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袁绍从宿醉中醒来,头脑仍有些昏沉,但曹操已早早登门,将昨夜与林昊商议的“借剿匪掌兵权”之计详细道来。
袁绍揉着额角,仔细听完,眼中逐渐恢复神采,点头道:“孟德,林先生此计,确实切中要害!利用剿匪之名,既能向何进示好,又能名正言顺地趁机获取军职,掌控兵马,实乃一步妙棋!”
然而,当曹操提及计划中由林昊代为领兵、负责具体剿匪事宜时,袁绍的眉头却微微皱起,露出了明显的犹豫之色。
曹操察言观色,问道:“本初是担心林先生能力不足,难以胜任?”
袁绍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非也。林先生在颍川的事迹,你我都清楚,他能整合各方,肃清地方,其谋略与胆识毋庸置疑,剿灭些许山匪,想必不在话下。我所虑者,并非林先生之能,而是……我手底下那帮人。”
他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头疼,“那百十来人,鱼龙混杂,虽大多对朝廷心怀怨愤,可用。但其中真正行伍出身、懂得军纪为何物者,十不存一。更多是些桀骜不驯的游侠、亡命之徒,痞气、劣性深重,平日充作护卫,仗着袁家名头还能勉强约束。
若真要上阵杀敌,面对严苛的军令,我怕他们非但不能成为助力,反而会抗命不遵,甚至临阵脱逃,届时岂非害了林先生性命,也坏了我们的大事?”
曹操闻言,神色也凝重起来:“本初所虑,确是实情。然则,此计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在不动用何进一兵一卒、不损害其丝毫利益的前提下,为他解决麻烦,带来功劳,他才会心甘情愿地替你入军职。若我们自身无法独立完成剿匪,一切皆是空谈。”
袁绍揉了揉眉心,显得有些疲惫:“我自然明白。可我如今在洛阳,又不能大张旗鼓地动用家族中那些训练有素的部曲,否则立刻就会引起阉党警觉。或许……真的只能寄希望于林先生有办法,能驯服我手底下这群‘刺头’了。”
得到曹操传来的消息后,林昊并未退缩,反而带着典韦和几名精锐亲卫,依约来到了洛阳郊外一处隐蔽的山庄。此地乃是袁绍的一处私产,看似普通的庄园,内部却别有洞天。
一踏入山庄内的校场,一股混杂着汗味、尘土味和淡淡戾气的氛围便扑面而来。校场上或坐或卧,散布着百余名汉子,他们衣着各异,眼神却大多带着警惕、冷漠或是不羁。有人默默地擦拭着手中的兵器,有人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眼神闪烁,还有人干脆躺在草堆上晒太阳,对林昊等人的到来视若无睹。
林昊目光扫过,第一感觉便是——散漫!毫无军纪可言,更像是一群临时凑在一起的乌合之众。虽然能感觉到其中不少人身上带着煞气,显然并非良善之辈,也有几分勇力,但缺乏凝聚力和约束力。
曹操在一旁低声叹道:“本初说了,这群人现在就像一盘散沙,缺一个能镇得住场子的领头人。里面倒是有几个曾经在军中待过,但自身实力一般,难以服众。有几个实力强的,却又习惯独来独往,不屑与人协作。”
林昊静静地观察了片刻,嘴角却微微勾起一抹弧度,对曹操道:“孟德兄,此事,或许我有办法。” 他随即回头,看向身旁如同铁塔般矗立的典韦,轻声问道:“典韦,有办法给这群好汉们……好好上一课么?”
典韦闻言,那双铜铃大眼中顿时爆发出兴奋的战意,他扭了扭粗壮的脖子,骨节发出嘎巴的脆响,蒲扇般的大手互相捏了捏,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咧嘴露出一口白牙,憨厚的笑容中带着无比的自信:“主公放心!这等小事,包在俺老典身上!”
林昊点了点头,随后在曹操耳边说了几句。
曹操随即清了清嗓子,走到校场前方,目光扫过在场众人:今日召集诸位,是有一桩要事相商,也是一桩建功立业的机会摆在眼前!!”
在场的这些人大多认得曹操,知道他是袁绍的挚友,他的话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袁绍的意志,因此都纷纷瞩目而来,静待下文。
曹操继续道:“近日河东郡有匪患为祸地方,袁本初先生打算向朝廷请命,由我等负责前往清剿!”
此言一出,底下顿时响起一阵交头接耳之声。剿匪?他们这些人,要么是受过迫害,要么是亡命之徒,对于对抗官府或许心有抵触,但对付山匪流寇,却并无太多心理负担,甚至有些人眼中还露出了跃跃欲试的光芒。
曹操朗声道:“此番剿匪,正是我等凝聚力量,证明自身价值之时!袁公子有令,凡参与此次剿匪者,事成之后,必有重金赏赐!而且,表现优异、立下战功者,更有机会被袁公子看中,正式纳入麾下,成为袁家的部曲、乃至亲卫!”
“成为袁公子的亲卫?!”
“四世三公的袁家?!”
这下,人群彻底沸腾了!对于这些大多出身不高、甚至有些落魄的汉子来说,金钱固然重要,但能攀上袁家这棵大树,成为袁绍的亲信,那意味着身份地位的巨大飞跃和未来的光明前程!
这远比单纯的金钱奖励更具吸引力!欢呼声、叫好声响成一片,许多人的眼神都变得炽热起来,随即有人喊道:
“曹大人,剿匪是好事!但这领头的是谁?总不能群龙无首吧?”
“对啊,谁来做这个主将?得有个说法!”
眼看群情激昂,曹操知道火候已到,话锋一转:“然而,蛇无头不行,军无将不立!我们需得一员勇猛善战、能服众的虎将统领!经袁公子与曹某商议,此次剿匪,便由这位——林昊,林先生,担任全军主将,统筹一切剿匪事宜!”
他话音一落,场中热烈的气氛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瞬间凝滞了一下,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嘈杂和质疑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曹操身旁那位身形挺拔、面容俊朗却带着几分书卷气的林昊身上。
“他?一个书生?”
“开什么玩笑!让个舞文弄墨的来带领我们去跟山匪拼命?”
“曹大人!袁公子是不是弄错了?我等敬重袁公子,也感念恩情,但这主将之位,岂能儿戏!”
一个脸上带疤的壮汉排众而出,声若洪钟:“曹大人!不是我等不给面子!这剿匪是刀头舔血的买卖,主将若是个不通武艺的文人,岂不是带我们去送死?要选主将,也得从我们这些兄弟里面选!至少得是能打敢拼、让我们心服口服的好汉!”
“对!说得对!”
“必须从我们里面选!”
“让个外人,还是个书生来当主将,我们不服!”
群情顿时汹涌起来,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显然,林昊这文弱的外表,根本无法让这群桀骜不驯的亡命徒、游侠和退伍老兵信服。场面一时间有些失控。
曹操看着激愤的众人,眉头微皱,正准备再次开口安抚,林昊却轻轻抬手阻止了他。林昊面色平静,似乎对眼前的反对浪潮早有预料,他目光淡然地看着那个带头反对的疤脸壮汉,以及他身后那些鼓噪的人群,嘴角反而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不急不缓地向前迈了一步,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哦?不服?觉得林某不配当这个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