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转眼就到了“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时间,也就是农家最忙的季节。早稻要收割,收割完后就要赶紧种晚稻。

六月十二日,陈家村,太阳已经早早挂在天空,又是一个大晴天,明晃晃写着“今日宜开镰割禾”。

早上鸡刚叫了一遍,几个小的还在睡梦中,冯氏和陈远文大姐秀梅已经早早起来烧水煮饭、喂猪喂鸡;陈老爷子、陈家三兄弟、黄氏和李氏则简单洗漱后趁着天刚刚亮,已经去了水稻田里割禾打谷,黄氏和李氏负责割禾,将禾苗割倒后一束束整齐地放在一边。

而力气最大的老幺陈传荣负责打谷,就是用一个大木桶里放一条木板,陈传富和陈传贵负责将割好的禾苗抱起来递给站在打谷桶前老三,由老三双手握紧禾苗的根部,将沉甸甸的稻穗用力摔打在木板上,被打下来得稻穗就掉进大木桶,积累一定的量后就要把稻子倒出来装在箩筐里用扁担回村里或自家的晒谷场晒干后再入库存放。

今年雨水充足,风调雨顺,稻子长得很好,稻穗沉甸甸的,陈传荣才摔打了十几捧的禾苗,大谷桶已经半满了。在一边观看的陈老爷子满意地说:“今年的稻子长得好,沉甸甸的,一下子就收获一箩筐了。”

这时,陈远文的大姐陈秀梅提着碗筷,大堂哥陈远健提着大水壶,二堂哥陈远康提着大食盒来到田边的一棵鸭脚树下,放下手里的东西后,嗓门最大的陈远健大声呼喊着:“爷爷、大伯、伯母、阿爹、阿娘,赶紧过来吃早餐。”

听到有饭吃,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的陈老二赶紧把手里已经打完谷子的禾杆往旁边一扔,小跑去田头吃饭。

陈秀梅体贴地从家里带来的汗巾一一递给家人,陈远健则拿过大海碗给大家一人打了一碗瘦肉粥,陈远康则打开带来的大盆,里面装满了鸡蛋炒米粉,劳累了一大早的陈家人就坐在大树下、田埂上美美地喝粥吃炒粉。

而陈远健两兄弟也没有闲着,走下稻田,拿起伯母和阿娘的镰刀就割起禾来。陈秀梅则挽着一个小篮子跟在他们两人的后面也下地拾稻穗,这些掉在稻田里的稻穗也不少呢,捡回去能吃一两餐饭了。

吃完早饭,稍事休息后,黄氏和李氏也加入了割禾的行列,陈老爷子则赶自家大孙女赶紧把碗筷和饭盆拿回家清洗,不要在田里呆着,大孙女已经十五岁了,这一两年就要想看了,需要养好皮肤,可不能晒黑了。

很快,打谷桶就满了,陈老大和老二将稻子装到两个箩筐里,由高大威猛的陈老大挑回家晒谷,其他人留在田里继续割禾打谷,这个打谷纯粹的力气活,干一阵就手臂发疼,必须隔一段就换一下人。陈老二甩了甩发痛的手臂,心中暗想好在自家有三兄弟,要不然连打谷换手的人都无,陈老爷子有时去其他田看看,有时则帮忙抱稻杆过来打谷,主打一个陪伴。

陈老大从家里倒了稻谷,喝了一碗水后又急急忙忙往地里赶,陈远文和陈远志则各自挎着一个小竹篮跟在他后面,晃晃悠悠地走在弯弯曲曲地田埂上。

陈远文看着远处一望无际的黄澄澄的稻谷田在微风中荡漾着,翻起一波一波金黄的波浪,而村民们则站在稻田里,时而弯腰时而低头,一片片的稻浪化作一担担的稻谷,不禁想起了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陈老爷子远远地看到两个孙子过来,笑着招手道:“远文、远志,快来阿公这里。”

陈远文和陈远志连忙跑到田边,来到阿公面前,陈老爷子疼爱地帮他们系好头上的草帽,之后让他们拿着小竹篮下了田。

陈远志学着大人的样子,抱起一捆禾苗递给三叔陈传荣。一开始动作还有些生疏,没一会儿就熟练起来。

而力气小的陈远文则跟在阿娘、二婶、大堂哥和二堂哥的身后拾稻穗 。

正干得起劲时,突然天空中飘来几朵乌云,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

陈老爷子大喊:“快,赶紧把打谷桶里的谷子用蓑衣盖起来,别让雨水淋了!”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手忙脚乱地将打谷桶抬到田埂上,用蓑衣和斗笠盖好。

陈远文看着被雨水打湿的稻田,心里有些着急:“爷爷,这雨会不会把稻子都毁了啊?”陈老爷子安慰道:“没事,这场雨来得突然,一看就是过云雨。雨很快就会停的,等一下咱们接着干。”

果然,陈老爷子话刚说完,雨就停了,太阳很快就出来了,众人把蓑衣一扔,赶紧继续这忙碌又充实的夏收。

就在这时,陈远文注意到大堂哥忽然把镰刀一扔,整个身子往前一扑,众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只见陈远健扑向一只正挣扎着想从稻田里飞起来逃跑的水鸡,把它死死地压在身下,然后接过二堂哥递过来的禾杆把水鸡的两只脚绑起来,放进陈老爷子拿过来的箩筐里。

陈远文和陈远志兴奋地看着在箩筐里挣扎的水鸡,口水直流。这时,二婶也在不远处的稻田里发现一锅野鸡蛋,这也解释了这只水鸡为什么出现在稻田里,原来它是把窝安在稻田里,刚好被陈家一锅端里。

陈远文在自己的小竹篮里塞了几把禾杆草,垫好后才小心翼翼地把野鸡蛋放在上面,他已经想好了今天中午的午餐了,葱花煎鸡蛋。

就在这时,一只肥美的田鸡从稻田里呱呱呱地跳出来,跳到旁边叠放好的稻杆上,陈远志手疾眼快,一个飞身扑过去,双手在身下摸索,很快就揪出一个大田鸡,李氏赶紧过来帮忙把田鸡捆好,扔到水鸡的筐里。

就在大家沉浸在收获满满的喜悦中时,从田埂边爬过一条通体漆黑的大蛇。这蛇足有小孩手臂那么粗,身上的花纹在雨后阳光的映照下格外耀眼。

陈远文和陈远志吓得呆立在当场,一动也不敢动。在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大堂哥迅速用双手死死地掐住了蛇的七寸,那蛇拼命扭动着身体,吐着信子,发出嘶嘶的声音。

陈老爷子大喊:“健仔,小心”。

陈远健却大声回应:“爷爷,这蛇是好东西,能卖不少钱,今年收成好,再卖点这蛇,家里日子能更好过!”

陈传荣等人赶紧放下手里的活,跑过来帮忙。他们找来一个布袋,把蛇扔进去紧紧地捆住布袋口,严禁小孩子靠近,并安抚两个小孙孙,那是无毒的水律蛇,不要担心。而直到此刻,陈远文和陈远志才松了一口气,齐齐瘫软在地上。

处理好蛇后,陈家人又投入到了忙碌的夏收中,陈老爷子拎着装蛇的布袋回家去了。

经过刚才的小插曲,留在田里干活的陈家人干劲似乎更足了,尤其是负责割禾的四人,一边割禾一边关注是否有田鸡、水鸡、野鸡蛋、水鸭、野鸭蛋和水蛇等稻田附带产物。

黄氏和李氏割禾的速度更快了,陈传荣打谷的力气也更大了,稻穗不断地掉进大木桶里。

陈远志好了伤疤忘了痛,一会儿看到前面有动静又跑去前面看热闹去了;而陈远文则一边拾着稻穗,一边想着这忙碌又充满意外收获的“三夏”,才真正意识到他是穿越到明朝中期的农家生活,在丰收的喜悦中隐藏着前世他没有经历过的各种意外和风险。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在大唐苟活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