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平凡在窗边伫立良久,才缓缓转身,走回书桌旁。他重新坐下,铺开宣纸,提笔写下接下来要召集商讨的人员名单。每写下一个名字,他的眼神便愈发坚定一分。“这一次,一定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他低声说道,仿佛是在给自己打气。写完后,他将名单仔细收好,吹熄蜡烛,在黑暗中躺上床榻,期待着明天的商讨能带来新的转机。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轻柔地洒在肖平凡的脸上。他悠悠转醒,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然。迅速起身,穿戴整齐,他深知,今日的朝堂整顿,将是国家迈向复兴的关键一步。
踏入朝堂,大臣们早已列队等候。肖平凡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心中暗暗思忖着这些日子所收集到的情报。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爱卿,如今国家百废待兴,朕深知大家都肩负着重任。但朕近日听闻,朝堂之中竟有部分官员,在战争期间玩忽职守、贪污腐败,此等行径,实乃国家之蛀虫,百姓之祸害!”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有的官员面露惊慌,眼神闪躲;有的则故作镇定,心中却也忐忑不安。肖平凡将众人的神情变化尽收眼底,他大手一挥,继续说道:“朕已命人暗中调查,证据确凿。对于这些害群之马,朕绝不姑息!”
说罢,他一挥手,侍卫们便押着几名官员出列。这几名官员面色如土,浑身颤抖,纷纷跪地求饶。肖平凡看着他们,眼中满是厌恶:“你们身为朝廷命官,本应心系百姓,为国家分忧解难,却做出这等令人不齿之事。来人,将他们即刻打入大牢,等候发落!”
随着这几名官员被带走,朝堂内的气氛愈发凝重。肖平凡目光扫过其他官员,严肃地说道:“朕希望诸位能引以为戒,莫要心存侥幸。国家正值危难之际,需要的是一心为国、清正廉洁的好官。”
惩处完这些官员后,肖平凡话锋一转:“当然,国家的改革与发展,仅靠现有的官员远远不够。朕决定选拔一批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才,充实到各个重要岗位。”
此言一出,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肖平凡知道,他们心中或许有所疑虑,于是耐心解释道:“朕明白,诸位或许担心这些新人能否胜任。但朕相信,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有真才实学,有一颗为国家、为百姓奉献的心,就能够为国家的复兴贡献力量。”
随后,肖平凡命人拿出一份名单,上面皆是他经过多方考察挑选出的人才。他一一念出名字,并简要介绍了每个人的才能与优点。大臣们听后,虽仍有部分人面露疑虑,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人确实各有所长。
“从今日起,这些人便正式入职,希望诸位老臣能够多多帮扶,让他们尽快熟悉政务。”肖平凡目光诚恳地看着大臣们说道。
接下来的几日,都城朝堂内一片忙碌景象。新上任的官员们满怀激情与抱负,积极投入到工作中;而老臣们也在肖平凡的督促下,放下架子,耐心指导新人。
然而,肖平凡心中清楚,朝堂整顿并非一帆风顺。在一次朝堂议事结束后,一位资历颇深的老臣私下找到肖平凡,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此次朝堂整顿,涉及人员众多,老臣担心会引发一些官员的不满和反抗,还望陛下三思啊。”
肖平凡微微一笑,拍了拍老臣的肩膀:“爱卿所虑,朕亦知晓。但国家若想发展,就必须清除这些阻碍。朕相信,只要我们秉持公正,一心为国,定能克服这些困难。”
送走老臣后,肖平凡独自站在宫殿的长廊上,望着远方。他深知,朝堂整顿只是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新官员们虽充满热情,但能否真正胜任各自的工作,还需时间的检验。而那些被惩处官员的余党,是否会暗中搞破坏,也未可知。但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了国家的繁荣,为了百姓的幸福。
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坚毅的身影,仿佛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宣告着一场伟大变革的开始。
肖平凡深吸一口气,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回到了宫殿内。他知道,接下来的路充满挑战,但他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走进书房,他坐在桌前,再次审视着那份新官员的名单,心中默默思索着如何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带领国家走向复兴。
经过这段时间对国家现状全面且深入的调查,肖平凡深刻意识到,唯有进行全面改革,才能真正拯救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他下定决心,目光中透着坚毅,仿佛燃烧着一团炽热的火焰。
从这天起,肖平凡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方案的筹备工作中。他先是广发诏令,诚邀各方贤能之士,无论是朝堂官员、民间智者,还是江湖隐士,都可向他进言献策。诏令一出,都城内顿时热闹起来,各方书信如雪片般纷纷飞至肖平凡的案头。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薄雾,肖平凡便已坐在书房,认真翻阅着一封封书信。他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将有价值的建议一一记录下来。纸张摩挲的沙沙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仿佛是改革前的序曲。
除了收集书面建议,肖平凡还频繁召见朝中大臣、地方官员以及各行各业的代表。他与这些人促膝长谈,详细询问他们在各自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改革的看法。在与一位资深的农业官员交谈时,官员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如今农田荒废严重,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民生活困苦,若想振兴农业,必须加大对水利的修缮,还要减轻农民赋税啊。”肖平凡认真聆听,眼神专注,将这些话语铭记于心。
随着收集的意见越来越多,肖平凡开始召集谋士们一同商讨。宽敞的议事厅内,烛火摇曳,将众人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影影绰绰。肖平凡坐在主位,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谋士,缓缓开口:“诸位,如今国家形势严峻,改革迫在眉睫。我们今日便在此,共同商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谋士们纷纷点头,其中一位名叫林羽的年轻谋士率先发言:“陛下,依臣之见,经济乃国家之根基,当务之急是整顿商业秩序,鼓励贸易往来,同时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国库收入。”肖平凡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林羽受到鼓励,更加兴奋地说道:“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贸易机构,规范市场交易,打击奸商,保障商人与百姓的利益。”
另一位年长的谋士李源接着说道:“陛下,民生问题亦不容忽视。除了刚才提到的农业方面,还需加强对医疗、教育的投入。在都城及各郡县设立医馆,培养更多的郎中,让百姓有病可医;兴办学校,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读书识字,为国家培养人才。”
肖平凡一边听着,一边在心中仔细权衡。他深知,这些建议都切中要害,但实施起来并非易事。这时,又有一位谋士站起来说道:“陛下,军事方面也需改革。如今军队纪律松散,装备陈旧,我们要加强训练,更新武器装备,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以应对可能的外敌入侵。”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愈发激烈。肖平凡认真倾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时而提出自己的疑问,时而与谋士们展开深入探讨。不知不觉中,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月光如水,洒在议事厅的窗台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肖平凡与谋士们日夜沉浸在改革方案的制定中。他们详细规划着经济改革的每一个步骤,从商业政策的调整到农业生产的扶持,都力求做到精准有效。在民生方面,他们精心设计医疗和教育体系的改革蓝图,希望能让百姓真正受益。军事改革上,他们研究各种先进的战术和武器装备,试图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
在经济领域,他们计划打破旧有的商业垄断,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各个行业,激发市场活力。同时,调整税收比例,减轻普通百姓的负担,增加对富商大贾的税收,以实现财富的合理分配。为了促进贸易发展,他们打算开辟新的商路,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
民生方面,除了大规模建设医馆和学校,还准备设立专门的救济机构,帮助那些生活无依的百姓。在教育改革中,不仅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还将引入一些实用技能的培训,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军事上,他们决定重新选拔将领,以能力和战功为标准,摒弃以往的裙带关系。加强士兵的日常训练,增加实战演练的频次,同时派遣专人到各地收集先进的武器制造技术,力求提升军队的装备水平。
然而,改革方案的制定并非一帆风顺。在讨论文化改革时,谋士们出现了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全面推行新的思想观念,打破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另一部分人则坚决反对,他们觉得儒家思想是国家的正统,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根基,不能轻易改变。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肖平凡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辩论。他深知,文化改革关乎国家的未来走向,必须谨慎决策。经过深思熟虑,肖平凡缓缓说道:“诸位,儒家思想作为国家正统,其精华部分我们应当传承和发扬。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要吸收其他有益的思想观念,为我所用。我们可以在保留儒家思想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适当引入一些新的理念,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
听了肖平凡的话,谋士们纷纷陷入沉思。最终,他们认同了肖平凡的观点,文化改革的方向也得以确定。
随着改革方案的逐渐成型,肖平凡的心中既有期待,又有担忧。他深知,这个方案一旦推行,必将触动一些人的利益,遇到重重阻力。但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百姓的福祉,他别无选择。
改革方案能否顺利制定?在推行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阻力?肖平凡在心中反复思索着这些问题,目光望向窗外深邃的夜空,仿佛在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