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惜回到灵风商会,径直走向自己的办公室。她坐在办公桌前,再次翻开那份合作策划书,仔细审视着每一个细节,仿佛这样就能增加合作成功的几率。夜已深,窗外的城市灯火辉煌,可杨惜却无心欣赏。她深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墨韵文化的答复随时可能到来,而天耀财团也不知何时会再次出手。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实则暗流涌动,杨惜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准备迎接未知的挑战。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杨惜的办公桌上,她早早来到办公室,再次梳理了一遍合作思路。就在这时,手机铃声响起,是墨韵文化负责人打来的电话,对方邀请她即刻前往墨韵文化公司,就合作事宜进行深入洽谈。杨惜立刻起身,整理好着装,带着精心准备的资料,匆匆赶往墨韵文化公司。
当杨惜踏入墨韵文化公司会议室时,墨韵文化负责人张总已在等候。会议室布置得简洁而高雅,一张长形会议桌居中摆放,周围环绕着舒适的座椅,墙壁上挂着几幅精美的传统书画,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张总起身,微笑着与杨惜握手,两人寒暄几句后,便在会议桌两侧落座。
杨惜率先打破沉默,她神情专注,开始详细介绍修仙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理念。“张总,您看,修仙文化在大众认知中充满神秘色彩,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两者融合能碰撞出独特火花。我们可以打造一系列产品,像以修仙场景为蓝本创作的传统书画,用传统工艺制作但融入修仙元素的手工艺品,还有结合修仙传说与传统礼仪的文化活动等。这些产品不仅能吸引传统文化爱好者,还能抓住对修仙文化感兴趣的年轻群体,市场潜力巨大。”杨惜一边说,一边展示着资料中的设计草图和市场分析数据。
张总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兴趣,“杨小姐,不得不说,你的想法很新颖。但我也有一些担忧。首先,产品的创新性固然重要,可如何确保它不是昙花一现呢?毕竟市场上新奇的文化产品层出不穷,但真正能长久立足的并不多。其次,关于市场接受度,修仙文化相对小众,怎样让更广泛的消费者接受这种融合,是个难题。”
杨惜早有准备,她从容回应道:“张总,关于创新性的持久性,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持续创新的机制。定期推出新的产品系列,不断挖掘修仙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比如,根据不同的修仙门派特点,设计出风格各异的手工艺品系列,每个系列都有独特的故事和文化内涵,这样能保持消费者的新鲜感。而且,我们可以与知名艺术家、设计师合作,提升产品的艺术价值和独特性。”
稍作停顿,杨惜继续说道:“至于市场接受度,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一方面,利用线上平台进行预热和推广,现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传播力极强,我们可以制作精美的宣传视频、文章,介绍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吸引潜在消费者。另一方面,举办线下体验活动,让消费者亲身感受产品魅力。比如举办修仙文化主题的传统书画展览,现场展示创作过程,让观众参与互动,这样能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感。”
张总认真倾听,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听完杨惜的阐述,他思考片刻后说:“杨小姐,你的方案确实有一定可行性。但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成本控制。要实现你所说的这些,前期投入必然不小,如果市场反馈不如预期,我们可能面临较大损失。”
杨惜自信地笑了笑,“张总,成本控制确实关键。我们可以在初期与一些小型工作室合作,降低制作成本。同时,优化供应链,提高生产效率。而且,通过精准的市场调研,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避免盲目生产。从长远看,一旦产品打开市场,形成品牌效应,利润空间将十分可观。”
随着洽谈的深入,张总对杨惜的方案愈发认可,但仍有一些细节问题存在分歧。比如,产品的版权归属、利润分配以及合作期限等。杨惜秉持着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张总进行了坦诚的沟通。在版权归属上,杨惜认为双方共同拥有,这样能激发双方的积极性;利润分配方面,根据各自的投入和贡献进行合理划分;合作期限则建议先以三年为一个阶段,根据市场情况再做调整。
经过数小时的热烈讨论,合作洽谈取得了一定进展。张总表示,杨惜的方案和诚意让他看到了合作的可能性,但公司还需要进一步内部商讨,综合评估风险与收益。杨惜理解对方的谨慎,她表示期待墨韵文化的最终决定,希望双方能达成合作,开启新事业篇章。
离开墨韵文化公司时,夕阳的余晖洒在杨惜身上。她心中既有对合作前景的期待,又因尚存的分歧而隐隐担忧。回到灵风商会,杨惜将洽谈情况告知叶晴,叶晴安慰道:“别担心,能取得这样的进展已经很不错了,接下来就看墨韵文化那边的决定了。”杨惜点头,深知自己能做的,只有等待与继续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