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赤水结缘:文明的初萌

赤水之畔的晨雾总带着三分仙气,像织女织到一半的素绫,被随手抛在青山绿水间。雾气缠绕着两岸的翠竹,给竹梢镀上一层朦胧的白,又漫过开满紫花的灌木丛,让那些细碎的花瓣都沾着湿漉漉的诗意。河面如镜,映着天光云影,偶有白鹭低掠,翅尖划破水面,荡开的涟漪一圈圈漫向岸边,打在青石板上,发出细碎的叮咚声,像是大地在轻轻呼吸。

听訞立在水边的青石上,青裙上绣的水纹被晨露浸得愈发鲜活,仿佛真有水流在裙摆间蜿蜒。她长发如墨,仅用一支羊脂白玉簪松松挽着,几缕发丝垂在颊边,被风一吹,便与雾气缠在一起。她望着河面上渐渐散开的雾,指尖无意识地拂过岸边的芦苇,芦苇叶上的露珠滚落,滴在她的手背上,凉丝丝的,带着草木的清润。

远处传来脚步声,踩在沾满露水的草地上,带着潮湿的轻响。听訞转过头,眼中瞬间漾起温柔的笑意,那笑意从眼底漫到眉梢,像投入静湖的石子,荡开层层涟漪。

来者是炎帝神农氏。他刚从西山采药归来,麻布衣衫的下摆还沾着草叶与泥土,裤脚卷到膝盖,露出被山路磨出薄茧的脚踝,上面还有几道被荆棘划破的浅痕。可即便如此,也难掩他眉宇间那份与生俱来的英气——额头饱满,鼻梁高挺,尤其那双眼睛,深邃如赤水,藏着见过太多疾苦后沉淀下来的悲悯。他肩上扛着的药篓沉甸甸的,里面塞满了各色草木,散发着苦中带甘的清香。

“今日回来得早。”听訞迎上前,自然地接过炎帝肩头的药篓,指尖触到他胳膊上结实的肌肉,能感受到他劳作后的温热。药篓的竹编缝隙里,还卡着几粒新鲜的泥土,那是来自西山深处的馈赠。

炎帝笑着抹了把脸上的汗,汗珠坠落在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深色:“今日运气好,找到几味稀罕药草,便早些下山了。”他说着,从药篓深处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株植物,叶片肥厚如掌,呈深绿色,根部圆硕如球,裹着湿润的黑土。“你看这个。”他的语气里带着孩童般的雀跃,“此乃‘芋’,我昨日在山坳里发现的,块根掰开后雪白细腻,尝着甘美无渣,且耐储存,若能种活,冬日里族人便不愁无粮了。”

听訞接过芋头,指尖抚过粗糙的表皮,能感受到里面蕴含的饱满水分。她凑近闻了闻,有股淡淡的土腥气,混着植物特有的清香。“我瞧着这根须旺盛,定是好活的。”她转头望向赤水两岸的冲积平原,那里的土地黑得发亮,是河水千万年冲刷沉淀下的沃土,脚踩上去能陷下半寸,仿佛能挤出油来。“河畔刚开垦出的那片地,正适合种这个。”

炎帝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远处的田垄上,已有族人在翻土,木耒插入泥土的声音隐约传来,带着规律的节奏。“涿鹿之战后,中原残破,多少人流离失所。”他轻声感叹,语气里带着沉重,“我带部族南迁至此,便是盼着能远离战火,让百姓卸下铠甲,拿起农具,好好过日子。”他转头看向听訞,目光温柔得像赤水的水波,“如今有你相助,这日子定能好起来。”

听訞知道,这场婚姻从来不止是两个人的事。炎帝率部南迁时,赤水流域的部落本有疑虑,是她以赤水神女的身份从中斡旋,说服族人接纳这些外来者。她记得成婚那日,炎帝对着赤水起誓:“愿以我部族之力,与赤水子民共耕这片土地,共享五谷丰登,绝不让战火再染此河。”那时的河水,映着他郑重的脸,也映着两岸族人期待的目光。

“先垫垫肚子吧。”听訞从随身的布袋里取出一块烤熟的麦饼,麦饼还带着余温,表面撒着几粒芝麻,散发着谷物的焦香。“我让人把新收的麦子磨了面,加了点蜂蜜,你尝尝。”

炎帝接过麦饼,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底,驱散了山间的寒气。他掰了一块放进嘴里,麦香混合着蜜甜在舌尖散开,带着踏实的暖意。他看着听訞蹲在水边,将那株芋头仔细清洗,长发垂落,与青裙在晨光中交相辉映,忽然觉得,这赤水之畔的风,都比别处更暖些。远处的族人看到这一幕,有人笑着低下头,继续手中的活计——首领与神女和睦,便是部落最大的福气。

数月后,赤水两岸的田垄里,冒出了嫩绿的芋苗。炎帝每日清晨都要去田边看看,跪在田埂上,用手指拨开泥土,观察芋苗的根系长势。听訞则带着妇人孩子们,在田边挖渠引水,让赤水的清波顺着沟渠流入田中,滋润着每一株幼苗。有孩童好奇地问:“神女,这草能吃吗?”听訞笑着摸摸他的头:“等它长大了,结出的果子比蜜还甜。”

那年秋天,第一茬芋头丰收了。族人将饱满的块根从土里刨出来,堆在晒谷场上,像堆起了一座座小山。炎帝让人架起陶釜,将芋头煮熟,分给每个人。当软糯香甜的芋肉入口时,不少经历过饥荒的老人流下了眼泪——他们终于不用再在冬天啃树皮、挖草根了。

就在这丰收的喜悦中,听訞诞下了一个男婴。孩子哭声洪亮,眉眼像极了炎帝,尤其那双眼,清澈中带着沉静。炎帝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望着窗外连绵的田垄,为他取名“炎居”——炎帝的居所,盼他能成为部族的根基,让这份安宁与富足延续下去。

炎居自幼便跟着父亲巡视部落。他记得五岁那年,跟着炎帝去查看禾苗,父亲跪在田埂上,用手掌丈量稻穗的长度,阳光晒得父亲的脊梁黝黑发亮,汗珠滴在泥土里,瞬间被吸收。他问:“父亲,您不累吗?”炎帝笑着擦汗:“看着它们长高结果,就像看着你们长大,累也欢喜。”

他也记得父亲尝百草的模样。有次炎帝带回一种开着黄花的植物,说是能治腹痛,却不知药性强弱。他当着族人的面,摘下一片叶子放进嘴里咀嚼,起初眉头微蹙,接着脸色渐渐发白,额上渗出冷汗。听訞赶紧递上解药用的甘草水,手都在抖。炎帝喝下后缓了许久,才笑着说:“此药性烈,需减半使用。”那时的炎居,攥着小小的拳头,心里埋下一个念头:要快点长大,替父亲分担。

还有一次,炎帝教族人辨识五谷,蹲在地上,把稻、黍、稷、麦、菽一一摆开,用树枝在泥土上画出它们的生长模样。有个老农用拐杖指着麦子问:“神农氏,这东西磨成面,能存多久?”炎帝耐心地说:“晒干后放在陶罐里,能存到来年开春。”他讲得细致,连最笨拙的族人都能听懂。那些画面像种子,在炎居心里生根发芽,渐渐养成了沉稳坚毅的性子。

待炎居成年,身材已如父亲般高大,肩膀宽阔,能扛起沉重的药篓,也能挥动粗壮的木耒。炎帝开始将部分部落事务交予他打理。他效仿父亲,带着族人开垦新田,清晨天不亮就出发,踏着露水走到荒地,用木耒一下下翻土,手掌磨出了血泡,就用布裹住继续干。有族人劝他歇歇,他说:“多开出一亩地,冬天就多一家人不挨饿。”

他还沿着赤水勘察地形,发现下游有些河道淤塞,每到雨季就积水成涝。他带着族人,用石斧劈开堵塞的淤泥,用藤蔓捆扎树干筑起导流坝,让河水能顺着新开的沟渠流入农田。有一年春天,赤水上游突发山洪,浊浪滔天,眼看就要冲毁下游的千亩良田。是炎居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水里,大喊着“跟我来”,带领族人用石块和藤蔓筑起堤坝。水流湍急,好几次把他卷倒,他爬起来继续堆石,直到堤坝挡住洪水,他的嘴唇冻得发紫,身上被石头划出了好几道伤口。

自此,炎居深受子民爱戴。人们在田埂上遇见他,总会恭敬地行礼;孩子们见了他,会围上来喊“炎居哥哥”。有老人感慨:“炎帝之后,有炎居,我等无忧矣。”

后来,炎居娶了赤水畔一个擅长纺织的姑娘为妻,姑娘名叫女桑,织出的麻布又细又韧,还能染上赤水两岸花草的颜色。他们成婚那年,赤水流域迎来了大丰收,稻穗沉甸甸地弯着腰,像在向土地鞠躬。女桑跟着听訞学习部族事务,把库房打理得井井有条,哪些粮食该入库,哪些种子要留存,记得一清二楚。

不久,女桑生下一个儿子,炎居为他取名“节并”,希望他能继承祖辈的事业,让部族如草木般节节生长。节并自幼就爱跟着父亲在田垄间打转,不像别的孩子爱追逐嬉闹,总喜欢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看蚯蚓松土。炎居教他辨认土壤,他能说出哪片地适合种稻,哪片地适合种豆;教他使用农具,他能把木耒使得比同龄人更稳。

节并成年后,比父亲更爱琢磨。他发现木耒的前端是木头做的,用不了多久就会磨损,便试着将铁皮包在前端,用铜钉固定。改良后的木耒插入泥土更省力,磨损也慢了许多,族人用着都夸好。他还发现不同的土壤脾气不同:黏土保水,种稻子能高产;沙土透气,种豆子能饱满;坡地容易干旱,种耐旱的黍子最合适。这些经验,他都用骨刀刻在木板上,挂在部落的议事厅里,让族人随时能看。

有一年,赤水流域遭遇旱灾,河水水位下降,不少田地干裂。节并带着族人在河畔挖井,一挖就是三丈深,终于见了水。他又想出办法,用竹筒连接起来,将井水引到田边,再用陶罐分装着浇灌禾苗。靠着这口井和他的引水法,那年的庄稼减产不多,族人都说是节并救了大家。

节并老了以后,把部族事务交给了儿子戏器。戏器不仅像祖辈一样精通农耕,还对牲畜有着天生的亲近。他发现部落里散养的牛羊总长得瘦弱,冬天还会冻死不少,便琢磨着圈养。他带着族人用竹子和树枝围起栅栏,在里面搭起棚子遮风挡雨,又收集谷物的秸秆和野菜,混合着煮熟的豆子喂养它们。

说来也奇,被圈养的牛羊长得又快又壮,冬天也很少生病。戏器还发现,母羊生了小羊后,要是给母羊多喂些嫩草和豆饼,羊奶就会格外充足,不仅能喂饱小羊,还能分给部落里的老人和孩子。有个刚断奶的婴儿,喝着羊奶渐渐长壮,他母亲逢人就说:“是戏器让孩子活了下来。”

戏器还教族人用羊毛纺线,用兽皮做衣。冬天来临,族人不再只靠麻布御寒,有了暖和的皮衣和羊毛毯,冻伤的人渐渐少了。他还发明了简单的牛车,用牛代替人力拉东西,让族人从繁重的搬运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去耕种和纺织。

一代代传承下来,炎帝部族的势力如赤水的支流般不断壮大。赤水两岸,村落连成片,田垄望不到边,炊烟在清晨的薄雾中袅袅升起,与山间的云雾融为一体。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天播种时唱着歌谣,秋天收获时跳着舞蹈,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老人们在屋前晒太阳,一派安宁祥和。

听訞和炎帝早已化作赤水河畔的青山,但他们种下的芋头依旧在生长,他们开垦的土地依旧在孕育五谷。炎居筑的堤坝还在守护着良田,节并挖的井还在流淌着清水,戏器圈养的牛羊后代,依旧在栅栏里悠闲地吃草。赤水汤汤,见证着文明的初萌,也将带着这份安宁与富足,流向更远的未来。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在大唐苟活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