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团队数日的难题得以解决,项目进度重新回到快车道。乔琳将新的模型修正方案同步给团队成员,实验室里再次充满了高效运转的嗡嗡声和激烈的讨论声。她自己则一边跟进修正后的数据验证,一边开始着手将这次突破性的思路整理成文,这将是项目启动以来第一篇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体内,那株三品青莲本源的运转,在经历了前夜的“活跃”辅助后,似乎进入了一个短暂的“沉淀”期。流转的速度放缓了些许,但那股滋养之力却变得更加精纯、绵长,如同经过锤炼的钢,韧性与强度都得到了提升。她能感觉到,那并非消耗后的虚弱,而是一种消化、吸收、将临时性的“激发”转化为更稳定内在特质的过程。它对食物能量的转化效率似乎也更高了,让她在维持高强度脑力活动的同时,对食物的总量需求反而略有下降,但对质量的要求依旧苛刻。
这天下午,她正在审阅李文斌提交的验证数据初稿,吴院士的助理打来电话,请她去办公室一趟。
走进吴院士的办公室,乔琳发现除了吴院士,还有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士。
“乔琳,来,给你介绍一下,”吴院士笑着指向那位男士,“这位是国家数学中心的郑明轩教授,也是我们这次联合项目数学理论部分的顾问。”
“郑教授,您好。”乔琳上前一步,礼貌地问候。她听说过郑明轩的名字,是国内应用数学领域的一位顶尖学者,尤其擅长处理复杂物理模型中的非线性问题。
“乔博士,久仰了。”郑明轩站起身,笑容温和,目光中带着审视,却并无居高临下之意,“你在前沿峰会的报告非常精彩,尤其是关于那个新型序参量的引入,很大胆,也很有启发性。”
“郑教授过奖了。”乔琳神色平静。
“老郑这次来,是想跟我们探讨一个更深入的合作可能。”吴院士切入正题,示意乔琳坐下,“他看了你的报告,对你构建的理论框架中几个尚未完全解决的数学难题很感兴趣。他认为,这些问题本身在数学上就极具挑战性,值得投入专门的力量进行研究。他提议,由他的团队和你的团队组成一个联合攻关小组,目标不仅仅是解决我们项目当前的需求,更希望能推动相关数学理论本身的发展。”
乔琳心中一动。这是一个将合作层次再次提升的机会,从项目内的技术支持,上升到共同探索基础科学前沿。这意味着更高的平台,更顶尖的合作伙伴,当然,也意味着更大的压力和更复杂的研究协调。
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迅速在脑中评估着利弊。体内,青莲本源平稳流转,支撑着她冷静而全面地思考。与数学顶尖团队合作,无疑能极大加速她理论体系的完善,甚至可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新方向。但同样,两个不同思维模式的团队融合,沟通成本、主导权分配等问题也需要慎重处理。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议。”乔琳抬起头,目光清澈地看向郑明轩和吴院士,“我认为可以尝试。具体的合作方式、人员配置和目标设定,可能需要我们三方坐下来详细商议。”
郑明轩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喜欢这种不拖泥带水、直指核心的作风。“当然。我这边可以抽调两名精干的副教授和几名优秀的博士生参与。具体的细节,我们可以尽快安排一次正式会议讨论。”
事情初步敲定,郑明轩还有别的行程,便先行告辞。
吴院士送走郑明轩后,对乔琳说道:“这是个机会,也是个考验。和数学中心的人打交道,不比我们物理内部,思维方式和关注点都不同,你需要做好沟通和协调的准备。”
“我明白,吴老师。”乔琳点头。她知道,这不仅是学术能力的考验,更是领导力和跨学科学术外交能力的试炼。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乔琳立刻开始着手准备与数学中心合作的初步构想。她需要梳理出那些最核心、最亟待解决的数学问题,并思考如何将它们清晰地呈现给合作方。
傍晚时分,她收到许妍发来的信息,是一张她在偏远山区采访的照片,背景是简陋的村舍和崎岖的山路,许妍戴着遮阳帽,脸上沾着点尘土,却笑得格外灿烂。
“姐,下乡第三天,信号时有时无。这里的情况比想象中更复杂,但也更有记录的价值。一切安好,勿念。”
乔琳看着照片,回复了一句:“注意安全。”
放下手机,她继续埋首于工作。体内,青莲本源在经历了白天的沉淀后,似乎重新恢复了那种悠然而充满活力的流转状态,滋养之力温和地支撑着她,优化着她的思维,也沉淀着她的心绪。
新的合作路径已在眼前展开,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机遇。而她,已做好准备,再次启程。无论是带领团队攀登学术的更高峰,还是与妹妹在各自选择的道路上遥相呼应,她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立而耀眼的人生篇章。
前路新途,道阻且长,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