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丝从茅屋顶的破洞连成线,掉到苏蘅脚边的泥地上,弄出星星点点的水沫子。
那潮湿的味儿和着泥土的腥气直往脸上扑,她在草席上跪着,手指头还带着野菊的湿气呢,可耳朵边就像炸了锅似的传来好多声音。
墙根的苔藓慌慌张张地缩起来,一个劲儿地说:“土在抖呢,土在抖呢!”院外的狗尾草让风刮得歪七扭八的,喊着:“南边的溪水涨起来了,涨起来了!”后山那棵老松树像打雷似的叹气:“泥层松了,要塌了,要塌了啊……”
苏蘅一下子呼吸就变得特别急。她把眼睛一闭,穿越前在科普视频里看到的画面就在脑袋里冒出来了:连续三年都干旱的土地啊,要是在暴雨里吸水吸得太快了,那可太容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了。
这时候青竹村的土就是这样的,干得裂成一块一块的,就像乌龟壳似的,吸水能力可强了。 再瞅瞅四周花草给的信号:狗尾草倒了、松树的年轮在震、藤蔓也缩起来了……每一个都跟地质灾害要发生的兆头对得上。
可是青竹村的人啊,就只当这是救命的雨呢,谁能想到这雨里还藏着危险啊?“得去敲铜锣!”她晃晃悠悠地站起来,把草席带得哗啦哗啦响。
水囊里最后两滴水都喂给野菊了,这时候她嗓子干得就像要着火似的,可心里就一个想法:“得让他们跑,跑得越远越好。”茅屋外头,雨幕就像个大帘子似的。
青竹村的那面铜锣就挂在村口老槐树的树枝上呢,那铜面啊,被雨水冲得锃亮锃亮的。
风一吹过来,铜锣就轻轻嗡嗡响,听着就好像有啥不好的事儿要发生似的。
苏蘅一下子冲进雨里,那裤脚眨眼间就被泥浆给弄湿透了。头发梢上滴下来的水啊,顺着后脖子就往衣领里头钻,冷得她直打哆嗦。
她朝着老槐树就扑了过去,手刚碰到铜锣呢,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特别刺耳的尖笑声:“哟呵,你这个灾星还想当活神仙啦?”
苏大娘用油布裹着身子,从碾米房里钻了出来,手里还捏着半块没吃完的玉米饼呢。
她脸上那些皱纹啊,因为冷笑都挤成一堆了,溅起来的泥点子还落到了苏蘅的胳膊上。她就说:“昨天才说你克亲人呢,今天你就敢咒村子发山洪?你当咱们都是笨蛋啊?”
有几个在碾米房那儿躲雨的村民,慢悠悠地朝着这边走过来。
张二叔蹲在门槛上,抽着旱烟,那火星子在雨里一闪一闪的。他就说:“小蘅啊,你娘活着的时候倒是老说你能跟花草聊天说话呢,可你看这雨下得好好的呀……”
“就是啊,就是啊。”王婶一边搓着湿乎乎的手,一边说,“我家二蛋今天早上还说呢,后山的野莓都让雨给浇得红红的,哪有什么山洪啊?”
苏蘅紧紧攥着铜锣的那只手啊,一直在抖呢。她能听到老槐树的年轮在呼喊:“西边山体的裂缝啊,又宽了差不多一指头那么多呢!”还能听到脚底下的草叶在哭诉:“水已经漫过田埂啦,都漫过去了呀!”可是这些话到了嘴边的时候,就只剩下一句打着哆嗦的“山真的要塌了”,在雨声里就像一片轻飘飘的树叶似的。
苏大娘手里的油布“啪”的一下甩到了铜锣上,溅起来的水珠打到了苏蘅的脸上,苏大娘恶狠狠地说:“你要是再捣乱,就把你捆到土地庙去!让你和你娘造的孽一块儿待着——”
“咚!”突然这么一声闷响,把苏大娘的话给截断了。
苏蘅的指尖泛着淡淡的青色光芒,她能感觉到自己的血脉里有一股热流在乱窜呢,那些平常老是被她给忽视掉的、藏在骨子里的力量,正顺着指尖往外冒呢。
院子角落里的那丛野藤一下子就像活过来了似的,藤蔓就跟蛇一样,“嗖”地一下就窜到了老槐树上,粗一点的藤蔓把铜锣给紧紧绞住了,细一点的就缠住了木槌,然后就“咚——咚——咚——”地响起来。
这声音可比平常的铜锣声要响三倍还多呢,震得人的耳膜生疼。
张二叔手里的旱烟一下子掉到了地上,王婶怀里的小孙女被吓得“哇”地哭了起来,就连苏大娘也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小半步,手里的油布都掉到地上了。
“你们快听啊!”苏蘅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那声音里啊,带着一种她自己都没发觉的犀利劲儿,“后山的松树像是在喊呢,说泥层松啦,田边的狗尾草也在说溪水漫过石头喽!咱们要是还不走啊,等山塌下来可就完了——”
“走!”张二叔猛地一下站了起来,手里的旱烟杆使劲往地上一戳,“我前几年在镇上当短工的时候,就见过这样的雨。这泥地都三年没喝够水了,一下子灌进去这么多……”他那原本浑浊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小蘅可没说瞎话!大家赶紧把值钱的东西收拾一下,往村东的高坡跑!”
这一下,人群就像炸开了锅似的。王婶慌慌张张地跌跌撞撞往家跑,去抱棉被.李猎户呢,抄起扁担就朝着牛棚奔去。就连苏大娘也拽着自家的小子往屋里冲,不过临了的时候,只是瞪了苏蘅一眼,倒也没再骂人了。
雨是越下越大了,苏蘅跟着人群往高坡跑的时候,就听到身后传来“咔嚓”的一声。呀,那是后山的老松树断了。
她回头的那一刹那,就瞧见浑浊的泥水裹挟着碎石,从山坳里一下子涌了出来。那泥水一下子就冲垮了张三家的篱笆,还把王婶晒在门口的竹匾给卷走了。
“小柱子!”突然有人尖声叫了起来。苏蘅就顺着声音看过去。只见十岁的小孤儿正死死扒着河岸的石头呢,洪水都已经漫到他的腰间了,可他怀里还紧紧抱着个缺了口的陶碗。那可是他娘留给他的最后一样东西啊。
“快松手!”苏蘅朝着那边冲了过去,泥水里的碎石扎得她脚底生疼生疼的。
小柱子抬起头看向她,脸上湿漉漉的,也分不清到底是雨水还是泪水,带着哭腔说道:“蘅姐姐,碗……我娘的碗……”
洪水轰隆隆地响着,那声音太大了,把他的话都给盖住了。
苏蘅能听到岸边芦苇在哀号:“根要断啦!根要断啦!”脚下的泥土也在叫着:“撑不住喽,撑不住喽!”她紧紧咬着牙,指尖一下子就热起来了,那热流就像火山爆发似的往外冒呢。 河岸上的藤蔓一下子就开始疯长起来,粗的藤蔓一下子就缠到了小柱子的腰上,那些细的呢,就缠住了陶碗的缺口,然后拼了命地往岸上拽。
“抓稳喽!”她大声喊着,可是这声音在暴雨里一下子就被撕得七零八落的。藤蔓勒得她的虎口生疼,可她哪敢松手啊,一点都不敢松。
小柱子的哭声和洪水的咆哮声混在一起,在她耳边就像炸开了一样。而且啊,更远的地方,山体滑坡的声音正越来越近,就像有个大怪兽在慢慢靠近似的。
藤蔓上的倒刺扎进了苏蘅的手掌心,可她都感觉不到疼呢。这时候啊,她所有的感觉都被洪水的轰鸣声给抓住了。
小柱子的陶碗在泥水里撞得砰砰响,芦苇根须断裂的清脆声音和山体滑坡那种闷闷的雷声混在一起,还有她身体里的那股热流,正顺着指尖往藤蔓里钻呢,就好像要把她整个人都给烧透了一样。
“拉!拉!”她的喉咙里发出那种破碎的吼声,指甲都深深掐进手掌心里了,那藤蔓还真就顺着她的想法又疯长了三寸,缠住小柱子腰腹的那一段突然就绷得直直的,就像铁索一样。
小柱子被一下子从水里拽出来的时候,那陶碗“当啷”就砸在了岸边。他一下子扑到苏蘅怀里,满身的泥水全蹭到苏蘅身上了,可他就像一块烧得通红的炭似的,烫得苏蘅眼眶直发酸。
“蘅姐姐!蘅姐姐!”小柱子哭得都快喘不上气了,手指头紧紧地抓着苏蘅的衣袖,“碗……碗没碎……我娘的碗……”
苏蘅低下头,就瞧见那只缺了口的陶碗正躺在脚边的泥地里呢。碗沿上沾着的泥水被雨水一冲,下面浅青的釉色就露出来了,和小柱子脖子上挂着的那半块陶片正好能对上。
她突然就想起来昨天晚上,小柱子蹲在她屋子前面,拿着树枝在地上画碗的样子,还说“这是我娘最后一次给我盛粥用的碗”。
“没碎呢。”她嗓子有点哑,还笑着,雨水顺着睫毛流到嘴里,咸得让人难受。“你娘的碗,还在呢。”这时候,身后传来有人吸气的声音。
张二叔的旱烟杆掉到地上了,王婶怀里的小孙女也不哭了,那圆溜溜的眼睛就盯着苏蘅的手指尖看呢。
苏蘅的指尖上好像有一层若有若无的青光,就像是沾了碾碎的草汁似的。
李猎户握着扁担的手直发抖,扁担尖插到泥里,溅起来的泥水落到苏大娘的油布上。
苏大娘张了张嘴,本来想骂人呢,结果话就卡在喉咙里了,脸上只剩下一片青白的颜色。
“轰——”最后那声山崩的巨响,把其他所有声音都给盖住了。
苏蘅被小柱子这么一撞,身子趔趄了小半步。
她一抬头,就瞧见泥石流卷着断了的树木和碎石子,“唰”地冲过了村西的晒谷场。
张家那土坯房“哗啦”一下子,半面墙就塌了。
王婶家的竹匾也不知道被冲到哪儿去了,早没了影。
可高坡上那些人呢,就跟被定住了似的,一声尖叫都没有,眼睛直勾勾地就盯着她。
“小蘅……”张二叔哆哆嗦嗦地把手伸出来,可又立马缩了回去,“你……你真的能听到花草讲话啊?”这时候苏蘅才感觉到疼。她手掌心里的血珠子,混着雨水就往下流呢,滴在小柱子后背的补丁上,那血晕开就像一朵暗红色的小花。
她舔了舔干巴巴裂了皮的嘴唇,突然就想起三天前被族人赶到土地庙的时候,苏大娘往她怀里扔冷馍馍的那个动作。
又想起昨天夜里,饿得怎么也睡不着觉的时候,墙根那儿的野菊花悄悄把花苞顶破了,好让她摘了去泡水喝。
原来啊,那些她以前以为的“凑巧”的事儿,都是花草在回应她呢。
“能啊。”她就迎着所有人的目光,直直地站着,雨水从头发梢上流下来,滴在锁骨那儿,“它们说山要塌了,说小柱子在喊救命,还说……说咱们得赶紧跑呢。”
这人群一下子就像炸开了锅似的。
王婶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朝着她扑了过来,然后把怀里抱着的小孙女儿往她手里塞,嘴里说道:“我家妞妞昨天还念叨呢,说院子里的指甲花都夸你手巧呢!”李猎户把扁担使劲往地上一戳,这一下可不得了,泥点子到处乱飞,他大声说:“我家牛棚后面那丛野薄荷,前天刚冒出新芽,感情这新芽是为你长的呀?”就连苏大娘也凑过来了,手里不知道啥时候拿了块烤红薯,红薯外皮烤得焦黑焦黑的,不过里面还冒着热气呢,苏大娘结结巴巴地说:“你……你要是不嫌弃,就先吃点垫垫肚子吧。”
小柱子呢,就像个树袋熊一样紧紧地挂在她身上,脑袋一个劲儿地往她颈窝里钻,声音嗡嗡的,还带着哭完之后的那种鼻音,喊着:“恩人姐姐,恩人姐姐。”然后又接着说:“我以后啊,给你砍柴,给你挑水,还给你……给你看着碗呢!”
苏蘅听了这些话,鼻子一下子就酸溜溜的。她低下头,在小柱子的头顶蹭了蹭,小柱子头发梢上沾着的雨水就掉进他的衣领子里了,小柱子脖子一缩。
打从穿越到这儿来,这还是头一回有人管她叫“恩人”,而不是“灾星”呢。
也是第一次,有这种带着温度的重量压在自己胳膊上,这可不是推推搡搡,也不是厌恶唾弃,而是一种依赖啊。
“咳。”突然,人群后面传来了一声轻轻的咳嗽声。苏蘅抬起头来,一下子就对上了一双像深潭似的眼睛。
原来是族长苏文远,也不知道他啥时候站到高坡边缘那儿了,他身上月白色的葛衣沾了一些泥点子,不过腰间那块羊脂玉佩倒是擦得锃亮锃亮的。他的眼睛看向苏蘅手指尖的青光,又瞧了瞧小柱子紧紧抓着她衣袖的手,最后目光停在那截还带着泥水的藤蔓上,嘴角勉强挤出一个笑,那笑比哭还难看呢,说道:“小蘅啊,救了咱们村子,那可是青竹村的大功臣啊。”人群里稀稀拉拉地有几个人应和着。
这时候,苏文远的声音突然变得冷了一些,他说:“只是……这个能操控藤蔓的本事……”他话说到这儿停了一下,眼睛在苏蘅脸上来回看了两遍,接着说:“你娘以前也说自己能和花草聊天呢,后来……”
“后来我娘为了救那些染上疫病的村民,把后山的药草都挖光了。”苏蘅把他的话给打断了,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很清楚。
苏蘅还记得在原主那些模模糊糊的记忆里,她娘咽气的时候,苏文远说她娘是“克夫克子的妖女”呢。
还记得他把她娘的药篓扔到河里的时候,河边的芦苇好像都在哭似的。
苏文远的表情一下子就僵住了,不过很快又变得温和起来,说:“是呢,是我记错了。”他抬手在苏蘅的肩膀上拍了拍,那力气大得呀,差点就把苏蘅给拍倒了,又说:“等会儿让苏二狗给你收拾出一间新屋子来,老是住在土地庙像什么样子嘛。”
苏蘅眼睛往下一垂,就看到他袖子里露出半截青布,那是苏二狗经常穿的那种粗布衣服。 苏蘅心里“咯噔”一下,可抬起头的时候,脸上却露出很感激的笑容,说道:“谢谢族长。”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雨停了。夕阳从云彩的缝隙里钻了出来,把高坡上的这群人都染成了金红色。
小柱子还紧紧扒在她身上呢,那热乎乎的呼吸直往她耳后扑;王婶往她怀里塞了一把炒黄豆,嘴里念叨着“给恩人补补身子”;李猎户则拍着胸脯保证“明天就去后山砍竹子,给你修屋子”。
就只有苏文远一个人站在阴影里头,那眼神就像一根细细的针一样盯着她,盯得她后脖颈子直发疼。
“蘅姐姐,你看呀!”小柱子冷不丁地指着坡下喊道,“洪水退下去啦!”苏蘅就顺着小柱子手指的方向看过去。
那浑浊的泥水正沿着田埂往河沟里流呢,被冲得歪七扭八的玉米秆露了出来,还有破草席挂在树梢上晃晃悠悠的。
也不知道是谁家的老母鸡,扑腾着翅膀从废墟里钻了出来,后面还跟着三只湿漉漉的小鸡仔。这时候,人群里突然冒出一句“灾星”的骂声。
苏蘅扭头一看,村东头的赵阿婆拄着拐杖站在人群最后面呢,她那张脸皱巴巴的,就跟晒干了的梅干似的,嘴里还嘟囔着:“她娘是个妖女,她肯定也不是啥好东西!”
“赵阿婆,你可别乱说话!”小柱子一下子就火了,“蘅姐姐可是救了我们大家的命呢!” “就是啊!”王婶把小孙女往怀里搂得更紧了些,“我家妞妞的命可都是蘅丫头给救回来的呀!”
这争吵声就像一颗小火星似的,“轰”的一下就把整个人群都给点燃了。有人骂着“妖女”,这边又有人喊着“恩人”。
苏文远就站在中间劝着“都别吵啦”,可他的眼睛呢,一直盯着苏蘅那沾着血的指尖。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老长的。
苏蘅低下头,瞧见小柱子正用脏兮兮的手给她擦脸上的泥水呢.小柱子的指甲缝里还卡着泥呢,但是擦得特别轻,就好像在擦拭什么特别容易碎的宝贝似的。
在远处,苏二狗缩着脖子就钻进玉米地了,那背影一下子就消失在青纱帐里头了。这苏二狗啊,就像是苏文远的影子一样,对苏蘅来说,就像一片马上就要笼罩过来的乌云。
不过这时候呢,苏蘅闻到了泥土翻动散发出来的那种腥味里,还夹杂着一丝清甜的味道。这清甜是哪儿来的?是田埂边上的野菊在偷偷地开花,是被洪水冲歪了的薄荷正在努力地把腰杆挺直,是所有在这场灾难里活下来的草木在轻声说:“别怕,我们陪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