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少先生》
康熙年间,江南书生韩元少尚为诸生时,曾遇一桩奇事。
暮春午后,忽有差役叩门。来人虽衣冠齐整,眉宇间却凝着化不开的阴郁。
不待寒暄便直言:“我家主人慕先生才名,特请西席授业。”
说罢奉上束帛缄贽,锦匣中明珠生辉,白银灼目,礼数之重远超常例。
韩生捻着青衫袖缘沉吟:“贵府门第若何?”
差役目光游移:“家主乃世外清贵,素不示名帖。”
见聘礼委实丰厚,韩生暗忖或是隐逸权贵,终应承此事。
届期果有华盖马车临门。
初行尚见阡陌纵横,渐次转入荒径,道旁古木参天,竟似从未涉足之境。
正惊疑间,忽见层台累榭拔地而起,朱甍碧瓦隐有藩邸气象。
甫入府,即被引至幽篁深处的书斋。
但见瑶琴悬壁,法帖满架,却始终不见主人。
没过多久,各种山珍海味便如流水般被端上了桌,这些美食精心摆放在玉盘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宴毕方见少年公子翩然而至,其人身姿秀异如琼枝映月,执弟子礼甚恭:“学生请业之时,自当趋谒师所。”
言讫即退往别院。
授书方知此子天资颖悟,经史子集过目成诵。
然府中昼夜不闻人语,唯见两个垂髫书僮侍立廊下。
韩生屡问家主何在,僮子皆垂首应曰:“主人俗务缠身。”
这日韩生执意要探究竟,书僮面现挣扎之色,终引其穿曲廊过重门。
忽闻殿宇深处传来拷楚之声,自门隙窥去,骇见王者冕旒端坐,殿下剑树森列,无数罪魂正在刀尖翻滚哀嚎。
“祸矣!”书僮面如金纸。殿内已传来雷霆之怒:“何敢私窥冥司!”
但见铁鞭呼啸,书僮泣血阶前。
韩生浑身战栗着走进大殿,仿佛这殿内的气氛,比外面的寒冬还要寒冷几分。
他战战兢兢地抬起头,只见那高高在上的王者正用一种怜悯而又无奈的目光看着他。
王者轻叹一声,缓缓说道:“之所以一直不见你,正是因为我们身处阴阳两界,道路不同。
如今,你既然已经揭开了这其中的天机,那么我们之间的缘分也就到此为止了。”
说罢,王者从袖中取出一束金光闪闪的东西,递给一旁的青衣吏,并吩咐道:“送他回去吧。”
韩生茫然地接过那束金,心中却如坠冰窖。
他看着那青衣吏,嘴唇颤抖着问道:“我……我是不是要死了?”
青衣吏微微一笑,指着韩生腰间的玉佩说道:“先生这些日子以来,吃的、喝的、住的、用的,哪一样不是来自人间的烟火之物呢?”
韩生闻言,低头看了看自己腰间的玉佩,心中顿时明白了几分。
他默默地跟着青衣吏走出大殿,只见殿外一匹黑色的冥马正静静地站着,似乎在等待着他。
韩生看着那匹冥马,心中愈发恐惧,他的声音也越发颤抖:“这马……这马是要带我去哪里?”
青衣吏笑着解释道:“先生莫怕,此马只是送你回家而已。”
韩生半信半疑地爬上马背,那冥马便驮着他缓缓离去。
一路上,韩生都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迷雾之中,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模糊不清。
不知过了多久,冥马终于停了下来。
韩生定睛一看,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家门口。
他如释重负地跳下马来,却发现那马,转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韩生回到家中,生活依旧如往常一般平静。
自那以后,他的人生却经历了数年的坎坷。
每当他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受挫时,他都会想起大殿中王者对他说的那句箴言:
“你本应成为天下第一人,然而你的坎坷还没有结束啊。”
至康熙癸丑年,先取会元,继夺状元,方知昔日幽冥之语,字字皆验。
此后韩元少官至礼部尚书,每于夜阑秉烛,总见案头青光隐隐。
那是冥府所赠束金熔铸的墨匣,时时提醒着他:人间荣辱,不过阴阳际会时的一场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