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滑入深秋。乔琳的直博生活已步入正轨,课程压力虽大,但在《青木养身功》的辅助下,她总能保持住高效的学习状态和清晰的思维。体内那株三品青莲的本源,如同最忠实的伙伴,持续不断地将每日摄入的大量食物转化为精纯的滋养,润物无声地优化着她的身体机能。她能感觉到自己的精力愈发充沛,连续高强度工作后的恢复速度也快于常人,五官在原有的基础上愈发显得协调精致,肌肤莹润透亮,仿佛自带一层柔光。这种缓慢而持续的自我完善,是她在这个普通世界里,唯一被允许的、作用于自身的“奇迹”。
她的主要精力投注在陈教授指定的那个高难度课题上。前期构建的理论模型虽然得到了“方向正确”的肯定,但要将其完善并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还需要大量的推导、计算和可能存在的模型修正。她几乎泡在了图书馆和实验室,与堆积如山的文献和数据为伍。偶尔,她也会想起那个被沈皓明隐藏的“弟弟”,但许妍目前状态稳定且积极,她便决定暂时按兵不动,专注于自己的学术攀登。
与此同时,许妍在电视台的实习也进入了新的阶段。那篇关于楼盘质量问题的调查报道,在林记者和团队的深入挖掘下,触及了更深层的利益链条,虽然最终播出的版本经过了谨慎处理,但仍在业内引起了一定关注。许妍作为最初的信息发现者和团队的积极参与者,得到了制片人和带教记者的公开表扬,甚至被允许在一条后续跟进报道中署名。
她给乔琳发来了报道播出的链接,以及她名字出现在字幕里的截图。字里行间充满了自豪感和一种找到自身价值的笃定。
乔琳点开链接,看着电视屏幕上那条条理清晰、证据扎实的报道,听着妹妹在背景音里协助现场采访的清晰提问,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她拨通了许妍的电话。
“姐,你看了吗?”许妍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看了。”乔琳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报道做得很好,逻辑清晰,提问也切中要害。我们妍妍,是个合格的新闻人了。”
“还有很大差距呢。”许妍嘴上谦虚,语气却透着开心,“不过,姐,我真的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当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一些问题被看到,甚至推动一点点改变的时候,那种感觉……特别好。”
“找到自己认可的价值,比什么都重要。”乔琳肯定道,“不过,这类调查报道容易触碰利益,以后要更加谨慎,保护好自己。”
“嗯,林姐也天天耳提面命呢。”许妍应道,随即语气稍微低落了一点,“姐,我前几天……偶然听圈里人闲聊,好像提到沈皓明和方蕾两家,最近走动得很频繁,可能……好事将近了。”
乔琳眼神微动,语气却依旧平静:“是吗?那与我们无关了。他选择他的阳关道,你走你的独木桥。你现在拥有的,是靠你自己努力得来的认可和成长,这比任何建立在利益算计上的联姻都更坚实,也更值得骄傲。”
电话那端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许妍释然的声音:“你说得对,姐。我现在想起他,已经没什么感觉了,就是……有点唏嘘。还是现在这样好,踏实。”
姐妹俩又聊了些各自工作和生活中的琐事,才挂了电话。
放下手机,乔琳走到窗边。秋日的阳光透过玻璃,带着暖意。她能感觉到体内青莲本源在那温暖光线照射下,似乎流转得更加温煦舒畅。她为许妍的成长和释然而高兴。
曾经的伤痛,似乎真的在时间的流逝和积极的投入中渐渐愈合。许妍在镜头和真相的世界里找到了新的支点,而她自己在学术的深海中孜孜以求。她们走在不同的道路上,却同样朝着更独立、更强大的方向成长。
至于沈皓明那边,无论他是即将与方蕾联姻,还是那个隐藏的秘密何时会爆发,只要不再来打扰许妍的生活,乔琳便无意过多关注。她的精力,应该更多地放在自己的课题突破上,放在如何在这条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上。
她回到书桌前,重新摊开写满复杂公式的草稿纸,目光沉静而专注。
秋日高远,正是潜心耕耘、静待果实的季节。无论是她,还是许妍,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努力生长着。过去的阴霾终将散去,而未来,掌握在她们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