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壁》之二。
江南的梅雨连绵不断,朱孝廉撑着油纸伞,静静地站立青石板路上。
目光凝视着远处,有座古寺,若隐若现
自兰若寺一别,那画中少女的倩影,深深地烙印心头,成为他无法割舍的执念。
近日,他偶然听闻,在竹林深处的清泉寺中,有一幅画,与兰若寺画中少女,极为相似。
这消息,如同黑暗中的明灯,让他迫不及待。
他决定,立马前往清泉寺。
推开陈旧斑驳的寺门,一股淡淡的檀香气息,扑鼻而来。
寺内一片寂静清幽,一位老和尚手持竹帚,正在专注清扫殿前的落叶。
朱孝廉赶忙上前,恭敬地施礼道:“大师,在下听闻贵寺有幅壁画,画中女子拈花微笑,不知可否一观?”
老和尚缓缓抬起头,他那浑浊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异样。
“施主,那幅画在偏殿。
只是画中之人,非有缘者不可见。”
朱孝廉的心中不禁一颤,他谢过老和尚后,沿着青石小径快步走向偏殿。
偏殿内光线昏暗,仅有一缕微弱的阳光,透过窗棂,恰好洒落壁画。
朱孝廉屏住呼吸,小心走近,他的心跳声,在这寂静的空间,中显得格外清晰。
画中女子,一袭素色纱裙,青丝垂落双肩,手中拈着莲花。
眉眼间流露出的笑意,与他记忆中的少女,如出一辙。
朱孝廉喉咙发紧,回忆如潮。
他闭上眼睛深呼吸,平复心情。
再次睁眼,壁画泛起一层柔和的光晕。
画中女子的身姿,轻轻摇曳,裙摆翩翩起舞,缓缓破出画壁。
朱孝廉终于看清,她眼角那颗鲜艳的朱砂痣,正是他记忆中最为深刻的印记。
“公子,别来无恙。”
女子的声音轻柔婉转,带着几分熟悉的韵味。
“我叫莲音,本是天界散花天女。
因触犯天规,被封印于画壁之中,历经千年不得解脱。”
朱孝廉震惊地后退了半步,喃喃道:“难道,兰若寺的相遇……”
莲音轻轻地点了点头:“正是。
那日你凝视画壁时的深情,触动了画中禁制。
你的真心,为我打开了枷锁。
此后,我虽能游走于各寺壁画之间,却始终无法真正脱身。
直到今日,终于得见天日。”
朱孝廉又惊又喜,他激动地握住莲音的手:“原来如此!
这些日子,我日夜思念,没想到竟真能与你重逢。”
二人相视而笑,决定携手共度余生。
不久后,他们在小镇买下一处小院。
小院里种满了莲花,每到花开时节,满院芬芳。
莲音虽为天女,很快,就适应了凡人的生活。
每天清晨,她都会早早地起床,悉心打理那些花草,让小院充满生机。
午后,她便会坐在窗前,为朱孝廉研墨。
红袖添香,岁月静好。
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
镇上人发现,莲音虽然美貌动人,却从未见过她的家人,也不见她和别人,有过多的往来。
于是流言四起。
有人说她是狐妖化身,专门迷惑人心。
有人说她是鬼魅成形,会给人带来灾祸。
更有甚者,传言她是从画中走出的妖女,会带来不祥。
一天,几个无赖趁朱孝廉外出办事,心怀不轨地闯进小院。
莲音丝毫不慌,挥动衣袖,一阵清风拂过,那几个无赖失去平衡,跌跌撞撞地狼狈逃窜。
这件事情传开后,镇上的人对莲音愈发忌惮,但同时也更加好奇。
朱孝廉深知,生活要恢复平静,必须让莲音融入到世俗之中。
他耐心地教导莲音,与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莲音聪慧过人,很快就学会了应对各种情况。
帮助镇上的妇女绣花织布,还向她们传授一些简单的医术。
渐渐地,莲音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好感。
不久之后,江南地区爆发了一场瘟疫,小镇未能幸免。
许多人染病卧床,镇上大夫束手无策。
莲音挺身而出,她运用天界医术,精心配制独特的药方。
朱孝廉日夜奔波,为病人送药问诊。
付出总会有结果,疫情得到控制。
百姓们对他们感激不已,纷纷称他们为“活菩萨”。
官员对他的品德和才能,十分赞赏,便邀请他出仕为官,为百姓谋福祉。
朱孝廉对仕途没太大兴趣,但想到能为百姓做事,他欣然应允。
莲音行医救人,帮助人们摆脱病痛。
夫妻二人一个为官,一个济世,他生活过得充实幸福。
几年后,朱孝廉政绩卓着,被调京城任职。
临行前,全镇百姓为他们送行,眼中充满了不舍。
莲音望着这个熟悉的小镇,眼中泛起泪花。
“这里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回忆,如今虽然要离开,但收获了小镇百姓的真心,也没遗憾了。”
朱孝廉紧紧地握住她的手,深情地说:“有你在,何处不是家?”
来京城后,朱孝廉的能力得到皇帝赏识,官场上一帆风顺。
莲音的医馆,因她医术高超而声名远扬,前来求诊的人络绎不绝。
一天,阳光明媚,朱孝廉与莲音,院中悠闲品茶。
忽然,一阵敲门声传来。
开门一看,是多年未见的故友孟龙潭。
孟龙潭踏入庭院,看到夫妻二人恩恩爱爱,真是羡慕。
“孝廉兄,当年一别,未曾想你竟有如此奇遇!
如今见你夫妻恩爱,真是羡煞旁人!”
朱孝廉笑着请他入座,说道:“龙潭贤弟,人生如梦,一切皆由心造。
若不是当初心中那份执念,我又怎会有今日?”
莲音为孟龙潭斟上一杯茶,微笑着说:“孟公子,世事无常,缘分奇妙。
当初画壁相逢,如今能在京城重聚,何尝不是另一种机缘?”
三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间,夕阳已经西下。
看着天边那绚丽多彩的晚霞,朱孝廉的心中,满是感慨。
曾经以为,那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却没想到,成就了今生最珍贵的缘分。
或许正如那位老僧所言,幻由心生,而只要拥有真心,终究能心想事成。
《画壁》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