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反应,引得一旁的朱标忍不住轻笑出声。
朱标见气氛有些“跑偏”,连忙出声打圆场,提醒道:
“父皇,先生,诚意伯,天色确实不早了。阿姐还在宫里等着消息,咱们也该早些回去了,以免宫中挂念。”
朱元璋和刘伯温也意识到时间紧迫,纷纷收敛了神色,点头称是。
众人起身,刘伯温亲自将朱元璋一行人送至院门口。
“朱先生!方才所言盛世……务必!务必要让老朽,有机会亲眼见识一番啊!”
朱霖回身,看着刘伯温眼中毫不掩饰的渴望与真诚,心中也是微微触动。
轻轻拍了拍刘伯温的手背,脸上露出一个温和而笃定的笑容,再次承诺道:“青田先生放心,会有机会的。”
马车缓缓启动,沿着来路,向着沉寂的应天城驶去。车窗外的夜色愈发浓重。
车厢内,摇晃的灯火映照着朱元璋和朱霖的脸。沉默了片刻,朱霖忍不住开口,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陛下,依您看……青田先生他……方才种种表现,是真的猜到了在下的来历吗?”
朱元璋靠在软垫上,淡淡道:“他若连这点端倪都看不出来,那咱还真得好好考虑考虑,要不要让他这把老骨头,再回朝堂了。”
朱霖闻言,心中凛然,不禁感慨道:“古人智慧,洞悉人心,见微知着,当真不可小觑!”
“哼,”朱元璋轻哼一声,既有忌惮,也有欣赏。
“普天之下,能让咱有这种感觉的,也就惟有两个老货而己了。”
朱霖心中好奇,想了半天,除了刘伯温,实在想不出朱元璋口中能与之比肩的“另一个老货”是谁。
忍不住开口询问:“陛下,恕在下愚钝,不知您所说的另一位是……?”
朱元璋缓缓睁开眼,斜睨了朱霖一眼,脸上露出一丝高深莫测的,拖长了声音,学着刚才刘伯温的语气,卖了个关子:
“天机……不可泄露也!”
看着朱霖一脸愕然、想追问又不敢追问的吃瘪模样。
朱元璋终于忍不住,畅快地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寂静的马车厢内回荡。
朱霖:“山上的笋都被你夺完了!”
翌日上午十点左右,阳光透过书房的窗户,洒在铺满图纸和草稿的书桌上。
朱霖正凝神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勾勒着一些类似简易印刷机的草图。
眉头微蹙,显然在思考如何将现代印刷理念与大明现有的技术条件相结合。
就在这时,放在桌角的手机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着“徐建业”的名字。朱霖放下笔,接通电话:“喂,老徐?”
电话那头传来徐建业带着点风噪的声音:“老朱!我到了,刚落地!你在哪儿呢?”
“这么快?我还在家。你等会儿,我马上开车去机场接你。”
朱霖有些意外,没想到徐建业动作这么迅速。
“成!那我就在国际到达厅门口等你,穿的那件你见过的驼色风衣。”
“好,半小时到。”
挂断电话,朱霖跟正在客厅看新闻的马皇后和金萌萌打了声招呼:“建业到了,我去机场接他一下。”
半小时后,朱霖的车平稳地停在机场国际到达厅门口。
一眼就看到了站在路边,在略带寒意的秋风中显得有些萧瑟的徐建业。
身边只有一个不大的登机箱,并没有看到刘玉淑的身影。
朱霖按了下喇叭,降下车窗招呼道:“老徐!这儿!”
徐建业闻声看来,脸上露出笑容,拖着箱子快步走过来,拉开车门坐进副驾驶,长舒了一口气:
“你可算到了,这应天降温也太厉害了,上回来还穿短袖呢。”
朱霖一边发动车子驶离机场,一边疑惑地问:“怎么就你一个人?玉淑呢?没一起过来?”
徐建业系好安全带,解释道:
“她没来。等大陆那边的永居卡手续全部办妥了再过来。”
说完,转过头,脸上故作严肃,带着几分兴师问罪的意味,用手点了点朱霖:
“哎,我说老朱!你可以啊!这么天大的事儿,瞒了我这么久!”
“要不是小明那小子昨晚跟我说明,我到现在还蒙在鼓里呢!太不够意思了吧!”
朱霖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一边专注开车,一边解释道:
“老徐,这事儿真不是故意瞒你。是晴晴那丫头机缘巧合……后来情况越来越复杂,牵扯太大,我也是没办法。知道的人越少,风险越小。”
叹了口气,“你也清楚,这种事万一走漏风声,被官方层面注意到,虽然不至于真被拉去‘切片’研究,后续的麻烦肯定源源不断,永无宁日。”
徐建业是经历过风浪的人,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下来:
“这倒也是。这种超自然现象,一旦曝光,确实后患无穷。能瞒多久是多久吧。”
顿了顿,压低声音问,“不过……万一,我是说万一,将来真到了捂不住的那天,你们有什么打算?”
朱霖目光看着前方道路,沉吟片刻,声音也低了几分:
“走一步看一步吧。实在万不得已……只能联系她舅舅那边了。”
徐建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知道这已经是朱霖的极限了。
“我听小明说……那位洪武大帝,还有孝慈高皇后,现在……就在你家住着?”
“嗯。”朱霖肯定地应了一声。
亲耳听到朱霖确认,徐建业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感觉头皮有点发麻。
这位在商海沉浮几十年、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亿万富翁,此刻竟然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并不存在的领带结,有些结巴地问:
“老朱……那……那一会儿到家,我……我该怎么着?要注意些什么?”
“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规矩?你可得提前跟我交个底,别让我在你家出丑冒犯了天颜!”
朱霖看着身边这位老友此刻紧张得像个被叫家长的小学生,心里觉得好笑,开始一本正经地“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