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陈远文在越秀书院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时,徐知府和广州右卫将军府则在热切期盼从京城传来的消息,等待下一步的处理。

这日,徐府大管家徐松拿着一封书信急匆匆地来到徐知府的书房,徐知府放下手中的笔道:“阿松,哪来的书信?看你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

徐管家高兴地说:“老爷,是杨大人的来信。”

徐知府大喜道:“哦,是应宁的来信,那确实是喜事。快,快拿给我看看。”

说完,徐知府迫不及待地从自己儿时书童、现任徐府大管家的手中拿过书信。

展开书信一看后,徐知府高兴地对他的心腹管家分享道:“应宁被正式任命为陕西按察司副使,正四品,负责管理地方军务和边防事务,正是他大展宏图的时候。 ”

徐管家附和道:“杨大人一向对整顿边防和马政甚有心得,这一次正可以一展抱负和所长。”

徐知府继续感慨地道:“我这次能胜任广州府知府,应宁给我帮了很大的忙,要不是他为我的事专门拜访他的同乡好友李侍郎,我不会这么快升到知府这个位置。”

徐管家真诚感叹道:“杨大人确实是老爷此生的挚友,要知道杨大人一向清正自持,很少为仕途之事求人,而且还是为了别人。”

徐知府听完,更是感动得两眼泪汪汪,连忙低头假装继续看书信,此时才看到书信最后还有一句,询问他之前拜托他在化州府寻人的事情是否有眉目?

他立马从感动的情绪抽离,对心腹管家问道:“阿松,上次交代你去化州府帮杨大人寻亲的事情是否有消息?”

徐松管家立马回道:“小人已经让阿青带着一队护院去化州府打探消息了,只是时隔三十多年,很多知情者都已经都不在了。阿青根据杨大人提供的那位嬷嬷的消息,费尽周折才找到当年那位卖掉杨老夫人的人牙子。那位人牙子说当初杨府那位大夫人的贴身嬷嬷交代要把人卖去隔壁湖广府的最贫困山区,结果人在途中就逃跑了,他回来广州府就向那位嬷嬷撒谎说人已经卖到隔壁湖广省的山旮旯里了,保证跑不回来了。”

徐知府关心地道:“那知道具体在哪个地方逃跑的吗?”

徐管家道:“老爷,这个人牙子说时隔多年,他年纪又大,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当时赶着马车是日夜兼程,马车上还有其他被贩卖的人,当第二天早上停车歇息的时候,才发现杨老夫人已经不见了,那时已经过去一夜时间,根本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不见的。”

徐知府道:“那就麻烦了。咦,这次应宁还给我画了他母亲年轻时的画像和留给他的唯一信物,一枚双鱼玉佩,据说这枚玉佩是一对,合在一起可以拼成一双鱼戏莲叶的图案,是他当年出生满月时,他爹给他娘的赏赐。”

徐管家为难地道:“这从化州府北上赣州的路,基本要穿越整个广州府,广州府下辖这么多个县,现在只能是把人手从化州府召回放到靠近赣州府的地方继续追查。只是,只凭一张三十多年前的画像和一枚玉佩,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呀。”

徐知府道:“我也知道此事甚难,只是应宁对我可谓推心置腹,连他的身世和家事也对我和盘托出,此事我是赴汤蹈火,义不容辞。”

徐知府心道,他也不知道原来自己这个毕生好友的身世居然如此坎坷,他并非杨府夫人所出,而是当年年过四十而无子的杨老太爷在化州府任同知的时候所纳的良妾冯氏所生。谁知道在他两岁的时候,杨夫人容不下冯氏的日渐受宠,居然趁着杨老太爷下去巡视的时候,暗算冯氏,污蔑她和别人私奔逃跑了,实则把她掳走让人牙子把她卖去隔壁湖广省穷困的山区。

但杨夫人想不到的是那冯氏早有预感,提早把信物交给应宁作为以后母子相认的凭证。

当日杨夫人身边的嬷嬷把冯氏捂嘴带走的时候,两岁的应宁正在内屋睡觉,听了个全程,他谨记母亲所言,不敢发出声响,继续装睡。

他本就是神童,年少时就聪慧过人,七岁时便特准入翰林院学习。成化八年(1472年),他年仅18岁就中进士,历任中书舍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今年升任陕西按察司副使。

根本没人想到当年即使只有两岁的他却牢记母亲的话,一直隐忍不发,而是努力科举,壮大自己的力量,以求母子相认之日。

之后杨老太爷因病辞官,携家人从广东化州府定居湖广巴陵县(今湖南岳阳)。自幼应宁就在此生活多年,后随父亲迁居江苏镇江(今镇江丹徒)。 ? ?

据说这位杨夫人对应宁也是极好的,无论是学业还是生活用度也没有亏待他,所以即使杨老太爷怀疑她暗地里对冯氏下手,也不能在明面上对她怎样。

当然,可能也是因为痛失所爱,所以杨老太爷才会郁郁寡欢,身体每况愈下,最后辞官离开化州这个伤心地,迁居湖广巴陵。 至于为什么是湖广,也许也是审查过杨夫人那位贴身嬷嬷知道人卖去了湖广吧。

徐知府想到此事,只能是为好友叹息,碍于嫡母的养育之恩,他只能隐忍到嫡母不在后才能大量发散人手去寻找。

他的应宁兄确实是苦呀。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他这位应宁兄,也就是杨一清,以后更是厚积薄发,自弘治十五年(1502年)开始担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负责督理陕西马政(管理茶马贸易、整顿边防)。

此后,他多次被派往西北边疆任职,包括延绥、宁夏、甘肃等地,并三次总制三边军务(延绥、宁夏、甘肃),成为明朝中期着名的边防改革家。 ?

而杨一清的好友-李东阳更是厉害,他祖籍为湖广茶陵(今湖南省茶陵县),和巴陵相邻,虽因家族戍籍而出生于京师(今北京市),并以京师为长期居住地。

李东阳也是有名的神童,1462年,也就是15岁就中举,1464年也就是两年后,时年17岁就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此后李东阳这30年间均在翰林院任职,历编修、侍讲、侍讲学士、学士等职。1494年,也就是弘治7年,擢礼部右侍郎,知制诰。次年,李东阳以礼部左侍郎入阁参与机务。1498年,李东阳任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1503年,加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1505年,加少傅、柱国,与刘健、谢迁同受孝宗顾命。

杨一清和李东阳同样是神童,又是湖广茶陵人,同样是17、8岁就少年得志中进士,两人私交甚笃,关系一直很好。

正德初,杨一清得罪权阉刘瑾,被刘瑾以“冒破边资”的罪名被逮入锦衣卫诏狱。就是在在大学士李东阳和王鏊的帮助下,杨一清才得以出狱。

1506年,刘瑾用事,内阁形同虚设,刘健、谢迁同日辞职,李东阳独留。其间,“潜移默夺,保全善类”,刘健、谢迁、刘大夏、杨一清等皆赖其救,“天下荫受其庇,而气节之士多非之”。

可以说,如果不是好友李东阳的帮助和庇佑,杨一清可能早就已经死在权阉刘瑾的手上,根本等不到他后来被起复平定安化王的叛乱,之后入内阁,最后在嘉靖朝任内阁首辅,成就他一代名臣的称号。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在大唐苟活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