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道:“申怀安,你好大胆子,当着外臣的面竟然上朝来迟。
而且衣冠不整,成何体统。”
申怀安:“回圣上,微臣这几日受小人诬陷,一时气血受阻,又不小心染上风寒。
上朝来迟,一切都是微臣的错。
请圣上责罚,请各位大人见谅,也请公主殿下见谅。”
申怀安说完,捂嘴还轻轻咳嗽了几声,又立马跪下。
皇后突然道:“什么,你是不是不小心感了风寒,怎么这么不小心?
来人啊,快传太医,另外赶快熬些姜汤送来。”
今天是两国文斗的日子,皇后和后宫的妃子也都想来看看热闹。
这也是人之常情,当然皇上也同意了。
不仅如此,国子监的有些教授和才子也都有参与,必定不是商议国事,这也无可厚非。
再说昨天申怀安曾给皇后写了首诗,宫里都传遍了,皇后这才提前开口帮着申怀安说话。
皇后刚说完,静妃上官静走到殿前,对着上官慕晴道:
“慕晴,你明知道申公子这两天忙得不可开交,你怎么不早点去叫申公子前来上朝。
你看把他急得,连官服都没有穿好,让申公子殿前失仪,还不赶快帮申公子整理衣衫?”
上官慕晴委屈的道:“姑姑,我费好大劲才把他叫来。
你不体谅我还就罢了,还帮着一个外人当众数落我。”
上官慕晴一边整理申怀安的衣衫一边又道:
“还有你,申怀安,成天不知道忙啥,害得姑姑当众说我。
连衣服都穿不好,你还能干啥?气死我了,你自己整理吧。”
上官慕晴说完重重的推了申怀安一下,这时丁升使了个眼色。
一名太监立即上前帮助申怀安整理朝服。
这个太监就是曾前往灵山的传旨太监高公公,他对申怀安很有好感。
正在这时太医来了,立即给申怀安把脉。
把过脉后,太医发现申怀安并没有什么毛病,纯粹是酒喝多了。
太医刚要开口汇报诊断的情况,这时高公公小声道:
“太医,有外臣在场,说话小心些。”
太医看了看太监,又看了看申怀安,把了把脉回头拱手道:
“启禀陛下,申公子是气血受阻,劳累过度,还偶感风寒。
不过并无大碍,喝碗姜汤休息一下就好了,不过这几日不可太过劳累。”
皇上:“原来如此,申怀安,朕知道你这些天你辛苦了。
不过你如今有品级在身,不可太过失礼,念你初犯,朕就不再追究了。”
申怀安:“微臣谢圣上不罚之恩,谢过皇后娘娘和静妃娘娘。”
既然皇帝不追究了,朝臣也都不敢再去计较申怀安殿前失仪了。
现在这个时候因为两国文斗的事,皇上正在气头上呢,谁敢惹陛下不快。
而此时楚若南也很纳闷,先是申怀安殿前高呼“万岁”。
没想到大梁司空见惯,丝毫不觉得有何不妥。
不知是申怀安的无耻,还是大梁朝堂的风气竟到现在这个地步了?
再就是申怀安上朝来迟不说,还衣冠不整。
这要是在我荆楚至少会治个藐视君王,大不敬之罪。
没想到皇帝还没发话,皇后倒先替申怀安说话,而且对于失仪一事闭口不提。
还有妃子当众指责上官慕晴,说她没有照顾好申怀安。
他可是当朝右相的女儿啊,竟然为了申怀安一个刚封的白丁,被当众指责。
而且这些事情,大梁朝臣好像都默认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指责申怀安。
这个申怀安进京才几天啊,怎么在朝堂上如此受人关注,连后宫都在助他。
想到这里,楚若南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今天既然是文斗,正事要紧。
不能因此事而分心,立即拱手道:
“陛下,如今一炷香的时间已过,按约定,这第一题就算是大梁输了,请陛下恩准。”
申怀安刚喝了一口姜汤,见楚若南这么说,立即开口道:
“公主殿下,恕下官来迟,不知这第一题是什么?”
楚若南:“怎么?你想试试?现在是不是有些晚了?”
申怀安:“公主殿下,身为大梁一员,为陛下分忧是为臣的职责。
公主也不在意多等这一刻吧?”
楚若南这几日和申怀安的接触,了解此人的性子。
虽然两人私交甚欢,但目前必定是代表荆楚。
再说这么好的机会,就有心想打压一下他,看他如何接招。
楚若南:“大梁自古礼仪有加,而你一个乡野之人上殿失仪。
各位朝臣都视而不见,本宫今天算是开了眼界。”
申怀安见楚若南在朝堂之上和私下相处时完全不一样,在这么重要的场合竟然想挑起群臣的不满。
不愧为荆楚皇帝看重的人,果然不好对付,一上来就开始用反奸计了。
申怀安轻松的回道:“若南公主果然好风采,这个时候还不忘给在下难堪。
不过吾皇礼贤下士,恩德有加,圣名远扬。
我大梁百姓无不感恩戴德,吾皇不在乎这些虚礼,也不是你一两句话就能挑拨的。”
楚若男心想,这个申怀安,果然聪慧。
本想给他下个套,他不仅识破了,还大大抬高了大梁皇帝一番。
这样既显得大梁皇帝贤德,又显得本宫小气。
楚若男见申怀安不上套,又撇开话题,再次嘲讽道:
“没想到啊,堂堂大梁才子无数,却让一乡野之人来出头。
还是一个不识礼数的人,真让人刮目。”
“公主之言在下不敢苟同,我大梁虽以武立国,但大梁才子也如天上繁星,数不胜数。
在下与他们比起来,犹如驽马比麒麟,星海比苍穹。
只不过念公主乃一介女流,各位大人恐胜之不武,不得已才将在下一乡野之人推了上来。
在下虽不愿意,但为扬我大梁国威,这才免为其难。”
申怀安刚一说完,不仅挽回了颜面,还彰显了大梁的大度,真是大快人心。
各位朝臣也都纷纷点头,刚输去的气势仿佛又回来了。
这时楚若男脸上有些挂不住了,这个申怀安真是狂妄。
不过她很快平复了心情:
“申怀安,香已烧完了,虽然你能言善辩,但我的上联你还没有对出。
不要只打嘴官司。如果你对不出下联,还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吧。”
“公主,在下刚来晚了些,不知公主的上联是什么,还请再说一遍。”
“哦,申怀安,你来晚和我没关系,上朝面圣竟然还敢来晚。
我荆楚算是长见识了,在我荆楚就你这样的人竟还有资格进宫?”
“公主殿下,刚才在下也说了,虽然来晚了些,但事出有因。
没办法,谁让我大梁地大呢?
我上个朝从外城到内城要走好远的。
不像荆楚,国土尚小,城内说句话,城外都能听见。”
“申怀安,你……哼,本宫也不与你一般见识。
听好了,我的上联是:三光日月星。香快燃没了,有能耐立即对上来。”
“三光日月星,真是好对联啊,公主殿下稍等,容我好好想想。”
“申怀安,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这么长时间了,满朝的群臣和才子都没对上来,你想一下就能对出?”
“这个对联确实妙啊,对什么好呢?
两朝兄弟邦还是一阵风雨雷?或是三才天地人,又或是五岳山川地?
唉呀,都不恰当。要不就对四喜福禄寿?
还是不行,算了,就对四诗风雅颂吧!公主以为如何?”
申怀安刚一说完,楚若南就张大了嘴巴,他真的对出来了,还对了好几个下联。
她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个对联可是绝对啊,在荆楚无一人能对出,这才拿到大梁来。
而台下的百官和学子也都很是寂静,都沉浸在申怀安刚才的对联中。
一下子对出六个下联,还觉得不满意。
要知道整个大殿之上都是京城有名的才子,还有的是大学士、国子监和文武百官。
他们一个都对不上来,你却一下子对上了六个。
而且还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真是见了鬼了。
这时上官慕晴思索了一番后,开始鼓掌
这一鼓掌不要紧,整个大殿之上掌声雷动,还有大声叫好的,甚至还有吹口哨的。
皇帝也甚为高兴,四诗风雅颂,真是好对联啊。
他是怎么想出来的。此联对对仗工整,严丝合缝,甚为巧妙,果真有才。
见大梁人如此高兴,楚若南也有些挂不住了:
“哼,别高兴的太早,这才是开胃菜,后面还有几题呢?”
“还请公主出题,在下全力而为。”申怀安拱手道。
“听好了,我的第二题是术数题。”
“术数,在下这可就为难了,在下对这个不甚了解啊。
不过还请公主出题,在下虽然不才,也想替大梁出一份力。”
一听说是术数,申怀安开心极了。
当今的术数能有多难,要知道我们那个时候可是要参加高考的。
虽然我当兵了没有参加,但还是学过啊。
这时楚若南也想,哼,说你无才,鬼都不信。
不过你诗词过人,还未听说你对术数有研究。
对不住了,这下可要让你难堪了,谁让你顶撞本宫呢?
“听好了,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楚若南沉思后,立即道出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