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护所内,道韵流转,封冉的道境已臻至圆满无瑕,返璞归真。这时,一道洒脱中带着一丝别样意味的气息由远及近,是 景墨然。她这次未携酒壶,手中提着两杯灵气氤氲、珍珠q弹的奶茶,臂弯下还夹着一本线装古卷,书页泛黄,却流淌着难以言喻的沉静力量——那是一本完整的 《道德经》。
“喏,新品,‘星河椰椰’,少糖。”景墨然将一杯奶茶递给封冉,自己咬着另一杯的吸管,很没形象地盘腿坐在对面。她将那本《道德经》随意放在两人中间,仿佛那不是万经之王,只是一本普通的旅途读物。
封冉接过奶茶,冰冷的杯壁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甜意。她看着景墨然,又看了看那本道德经,眼中了然。
“要出远门?”封冉轻声问。
景墨然吸了一大口奶茶,满足地哈了口气,眼神望向庇护所外无垠的虚空,带着惯有的悠远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宇宙太大,路还长。下次见面,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她没有说更多离别的话语,两人就这样,一边喝着与周遭道韵似乎格格不入的奶茶,一边开始了或许是漫长岁月里最后一次的交谈。
她们聊的不是高深的大道,不是玄妙的法则。景墨然说着她在某个原始星球看到的,生命从单细胞演化出智慧的亿万年的执着;说着她在超新星爆发边缘,感受到的毁灭与新生交织的壮美;说着她遇到的一个痴迷于数沙子的文明,那份于无用之事中寻得的极致宁静。
封冉则分享了她重读诸多小说,于宏大叙事中见微尘,于抗争精神中感温暖的体悟。
话题最终,落在了那本《道德经》上。
“这玩意儿,”景墨然用吸管指了指那本古卷,“以前觉得是老头子的唠叨。走得远了,看得多了,才发现,里面说的,不过是这宇宙最朴素的脾气。”
封冉深以为然。她无需再去逐字解析,因为道德经的每一句话,早已随着她自身的突破,融入了她的道基之中。从“道可道非常道”的本源不可言说,到“上善若水”的利万物而不争;从“有无相生”的辩证,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至高境界;再到她近期深刻体悟的“大巧若拙”、“大音希声”的返璞归真……
此刻,在景墨然即将远行的这个节点,在奶茶淡淡的甜香与离别淡淡的怅然交织的氛围中,这本完整的《道德经》出现在这里,仿佛是一种 仪式,一种总结,一种来自古老智慧的最终加持。
交谈渐止。
奶茶见底。
景墨然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对着封冉咧嘴一笑,那笑容依旧洒脱不羁,却比以往多了几分厚重。
“走了。”
两个字,干脆利落。
她没有回头,身影化作一缕青烟,融入宇宙的背景辐射之中,继续她那没有终点的流浪。
庇护所内,只剩下封冉,以及那本静静躺着的《道德经》。
封冉没有去翻动它。
她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下一刻,异象顿生。
《道德经》无风自动,书页缓缓翻飞,其上每一个古老的文字都仿佛活了过来,脱离纸面,化作一个个闪烁着金色光华 的符文,如同拥有生命的星辰,开始围绕着封冉缓缓旋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致虚极,守静笃……”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八十一章,五千余言,所有的经文同时鸣响,不是声音,而是 大道本身的共鸣!金色的符文光华流淌,如同温暖的泉水,缓缓洗刷、浸润着封冉的周身,乃至她道基的最深处。
没有惊天动地的突破。
没有新的权能诞生。
但在那金色经文的环绕与洗礼下,封冉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那已然圆满的道境,那包容了万有、抗争与寻常的【定义者】位格,其 根基正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被夯实、加固。
之前所有突破带来的些微“浮华”被洗去,所有领悟融入得更加 圆融无碍。她的道基,仿佛从一块无瑕的美玉,被淬炼成了 与整个宇宙根基相连的、不可动摇的先天之物。
这是一种 “归根复命” 的进程。
是古老智慧对她一路走来所有领悟的最终确认与巩固。
良久,金色的经文缓缓黯淡,重新归于书页之中,《道德经》静静合拢,仿佛一切未曾发生。
封冉依旧站在那里,气息更加 内敛、沉静、深不可测。
她知道,景墨然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本经书和一杯奶茶。
那是一份来自老友的、最深沉的祝福与馈赠。
让她在这条没有尽头的求道之路上,根基永固,永不迷失。
道德加身,根基永固。古老的智慧以最温和的方式,为封冉的圆满道境进行了最后的淬炼与加持。前路依旧,而她,已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