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莺与萧逸、张小勺三人离开田地,来到了附近的村子里,想买些水喝。
这座村落并不大,也就住的是三十多户。
三人看到一间茅草屋院门半开着,院中有一三旬男子正在劈柴。张小勺率先敲了敲院门。
“这位老哥,打扰了。”
那男子回头一看,是三位青年人,丢下手中柴刀,走了过来。
“三位有何事?”
“我等三人是关碾的守军,路过此村,想买些水喝。”
那男子一听,连连拱手。
“原来是关碾的军爷,小人失敬失敬,快快进来。”
“多谢老哥。”
“不敢,不敢。”
这男子还从未见过这么客气的军卒,有些手足无措,随即又慌忙从屋中寻了几把小凳,摆在一处简陋的木桩旁。
三人对视一眼,这便是此屋外的桌椅了。
“小人家中简陋,让各位军爷见笑了,平时都是在这里吃饭。”
“无妨,无妨。”
三人说着,便围着那木桩坐了下来。
男子迅速去家中取水,倒在了三个有些开裂的瓷碗中,端了上来。
水是早上新打的井水,甘甜可口,三人喝罢,连连称赞。
四人闲聊了一会儿,知晓这男子独居在此,名唤薛山。老父老母、妻子皆被乌人杀死,自己那天正好在山上砍柴,因此逃过一劫。家中本还有些糊口的粮食与铜钱,但在南林王入侵时被洗劫一空。家中便异常贫困。
说来,也是战争迫害下的苦命人,三人也出声安慰。
当文莺问其以何为生计时,薛山说到家中也有四十亩薄田,农闲时便上山采些药材,拿到县城去卖。日子也还算过得去。今年乌人未曾入关,生活便稍稍好了些。起码饿不死,基本生命有了保障。也要感谢在前线浴血奋战的西疆军,这才有了关内的平安。
说着说着,文莺便想参观一下薛山居住的草屋。
薛山很不好意思,直说草屋太过寒碜,不入几位军爷的眼。
文莺摆手笑笑,“这有何妨,我等这些征战之人,雪窝、草地,甚至死人堆里都睡过的人,还怕甚寒碜。”
随即,三人跟着薛山入了草屋,草屋不大,只有两间,除了两张破床、几口破箱外,确实没什么东西,墙皮也脱落许多,但墙上却挂着些什么,好似还伴有一些芳香。
这引起了文莺的好奇,文莺便走了过去,墙上挂了许多干草,叶子不大,却长的密密麻麻,已然干枯泛黄。却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芳香,文莺忍不住多闻了几下,忍不住问向薛山:“此乃何物?如此芳香?”
薛山笑了笑,“军爷,此物唤作百里香,可作药材,可作饭食中的香料,可是好东西。”
文莺更加感兴趣了,对这香味十分喜爱,“那此物有何功效?”
“回军爷,百里香作为药材可以祛风解表、行气止痛,可治风寒,也可镇痛,作为香料,在炖煮肉食中可去腥味,炖汤中可增香气,县里的贵人老爷都很喜爱此物。”
“如此说来,这确是好东西,我还从未见过,甚至未曾听过。”
“军爷久在军中,不知此物属实正常,小人也是去年才知此物,以前小人,也未曾见过。”
“哦?细细道来。”
“不瞒军爷,小人在山中采药多年,拉到县城贩卖,久而久之,便对药材有了一定了解,就在去年,小人在山中采药,遇上大雾,五步以外皆看不清楚,险些摔下山区,后来,走着走着,便迷路了,误打误撞便走到一处洞穴,洞穴四周,便长着诸多百里香,枝叶上还开着紫色小花,当时小人也是被那奇妙的香味所吸引,虽不知此乃何物,但以小人多年的经验告诉我,此物绝不是寻常花草,小人便采了很多,待雾气散去,特意标记了位置,下了山,拿到县城去卖,看是否有人识得此物。”
“你可有将此物拿到关碾去卖?”
“军爷您可说对了,先开始小人拿了一筐去最近的县城售卖,这东西香味四散,吸引了很多百姓,但无人购买,问我何物时,我也说不上来,小人便想着去大县试试,说不定有识货的,后来小人便来到关碾,同样香味吸引了很多人,有人出钱用此物做香包,小人便卖了些给他,天快黑时,有一衡州商人识得此物,要全部买下,小人问那商人知晓此乃何物?那商人开始还不说,只是出二两银子要买下来,这价格小人便觉得此物不凡,以此物只有我知晓哪里可采为由,换取了那商人的几句话,那商人说,此物唤作百里香,衡州那里有长一些,但数量不多,许多人并不知晓,但一些达官贵人和郎中却识得此物,此物之价值远胜于普通香料,贵人是很喜爱的。”
“这么说,此物确是好东西,长在山的哪里?哪座山?”
文莺言罢,薛山沉默了一下,显得十分不自然。
“我非要抢你生意,附近根本没有山峰,有便是十五里外的紫檀山脉了,难道你常年在紫檀山中采药?”
“是的,军爷,小的亡父便是采药为生,认得草药,小的便打小随父学了些。”
“如此,这东西既可治风寒,又可阵痛,军中应该能用到,我想采买一些回去试试,若好用的话,或许会大量采买。”
“那多谢军爷了,若是想试试的话,小的送军爷一些便好,可大量采买的话,怕是不够。”
“为何?”
“这东西小的只在那洞穴附近发现,其余地方皆无此物,若是量多的话,小的怕是早过上富足的日子了。”
“原来如此,这紫檀山中还有洞穴?山脚还是山腰?”
“在山腰上,又高又陡,小的打小便在山上攀上攀下,这便容易一些,寻常人,根本爬不到那里。”
“那么高的地方居然能长出此物?”
“军爷您也说了哇,故此,此物耐寒,耐旱,十分顽强。”
“你曾说那山腰中有洞穴?我还从未听过,你可进过?”
文莺这么随口一问,却问出了惊天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