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第一眼的时候,陈旭东还不敢确认。
又多看了两眼,才确定车上的人,正是高佳明的秘书刘志远。
市委书记的大秘,不在领导身边待着,一个人开车来平安矿干什么?
究竟是办什么大事?还需要让领导的大秘亲自跑一趟?
是高佳明派他来的吗?
电光火石间,陈旭东脑子里闪现出一堆问号。
他站在车旁,笑着摇了摇头。
心说:刘志远来干啥,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没准人家就是来见见朋友呢。
上了车,陈旭东就开车直奔玉田村,把刚才看见刘志远的事抛之脑后。
奉京农大前来实习的大学生已经到了,女生住在了村委会,男生住在了玉田矿上。
陈旭东到玉田矿的时候,院长张文斌,正和教授、技术员站在院子里聊天,一个个脸上喜气洋洋。
看到他过来,张文斌这些人主动迎了上来。
陈旭东紧走两步,和众人一一握手招呼,发了一圈烟,一帮男人站在一起吞云吐雾。
“旭东,可喜可贺啊,上午我去大棚里看了一圈,目前各种蔬菜长势都不错。黄瓜预计11月底,12月初就能采摘。”
张文斌笑容满面,言语中透露着兴奋。
陈旭东笑着点头,“张院长,您看有没有办法,延长黄瓜的采摘期,争取延长至春节前夕,这样能卖个好价钱。”
黄瓜的采摘期一般都在45天左右,如果按照12月初开始采摘,1月中旬就将采摘完毕,刚好错过春节。
张文斌低头想了想,说道:“旭东,要想延长采摘的时间,就得加大肥量,用专业的‘氮磷钾’复合肥,10天左右施一次肥......”
除了施肥以外,张文斌还说了一些其他方法,如整枝打杈、适时采摘等。
听他讲完,陈旭东心里有底了,困扰他好几天的问题,今天终于得到了答案。
晚上,就在玉田矿的食堂,为这些教授、学生们举行接风晚宴,陈建国和王大山也来了。
席间,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晚宴结束后,陈旭东把今天看见刘志远的事,和陈建国说了一下。
陈建国皱眉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也没太当回事。
日子一天天过着。
冬季即将到来,正是煤炭销售的旺季,陈建国和赵鹏举两人忙的脚不沾地。
这段时间,那位“麻哥”就像消失了一样,再也没有任何消息。
三眼儿学会了开车,陈建国找人给他的驾照。
家里人也渐渐适应了三眼儿的存在,尤其是小丫头陈薇,总是缠着三眼儿,让他教自己变魔术。
陈建国笑骂道:“小兔崽子还挺能摆谱,这么点岁数就给自己找个司机。”
陈旭东几乎每周都要去一趟春城,陪高莹莹吃饭、聊天、逛街。
每次去春城,也会与房天宇、秦朗喝一顿酒,三人的‘师徒感情’也在慢慢升温。
高莹莹看见三眼儿时,满脸的吃惊,在陈旭东耳边小声问道:“你怎么把这个贼放在自己身边?”
“人家改邪归正,弃暗投明了,现在他是我兄弟,我司机!别用老眼光看人。”陈旭东笑着答道。
高莹莹不高兴的撇撇嘴,不过什么也没说。
-----
1990年,辽河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更晚一些,也更大一些。
11月12日,天空下起鹅毛大雪。
冬天的第一场雪很黏、很湿,风吹不散。
大地白茫茫一片,乡村的小路上鲜有行人,只有孩子们在雪地里撒欢打滚。
这时候,东北大多数的农村人,已经开始了猫冬。
而在玉田村,大地里一片繁忙。
村民、技术员、大学生,全部加起来有500多号人,有手拿着铁锹,有人拿着扫帚,在清理蔬菜大棚的积雪。
这场雪,已经整整下了半天,地上的积雪差不多有15公分。
王大山略显佝偻的身躯,立于纷飞大雪之中,正嘶哑地指挥着,他挥动的手臂,宛如风雪中矗立的旗帜。
人们应声而动,铁锹和扫帚翻飞,雪沫四溅,急促的喘息和铲雪声交织一片,汇成紧张劳作的交响。
站在王大山身旁的陈旭东,愁容满面。
这样下去不行啊,据天气预报说,这场雪要持续到明天,仅凭这些人根本干不完。
要是让这些人坚持到明天,都得累趴下,明天就没人料理大棚里的蔬菜了。
陈旭东想了想,和王大山说道:
“王爷,我去趟村委会,给我爸打个电话,让他从其他村子叫些人来,替换一下村里的乡亲们。”
王大山点点头,叹了口气,“唉,也只能这样了!”
来到村委会,10来个女大学生和村里的女人们,正在忙着添柴烧水,准备煮几锅生姜水,为清雪的人驱寒。
陈旭东和她们打了声招呼,走进办公室,拿起桌上的电话,就给陈建国打了过去。
“爸,我,旭东!”
“啥事,说!”
“雪太大,清雪的人手不够,需要人,也需要车!”
“要多少人?”
“越多越好!”
“行,我知道了!”
挂了电话,陈旭东又回到了王大山的身边,和村民们一起清雪。
两个小时过去了,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一台推土机在前面开路,后面跟着7辆东风141卡车,后面跟着6台四轮拖拉机,141卡车和拖拉机的车斗里都站满了人。
见到这些人到来,王大山和陈旭东都笑了。
前面5台卡车上的人,全是陈建国手下的人,煤矿的工人和护矿队的人全来了。
后面2台卡车和拖拉机里,则是老龙村的村民。
关键时候,陈建国是真办事啊,看这架势,三个煤矿这是都停工了。
陈旭东在心里给陈建国竖了个大拇指。
车队停下,陈建国从第一台141卡车的驾驶室里下来。
车上的人也陆陆续续下车,周振海、赵鹏举、疯子、钱贵、郑刚等几乎全来了。
所有人聚到一起,差不多将近500人。
陈建国转过身,面对人群大声喊道:
“各位老少爷们,现在雪下得紧,蔬菜大棚扛不住!”
“多余的废话,不多说了,行动听从指挥,分片包干,铁锹扫帚都用上,务必把棚顶的雪清干净。”
“安全第一,干完我请大家喝酒吃肉!”
人群齐声叫好,开始陆陆续续接替玉田村的村民。
这些生力军的到来,清雪的速度明显加快。
干了五六个小时的村民、技术员和大学生,终于松了一口气,体力不佳的三眼儿,直接躺在雪地里。
王大山笑骂道:“年纪轻轻的,这就不行了?都不赶俺们村的好老娘们!”
陈旭东走到陈建国等人近前,笑着说道:“爸,你咋来了?”
陈建国伸手给陈旭东掸了掸身上的雪,“不来看看,我不放心啊!这回人应该够了吧?”
陈旭东点点头,叹了口气,“唉,也不知道这雪下到什么时候!”
看着陈旭东垂头丧气的样子,陈建国哈哈大笑。
“瑞雪兆丰年,好兆头啊!”
(虽然今天只有3个好评,但我还是加更了!这章就当是谢谢为我打赏,和一直支持我的各位兄弟们吧,你们的支持是我一直写下去的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