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妍回到学校后,如同换了一个人。她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业和寻找实习机会上。或许是那股想要证明自己、彻底告别过去的决心使然,她成功地通过了一家本地颇具影响力的电视台的实习生选拔,成为了新闻部的一名实习助理。
乔琳通过电话和偶尔的见面,关注着妹妹的变化。许妍在电话里提起实习工作时,语气里带着初入社会的紧张,却也透着一股久违的朝气。她描述着跟着前辈跑新闻、整理素材、学习剪辑的忙碌生活,那些曾经因为沈皓明而沾染的浮华气息逐渐被真实的汗水与求知欲取代。乔琳能感觉到,妹妹正在一条更踏实、也更适合她的道路上重新起步。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天下午,乔琳刚结束与索菲亚教授团队一轮烧脑的线上讨论,正运转《青木养身功》缓解心神消耗,手机就急促地响了起来。是许妍。
接通电话,那头传来的却不是预想中分享工作趣事的声音,而是一种压抑着震惊和颤抖的语调:“姐……我,我好像看到他了……”
乔琳心神一凛,体内青莲本源流转的速度悄然平复下因骤然接听电话而引起的细微波澜,让她的声音保持一贯的平稳:“慢慢说,看到谁?在哪里?”
“沈皓明……”许妍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叙述更清晰,“今天下午,我跟林记者去开发区做一个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专题采访,采访对象之一……就是皓明资本。在他们公司的宣传资料和内部展示墙上,我……我看到他和那个方蕾的合影,很正式,但……姿态很亲密,摆在很显眼的位置。还有,他们公司的员工,私下聊天时提到方蕾,语气……很暧昧,说她是‘未来的老板娘’,还说沈总对她的事很上心……”
许妍的声音带着一种后知后觉的冰冷。虽然早已从姐姐那里知道真相,但亲眼在公司场合看到那些指向性明确的证据,亲耳听到旁人毫不避讳的议论,那种冲击感依旧强烈。这不再是隔着网络和电话的抽象信息,而是现实空间里无可辩驳的佐证。
乔琳安静地听着,眼神沉静。周薇那边放出的风声,看来已经初步起到了效果,至少在一些圈子里,沈皓明与方蕾的关系已近乎公开。而许妍在电视台的实习,阴差阳错地让她直接撞见了这一幕。
“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乔琳问,语气里没有惊讶,只有关心。
“我……”许妍顿了顿,老实回答,“刚开始有点难受,觉得恶心……但更多的是庆幸。姐,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提前让我知道,如果我今天毫无准备地看到这些,我可能……真的会当场失态。现在,我至少能保持冷静,完成我的工作。”
听到妹妹这番话,乔琳心中微微一定。许妍的反应,比她预想的要坚强。这说明之前的铺垫和引导起了作用,妹妹的心理防线正在加固。
“你做得很好。”乔琳肯定道,“工作是工作,私人感情是私人感情。你能分清,并且不被其影响专业表现,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和强大。”
“嗯。”许妍应了一声,语气渐渐坚定起来,“我知道。我只是觉得……他真可笑。一边用那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跟我分手,一边又和能给他带来利益的方蕾出双入对,还把证据摆得到处都是。”
“所以,认清他的本质,对我们而言是幸运。”乔琳再次强调,“你现在看到的,才是他真实世界的一角。专注于你自己的路,那些与你无关的人和事,不值得浪费丝毫心神。”
结束和许妍的通话后,乔琳沉吟片刻。许妍在电视台实习,接触面更广,信息渠道也更多,这既是机遇,也意味着她可能会接触到更多与沈皓明相关的、或明或暗的信息。她需要确保妹妹在独立成长的同时,拥有足够的力量和智慧去分辨和应对。
同时,沈皓明与方蕾关系的半公开化,也意味着某些事情可能在加速推进。那个被隐藏的“弟弟”,始终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周薇那边的“风声”需要持续关注,看看能否激起更大的涟漪,或者引出更多知情者。
她走到厨房,为自己准备晚餐。食材丰富,分量十足。她需要这些能量,不仅是为了维持青莲本源对她身体那潜移默化、臻于精致的优化——她能感觉到自己的视力在昏暗光线下愈发清晰,肌肤纹理细腻得如同上好的瓷器——更是为了支撑她接下来可能需要应对的、更复杂的局面。
体内的青莲,在充足能量的滋养下,安静而蓬勃。它无法让她呼风唤雨,却能让她的意志如磐石般坚定,头脑如明镜般清晰。
许妍已在她的职场初舞台上开始了试炼,而围绕沈皓明的暗流,似乎也因这意外的交集,泛起了新的涟漪。乔琳拿起筷子,开始安静而迅速地进食。她需要力量,去守护,去洞察,去在这看似平静的湖面下,为妹妹撑起一片能够安心成长、无惧风雨的天空。
风起于青萍之末,而她,早已做好了迎接变化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