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博看读书 >  明末改革 >   第36章 添乱

自那回周皇后让黄颖抄录了一卷《孝经》后,一回想二回熟,太子朱慈烺每逢往坤宁宫向母后请安,但凡得闲,总要带上这位温婉细致的女官。时日一长,两人之间那份初见的生分便悄然消融,多了几分自然而然的熟稔。

这熟悉起来,黄颖身上那些被端庄仪态稍稍掩去的优点,便渐渐清晰地呈现在周皇后眼前。

她不仅限于笔墨间的清雅工整,更在于日常言行中流露的知书达理,待下宽和时显出的那份纯良心地,闲暇时抚琴对弈、谈诗论画所涵养的才情风度,乃至应对问询时那份不疾不徐、言之有物的得体才学……点点滴滴,周皇后都默默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上。

这般品貌才德俱佳的姑娘,常在眼前走动,周皇后是越看越觉着称心,那份源于初始好感的欣赏,便也悄然沉淀为更深一层的认可与喜爱。

然而,周皇后的青睐虽重,却未能洗刷黄颖身上那“风尘女子”的烙印。这标签如同无形的枷锁,并未因宫中主位的喜爱而有分毫松动。

更因太子朱慈烺携其入宫的次数愈发频繁,前朝御史言官的奏疏便如雪片般飞向御案,责问与质疑之声渐起,言辞间无不围绕着“出身微贱,恐损储君清誉”大做文章。

令人玩味的是,面对此番风波,以钱龙锡为首的北方老臣班底却异乎寻常地保持着静默。他们内心深处,自然极不赞成太子与这样一位女子过往甚密。

然而,此前天子曾为此事,以近乎推心置腹、甚至略带恳请的姿态与他们深谈,那番放下身段的言语,让这些历经风雨的老臣在恪守礼法与体恤圣意之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为难。

几番权衡之下,钱龙锡等人私下达成默契:对此事,索性装聋作哑,不知,不问,更不置一词。他们将这不合常理的沉默,视作对天子那番“低三下四”唯一能做的回报,在这喧嚣的争议中,为自己,也为陛下,留出了一片安静的缓冲之地。

如何才能洗刷掉“出身微贱”这顶沉重的帽子呢?太子朱慈烺麾下那四位来自天南海北的“狗头军师”——岛津纲贵、毛利纲广、李溰和那莱,再次开动了他们那为数不多的脑细胞,绞尽脑汁,各显神通。

最为实诚的岛津纲贵,策略就一个字:“卖惨”!

他充分发挥了萨摩人直来直去的风格,自掏腰包雇来了一大帮说书人和市井闲汉,在茶楼酒肆、街头巷尾,日复一日地讲述一个被精心修饰过的故事:黄颖姑娘如何身世飘零却坚贞不屈。

她与太子殿下如何在患难中相识相知,那段感情是如何的“惊天地、泣鬼神”,足以感化顽石!故事讲得是声情并茂,催人泪下,力图将黄颖塑造成一个虽出身风尘却情操高洁的奇女子。

更为精明的毛利纲广,则走“实务派”路线。 他深知空谈无用,实惠才能收买人心。于是,他以黄颖的名义,在京城各处大搞慈善,开设粥棚,不仅施粥、施面。

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日常用度也一应俱全,种类千奇百怪,务求覆盖贫苦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时间,“黄姑娘施恩”的消息传遍底层,许多吃不饱饭的穷苦人,确实因此念起了她的好。

朝鲜世子李溰则彻底吸取了上次写诗拍马屁拍到马腿上的教训,这次他选择“深入群众”。 他亲自带着随从,打着黄颖的旗号,天天去往京城最破败的角落,“慰问”那些最底层的苦力、乞丐和贫民。

“乡亲们,我们来晚了!” 李溰专挑那些双手最脏、衣衫最褴褛、面容最瘦弱的人,毫不嫌弃地紧紧握住他们的手,声情并茂地表达“关怀”,并当场发放钱粮。这一幕幕“与民同苦”的画面,经由他有意无意的传播,倒也确实为黄颖博得了一些“仁善”的名声。

而暹罗王子那莱,手法最为“超前”。

他充分发挥了能言善辩的特长,带着通译和随从,在人群聚集处搭建起简易的高台,天天进行公开演讲!他用那带着浓重异域口音的汉语,激情澎湃地歌颂爱情的自由与伟大,抨击“门户之见”是阻碍真情的枷锁,将黄颖与太子的爱情上升到“打破世俗陈规”的高度。

虽然他的一套说辞让许多守旧的士人听得直皱眉头,但在部分年轻士子和市井小民听来,却颇感新奇甚至有些“道理”。

这四位“军师”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虽然方法各异,甚至有些举动在士大夫看来简直是胡闹,但不可否认,一场围绕着黄颖形象的舆论造势运动,就在这般鸡飞狗跳、五花八门的操作中,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黄颖如今算是彻底体会到了何为“名满京城”。

无论她乘坐的朴素马车行至何处,街巷间总会响起此起彼伏的呼唤,那声音里混杂着好奇、热情,甚至是一丝莫名的拥戴。

“黄姑娘!”

“快看,是黄姑娘的车!”

“黄姑娘……愿您福泽绵长……”

更让她有些无措的是,时常会有一些衣着体面、看似是好人家的年轻小姐,在丫鬟的陪伴下,鼓起勇气走上前来,趁她车马停驻的片刻,匆匆塞过来一个精心绣制的香囊或一束时令鲜花,继而飞快地握住她的手,眼中闪着光,压低声音为她打气:

“黄姑娘,我们都听说了……您别怕,要加油啊!”

“您和太子殿下……一定要好好的!”

这一日,黄颖难得闲暇,轻纱覆面,只带了一名贴身侍女,前往东市采买些胭脂水粉。市集依旧喧嚣,人流如织,叫卖声不绝于耳。

然而,行至一处十字路口,她却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只见前方不远,不知何时搭起了一个简易的木台,四周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而木台之上,那位暹罗王子那莱,用他那带着独特异域腔调的汉语,声情并茂地演说着。

他的声音比平时更为洪亮,手臂随着话语有力地挥动:“……诸位父老!什么是爱情?它不是门第的匹配,不是财富的衡量!它是两颗心的相互吸引,是灵魂与灵魂的共鸣!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是跨越藩篱的勇气!”

他环视台下被他话语吸引,或好奇、或惊愕、或若有所思的面孔,继续慷慨陈词:“什么是真心?是贫贱不移,是富贵不淫,是威武不屈!是用行动去守护,而非用流言去伤害!什么是自由?是追求幸福的权力,是挣脱枷锁的勇气!

两情相悦,便是这世间最正当、最美好的道理,凭什么要被那些陈腐的规矩所束缚?!”

他的话语,在这些听惯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普通百姓耳中,无异于晴天霹雳。一些年轻人听得眼睛发亮,暗暗握拳;

一些老者则连连摇头,低声斥责“荒唐”;更多人是纯粹的惊讶与新奇,伸长了脖子,想看看这异国王子还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之言。

黄颖站在人群外围,帷帽下的脸颊早已绯红。她听着那莱王子口中那些炽热而直白的词汇——“爱情”、“真心”、“自由”、“两情相悦”,每一个字都像鼓槌敲在她的心尖上。这些话语,大胆地为她与太子之间的关系正名,将她内心深处不敢宣之于口的期盼,赤裸裸地摊开在了这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

黄颖脸颊发烫,几乎是逃离了那莱王子那过于直白炽热的演说现场。她埋头快步,只想尽快融入市集的人流,摆脱那份令人心慌的瞩目。

刚拐过街角,一阵抑扬顿挫的说书声混着茶楼的喧闹扑面而来。她下意识抬头,只见前方一座颇为气派的酒楼大堂内,一位身着长衫的说书先生正立于案后,醒木拍得“啪啪”作响,唾沫横飞,周围坐满了引颈倾听的茶客。

而那先生口中娓娓道来的,不是三国英雄,也不是江湖传奇,赫然正是她黄颖的“身世”!

“……诸位客官,你道那黄姑娘为何流落风尘?皆是命运弄人,家道中落,不得已而为之啊!想当年,她也是好人家的女儿,知书达理,温婉贤淑……可怜她为葬至亲,只得卖身,那是何等的孝心,何等的无奈!每每思及此,真真是苍天无眼,令人肝肠寸断啊!”

那说书先生表情丰富,语调时而哀戚,时而激昂,将一段被岛津纲贵团队精心加工过的、充满了悲情与坚韧的故事渲染得淋漓尽致。座中竟真有不少妇人拿出帕子拭泪,一些汉子也摇头叹息,唏嘘不已。

“如此冰清玉洁之人,却遭世俗白眼,岂不悲乎?幸而天见犹怜,得遇真龙……这往后啊,且听下回分解!”

黄颖僵立在酒楼窗外的人群里,帷帽下的面容血色尽褪。听着那被极度夸张、甚至有些情节连她自己都感到陌生的“悲惨往事”,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与窘迫涌上心头。这故事固然博得了同情,却也如同将她最不愿回顾的伤疤,血淋淋地公之于众,任人评说。

她再也听不下去,猛地转身,几乎是跑着离开了那里,只觉得那一声声叹息和同情,比方才那莱王子的激进宣言更让她感到无地自容。

黄颖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那家酒楼,心口的窒闷还未平复,刚穿过熙攘的人流走出没两步,眼前出现的景象让她再次僵在了原地。

就在街道另一侧的空地上,赫然支起了一长排简易的桌椅。几个大粥桶正冒着腾腾热气,队伍排得老长,尽是些衣衫褴褛的贫苦百姓。而站在粥桶之后,亲自挽着袖子,满脸堆笑地将盛满的粥碗塞到一个个伸过来的手中的,不是毛利纲广又是谁?

他一边手脚麻利地分发着粥食,一边中气十足地对着人群高喊,声音清晰地传遍了半条街:“慢慢来,都有份!大家吃饱了,可要记得这是黄姑娘的恩德!是黄姑娘心系百姓,仁善慷慨!”

“记住了吗?是黄姑娘!黄姑娘给大伙儿的粥!”

他那热情洋溢的模样,配上那异国的面容,在人群中格外显眼。领到粥的人千恩万谢,嘴里不住念叨着“谢谢黄姑娘”、“黄姑娘是活菩萨”。整个场面热火朝天,“黄姑娘”三个字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黄颖站在街角,望着眼前这打着她的旗号、却完全由他人主导的“善行”,看着毛利纲广那过于殷切甚至显得有些夸张的笑容,听着那一声声被刻意引导的感恩,她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

黄颖此刻什么采买的心思都没有了,满街的“黄姑娘”呼声如同针扎般让她坐立难安,心头那股混杂着羞愤、委屈和无处宣泄的闷气越来越盛。她现在只有一个念头:赶快回家,躲进那方小小的天地,把外面这一切喧嚣都关在门外。

她几乎是小跑着回到了住处,气息都有些不稳。刚踏上台阶,伸手欲推门,却听见身后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以及那个她此刻最不想听到的、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温和的声音:“颖儿?今日回来得这般早?”

正是刚从应天府衙处理完日常公务回来的朱慈烺。他忙了一日,眉宇间带着倦色,但见到黄颖,嘴角还是下意识地扬起了一丝笑意,正想上前说几句话。

然而,黄颖闻言,脚步一顿,非但没有回头,反而像是被这声呼唤点燃了压抑许久的火气。她猛地一个转身,看也没看朱慈烺一眼,在朱慈烺略带错愕的目光中,用力将那两扇木门“砰”地一声狠狠甩上!

动作又快又急,带着显而易见的怒气。

朱慈烺猝不及防,差点被门板撞到鼻子,愣愣地站在紧闭的门外,只来得及感受到一股劲风扑面,以及那一声震响在耳边回荡。他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伸出的手还悬在半空,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何事。

“……” 朱慈烺摸了摸鼻子,看着眼前纹丝不动的门板,当真结结实实地吃了个闭门羹,一脸的茫然与无辜。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在大唐苟活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