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未亮,喜乐之声已如潮水般漫过凤阳王府的亭台楼阁。
今日,凤阳王楚凤辞纳侧君,迎娶名满京华的乐师花月眠。
整个王府被一片炫目而庄重的赤红包裹。廊柱上缠绕着绣金线的红绸,风过处,流光溢彩,仿佛燃烧的云霞。檐下挂着一盏盏新制的八角宫灯,灯壁上描绘着龙凤呈祥的繁复图样,即便是白日,也透着一股暖融融的喜气。
苏清寒一袭月白色正君常服,衣襟与袖口用银线绣着内敛的云纹,衬得他本就清俊的眉眼愈发如霜雪般干净。他站在王府正门内,亲自检视着最后一轮的仪程安排。
“南门的宾客引流,再增派一队护卫,确保车马通行无碍。”
“礼乐司那边,时辰务必卡准,王爷的仪驾启程前一刻,‘迎仙乐’必须奏响。”
“后厨的席面,每道菜出锅前,都要由银针复验。”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仆役和管事的耳中。条理分明,冷静自持,仿佛一台精密的仪器,驱动着这庞大而繁复的喜宴有条不紊地运转。
无人能从他那张淡漠如玉的脸上,看出丝毫的波澜。只有他自己知道,每当喧嚣的乐声传来,或是看到那刺目的红色,他的心口便会泛起一阵细微而尖锐的刺痛。
他亲自为她操办这场盛大的婚礼,为她迎娶另一个男人。
他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浅淡的阴影,遮住了眸中一闪而过的自嘲。
就在这时,一个平日里负责打理他书房的小厮,低着头,快步从侧廊穿过人群,来到他身边。
“君上。”小厮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苏清寒目光微动,落在他紧攥着托盘的手上。托盘上放着一只空茶杯,但小厮的手指却因为用力而指节泛白。
“何事?”
小厮的头垂得更低了,几乎要埋进胸口。他借着躬身的动作,用身体挡住了旁人的视线,飞快地从袖中滑出一物,塞进了苏清寒宽大的袖袍里。
那东西很薄,带着一点纸张的棱角,触手却温热,仿佛还残留着另一个人的体温。
“三皇女殿下府上的人,方才在后门递过来的,指明……要亲手交到君上您手里。”小厮的声音细若蚊蝇,说完便端着托盘,惊慌地退入人群,消失不见。
苏清寒的身体,有那么一瞬间的僵硬。
袖中的那封信,像一块烧红的烙铁,隔着几层衣料,烫着他的皮肤。
楚云瑶。
这个名字,像一根深埋在血肉里的倒刺,已经许久不曾被人提起,却在今日,这个最不合时宜的时刻,带着不容抗拒的姿态,重新闯入他的世界。
他面无表情地转身,对一旁的管事交代了几句,而后步履平稳地走向自己的院落。每一步,都走得和往常一样从容,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只有他自己能感觉到,那封信的重量,正一点点下沉,拖拽着他,坠向一片早已被他封存的,黑暗冰冷的记忆深渊。
穿过喧闹的前院,踏入清冷的“寒园”,世界仿佛被一分为二。
他挥退了所有下人,独自走进书房。
“砰”的一声,房门被合上,隔绝了外面所有的喜庆与喧嚣。
书房内,光线微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他惯用的冷冽熏香。苏清寒背靠着门板,许久没有动。
他的呼吸有些乱了。
他缓缓抬起手,从袖中取出了那封信。
信封是上好的澄心堂纸,没有署名,只在封口处,用一小片干枯的瑶花瓣作为印记。
那是她最喜欢的花。
他的手指,在那片早已失去生命色泽的花瓣上,轻轻摩挲了一下。
往昔的种种,如同挣脱了枷锁的洪流,咆哮着冲进他的脑海。
“清寒,待我登临九五,你便是我唯一的凤后。”
“清寒,这世间男子,唯你懂我。”
那曾经温柔缱绻的话语,如今听来,却只剩下无尽的讽刺。
他闭上眼,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真的不念往昔旧情了吗?
她还真敢问。
明明他曾经爱的是她楚云瑶。那个在桃花树下,许诺他一生一世的女子。
可后来呢?
在他被设计陷害,与楚凤辞躺在一张床上,百口莫辩之时,她那双写满“信任”的眼眸里,流露出的却是毫不掩饰的怀疑与冰冷。
他不怨她。身在皇家,猜忌是本能。
可是,她却在他被退婚的第二日,就迫不及待地与京城另一大世家的公子订了正君。
那不是猜忌,是羞辱。是毫不留情地将他踩进泥里,再狠狠碾上一脚。
这才是他永远无法原谅的。
苏清寒睁开眼,眸中已是一片沉寂的寒潭。
他修长的手指,用力,再用力,几乎要将那封信捏碎。但最终,他还是松开了力道,缓缓地,将信展开。
他倒要看看,这位高高在上的三皇女殿下,又想玩什么新的把戏。
信纸上,是她熟悉的,清秀中带着锋锐的字迹。
“清寒,别来无恙?闻君亲为凤阳王操持纳君之事,想必情深意重。然,瑶至今不解,君当真不念往昔半分旧情?”
“君可知,当初之事,另有隐情?若我言,一切皆是楚凤辞之算计,君,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