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庄重承诺必将守护二人终身,目光真挚毫不介意对方出身。只要品貌俱佳,其他并不重要。当然,这些心思他未说出口。
细心的贾铭同时握住宋引章的手,令她倍感温暖。孙三娘心头涌起蜜糖般的甜意,在贾铭要求下改口唤作。
她担忧地望向宋引章,却发现对方满脸欣喜。作为侧室,引章早就接受妻妾共存的事实。三姐妹共侍一夫,倒也其乐融融。
比起和不熟悉的人相处,还是和好闺蜜在一起更自在。
赵盼儿本打算拉着最要好的姐妹孙三娘一起,虽然最后赵盼儿没同意,但孙三娘已经答应了。
这真是太好了!她由衷地说,我真希望咱们三姐妹能永远陪在夫君身边。
孙三娘如释重负,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
看着她们深厚的姐妹情谊,旁边的袭人和晴雯都深受感动。
但也不由得心里泛酸。
明明是我先来的...袭人嘀咕道。
晴雯则望着远方:什么时候才能当上姨娘啊?好想也能喊爵爷夫君...
短短时间内,府里就多了五位女子。四位已经明确了关系,剩下那个想必也快了吧?
比她们先进府,却还没当上姨娘的袭人和晴雯,心里酸涩极了。
......
倾诉完心事,用完餐后,贾铭便与众女告别去上朝。
他说要弹劾就一定会做到。
袭人和晴雯一路送他到大门外。
察觉到她们的情绪,贾铭温和地说:你们年纪还小,等再长大些,就让你们也当姨娘。
大丫鬟终究是丫鬟。
爬上主子的床当姨娘,是每个丫鬟的终极梦想。
融合了吕布记忆、又在古代生活数月的贾铭自然明白这点。
他并不介意成全她们。
一来身边确实需要贴心能干的贴身丫鬟,二来她们的确还太小——才十一二岁。
不过他也理解,古人寿命短,婚配都早些。
古代婚嫁习俗与现代差异巨大。以西汉为例,孝惠皇后张嫣年仅十一岁便嫁予舅舅汉惠帝。这种早婚现象在旧时十分普遍,女子十五六岁未嫁已算大龄,十七八岁更被视为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出身农村的贾铭对婚嫁年龄持开放态度。在他看来,村里十五六岁婚育者比比皆是,国外十岁出头的已婚者也不罕见。不过对于十一二岁的 ** ,他仍觉得过于年幼。
贾铭的审美取向宽泛,从娇俏少女到成熟女性都能欣赏。只要容貌出众,年龄并非障碍。但他设定了一个底线——至少要年满十三岁方才考虑。
袭人被贾铭婉拒后心情复杂:既因被嫌年幼而失落,又为能继续侍奉暗自庆幸。她自我安慰道:爵爷既未彻底回绝,待过几年长开些自然水到渠成。
晴雯则较真地打量自身,起初不服气地嘟囔哪里小了,待想起严氏、貂蝉等女子的丰腴体态,顿时沮丧不已。这个心急的丫头当即盘算着要向新晋为姨娘的孙三娘讨教饮食秘方,盼着快些发育。
待贾铭率亲兵出门后,晴雯立刻拉着袭人去找孙姨娘求教。袭人红着脸解释误会,晴雯却满脸困惑:爵爷既嫌我瘦小,多吃些养胖不就行了吗?
下面是不改变
廊檐下,袭人默默站着没有说话。
似乎确实没发现什么问题。
她在脑海中回想严夫人等人的样貌,除了赵盼儿与宋引章,其余诸位夫人着实...想到这里不禁脸颊微热。
此刻袭人也不由生出几分向往之意:要不...我们一起去吧?
好啊。
晴雯望着孙家三姐妹亲密无间的模样,心底升起一股羡慕之情。她想着能与遭遇相似的袭人结伴成长也是桩美事。
说话间就牵起了袭人柔软的手掌。
两位明媚少女在庭院深处发出悦耳笑声,裙裾飞扬地往后院奔去。
......
贾铭率领随从向皇城方向行进。
由于先前有过经验,此番显得从容许多。
行至积雪覆盖的街道时,一座宅院门前横卧的女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女子身着厚衣却已失去知觉,显然是经受整夜严寒所致,多处显现冻伤痕迹。
命悬一线。
若不及时救治只怕撑不过今日。
贾铭向来心慈,当然主要是注意到对方姿容秀丽。
一袭浅绿罗裙衬得人清新动人。
体态窈窕间透着温婉气质。
垂落的青丝更添几分灵气。
于是驻足停留。
既是遇到便是缘分,且带回府中救治。
指派两名随行护卫护送女子回府。
至于能否转危为安,全凭天意。
护卫正欲搀扶之际,一个银镯从女子腕间滑落。
贾铭挑眉:既有此物,为何不典当度日?也不至沦落至此。
略作思忖决定稍后再问。
因弹劾欧阳旭等人的时辰将至。
虽无实际利益可图,能让那二人难堪便是最大乐事。
不多时贾铭已至宫门前。
而那昏迷女子亦被平安送回府中。
众人离开后,院落恢复寂静。
一名梳着双髻的女孩带着侍女在雪地里焦急奔走。稚嫩的脸庞挂满泪痕,晶莹的泪珠不断滚落。她用衣袖不停擦拭,却怎么也止不住奔涌的泪水。
小蝶!小蝶姐姐!她带着哭腔呼唤,小小的身影在积雪中踉跄前行。突然脚下一滑,整个人栽进雪堆,衣裙沾满了泥泞的雪水。
---
陈宫等人用过早膳便出门闲逛,打算先在神京城内游览一番,了解当地风物。待贾铭下朝后,再同往五城兵马司报到。
贾铭抵达皇城时,不少官员主动寒暄。盛纮率先上前行礼,昨日交锋让他对这位爵爷心生敬畏。两人正说话间,永平侯徐令宜也前来问候。
贾铭打量这位《锦心似玉》中的主人公:年约三旬,仪表堂堂。因父兄早逝独自撑起徐家门楣,素来心系家国。不过最令人称奇的是他的内宅——
原配罗元娘亡故后续娶罗十一娘,另有文姨娘、秦姨娘等多房妾室,堪称当代 ** 人物。
贾铭心下琢磨:不知罗十一娘有没有被他娶进门...
庶女出身的罗十一娘容貌娟秀,眉目间透着灵秀之气。虽年岁尚轻,却显出超乎年龄的沉稳与从容。
这般气质令贾铭过目难忘。
虽出身不高却极有主张,认为女子眼界不该囿于后宅方寸。嫁入徐府后,她以开朗豁达的性情待人,凭勤勉赢得阖府敬重,重掌家中大权。
其余几位姨娘也各具风韵,贾铭瞧着都颇合心意。
暗赞妙极!
贾铭虽承袭了吕布的本事。
如今却也渐渐体悟到吕布宿敌曹丞相的雅趣,二人倒有此共通之处。
表面不动声色,贾铭拱手道:徐侯爷。
这徐令宜世袭爵位,乃是侯爵之尊,官阶较贾铭还高出两级。
同样也是统兵之将。
深得新君雍顺帝的器重。
贾大人。
有件事要劳烦你。
功成名就的徐令宜剑眉星目,军功累累,眸中却常含肃杀之气。
直截了当对贾铭说道。
贾铭略感诧异。
旋即平静道:侯爷请讲。
我正在缉拿海盗逃犯江槐、刘勇二人!
你执掌五城兵马司,望能相助。
徐令宜目光如电,语气平淡。
贾铭并未立即作答。
而是细加思量。
因此事正是《锦心似玉》首集情节。
记忆中。
开场先叙及女主角际遇。
在这嫡庶有别的规制下,十一娘与吕姨娘自幼寄养在外,转眼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绣艺超群。因罗大太太传召,母女只得返归罗府。
逃犯江槐之事,徐令宜交予心腹临波督办。
临波追查江槐踪迹至客栈,恰逢十一娘母女亦在此投宿。虽十一娘机敏察觉江槐异样,但江槐已识破临波身份,劫持十一娘欲突围。危急之际,徐令宜率官兵赶至,终是救下十一娘。
贾铭暗自盘算着重要情报——此刻的十一娘尚未结识徐令宜,更谈不上婚嫁。但这个时机转瞬即逝,或许就在今日,也可能延至半月之后。
如此佳人岂能错过?现在该由我来主宰剧情了!贾铭胸中涌起强烈的占有欲。
他回忆着原着脉络:徐令宜主张开放海禁的政见,而追捕江槐两名海盗正是整部故事的开端。这其中暗藏机遇——若能相助徐令宜建功,既可获得这位未来太子师的友谊,又能借五城兵马司的职权分得功劳。
更关键的是,此举能创造与十一娘相识的契机。即便我不插手,徐令宜照样能抓捕海盗。与其作梗,不如顺势而为。贾铭权衡利弊后,当即向徐令宜表态:徐将军忠君爱国之心与我不谋而合,此事贾某定当效劳。
徐令宜冷峻的面容顿时缓和,郑重道谢后约定:散朝后我会将海盗资料交予你。这番融洽交谈令旁观的盛纮等人倍感诧异,素来不苟言笑的徐令宜竟对贾铭如此另眼相待。
“若能攀上贾铭这层关系,他在官场的根基便会更加稳固。”
盛纮眼中闪过一丝谋算。
昨夜林小娘的主意此刻想来愈发觉得可行。
他决定等贾铭登门时便顺势提出此事。
途中。
贾铭迎面遇上誉王、曹王以及观察使高鹄等人。
誉王与高鹄的目光里透着毫不掩饰的敌意,如刀般剜向他。
周遭不少官员亦投来或讥讽或玩味的眼神。
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
竟敢同时得罪权柄煊赫的亲王和深宫里的贤妃!
在众人看来,他已然是自掘坟墓。
贾铭却浑似不觉。
只冷嗤一声。
瞪什么瞪!
老子知道自己生得俊,可轮不到你们这群腌臜货色眼珠子黏着看——
再敢窥视,信不信老子拿汤匙剜了你们的招子!
......
“猖狂的武夫!”
誉王被他这副做派激得怒火中烧。
昨日当众拂他颜面便罢,
竟还敢在红袖招放肆!明知是他的地盘仍肆意妄为!
眼下竟又敢这般轻慢!
他恨不能立时将贾铭千刀万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