领,来中军大帐议事。”
当韩通带着一众将领走进大帐时,看到的是李昊站在那块虚拟面板前,神情肃穆。
“公子,有何要事?”赵三拄着拐杖,抢先问道。
李昊没有回答,而是伸手指向面板:“今天,我们要迎来仁义卫的第一次蜕变。我们将拥有自己的火器。”
他将面板上的三个条目一一兑换。
随着点数清零,面板上的图标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详细的图纸界面。
“是否消耗1000点数,解锁【燧发枪基础图纸】?”系统提示音响起。
“是。”李昊毫不犹豫。
一张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仿佛羊皮纸般的图纸凭空出现,漂浮在半空中。上面用精细的墨线画着一杆燧发枪的各个部件,从枪管、枪机、火门到扳机,标注得一清二楚,旁边还有简短的文字说明。这不仅仅是武器,更是一门学问。
李昊拿起图纸,郑重地说道:“各位,这50支燧发枪,是我们仁义卫的宝贝。它们将成为我们手中最锋利的矛,最精准的箭。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使用它们,让它们成为我们守家的底气!”
帐内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惊叹。
“火铳?俺见过,县衙的捕快有那玩意儿,但没这么精巧啊!”
“这枪,能打多远?比俺的弓还准?”
“有了这个,打清军那帮骑兵,是不是就跟扎蛤蟆一样?”
议论声此起彼伏,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几日后,靶场。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火药味,混合着泥土和汗水的腥气。五十名从猎户和矿工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士兵,个个屏息凝神,围在一杆崭新的燧发枪前。
这杆枪比他们见过的任何火器都要精美。乌黑的枪管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黄铜的火门和扳机做工精细,整把枪的重量压在手上,沉甸甸的,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胖子是这五十人中的一员。他是个猎户,眼神毒辣,手也稳,此刻却像个第一次见到糖果的孩子,既好奇又紧张。他伸出粗糙的大手,小心翼翼地触摸着冰冷的枪身。
“俺说……”王胖子咽了口唾沫,转头问身边的李昊,“公子,这玩意儿……真比俺的弓箭好用?”
李昊笑了笑,接过他手中的枪,熟练地分解开来:“你看。它不需要引火物,只用一根浸了药的火绳。火门在这里,扣动扳机,击锤就会点燃火绳,引爆火药,把铅弹打出去。射程至少是弓箭的两倍,而且打得又快又准。”
他一边说,一边迅速将枪重新组装起来,动作行云流水。
“来,我教你装填。”李昊将枪递还给王胖子,“第一步,从药包里倒出定量的火药,倒进枪膛。记住,分量要准,多了会炸膛,少了打不远。”
王胖子学着他的样子,用一把小小的量勺,小心翼翼地往枪膛里倒火药。他的手有些抖,生怕倒多了。
“第二步,”李昊继续指导,“用‘通条’把火药压实。要用力,但不能太猛,不然会弄坏枪膛。”
王胖子拿起那根光滑的通条,学着样子捅了进去。
“第三步,把铅弹从枪口塞进去,再用通条轻轻压实。最后,从火门里插进一根点燃的火绳,扣住扳机,瞄准,放!”
王胖子听得一愣一愣的,感觉比学打猎复杂一百倍。他按照步骤,笨拙地装填好第一发子弹。整个过程花了将近半柱香的时间,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好了?”他问。
“瞄准靶心,扣扳机。”李昊点点头。
王胖子深吸一口气,瞄准了百步外的草靶,手指扣下了扳机。
“砰!”
一声巨响,枪口冒出一股浓烟。铅弹呼啸而出,却远远地偏离了靶心,砸在后面的土墙上,溅起一片尘土。
“哎呀!”王胖子脸一红,“俺……俺没打中!”
周围的士兵发出一阵低低的哄笑。
“别笑!”李昊的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他走到王胖子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第一次都这样。你看,火药撒出来了一点,所以威力不足。瞄准的时候,眼睛、准星、靶心,要三点一线。心要静,手要稳。再来一次。”
在李昊的指导下,王胖子一次次地装填、射击。从最初的需要半柱香,到后来能在一分钟内完成装填。虽然命中率依旧不高,但每一次击发,都比上一次更稳,更准。
训练的艰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韩通亲自带着这五十个“火器手”进行专项训练。每天,靶场上都弥漫着呛人的硝烟。
“手要快,但不能慌!火药撒了,你这枪就废了!”韩通对着一个名叫李四的矿工吼道。李四刚才因为紧张,撒了半膛火药,急得满头大汗。
“俺……俺下次小心!”李四沮丧地低着头。
“小心没用,要熟练!”韩通的语气严厉,但手上的动作却很温柔,他帮李四把撒掉的火药清理干净,“记住,这枪是我们的命。你对它用心,它就对你卖命。”
另一个士兵,因为火绳受潮无法点燃,急得想把枪扔了。陈大壮走过去,把自己随身携带的、用油纸包得好好的备用火绳递给他:“火绳要像伺候娃子一样伺候,受潮了就换,别急。这玩意儿,要炸清军的火炮营,比你砍人还管用!”
士兵们渐渐明白,这杆冰冷的钢铁怪兽,不是玩具,而是需要他们用汗水和耐心去驯服的伙伴。
王胖子是进步最快的。他凭借着猎户的耐心和准头,三天后,已经能把十发子弹打出七八发上靶。他摸着被火药熏得发黑的枪身,咧嘴笑了。
“俺知道了,”他对李昊说,“这玩意儿,不是比谁力气大,是比谁心细。俺现在觉得,它比俺的弓,顺手多了。”
李昊看着他,又看了看靶场上那些挥汗如雨的士兵,眼中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火器的降临,不仅仅是武器的升级。
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战争方式,一种更高效、更精准的杀戮艺术。而更重要的是,它给了这些淳朴的百姓一个成为“士兵”的理由和路径。
从握着粗糙的农具,到驾驭精密的火器。从茫然的平民,到掌握致命力量的战士。
这条路很难,但他们会走下去。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手中的这杆枪,守护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利,更是身后那片赖以生存的土地,和那些等待他们回家的亲人。
燧发枪的初啼,已经响起。这支队伍,正在向着一支真正的近代化军队,迈出最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