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冬得意极了:“那当然啦,我当时脚一下踩到个大硬块,摸到淤泥里竟然是个大河蚌!”
“满满,下回带你一起。”
“太好了!我也要去抓鱼吃。”
陆明桂忙劝阻:“现在河里水还凉着呐,你当满满像你一样是个皮猴子?”
宋小冬扬起笑脸,对满满道:“那你只能在河边看小叔叔抓鱼了。”
满满乖巧点头:“好,我不下水去,只在岸边看着鱼。”
陆明桂见她乖巧可爱,忍不住又是一阵笑。
宋小冬便道:“那满满还是先看我杀鱼吧。”
“娘,我去杀鱼啦!”
“等等,你别急着杀鱼,先把河蚌养起来。”陆明桂指了指墙角一口破缸。
那口缸破了好几年,只剩下底下一段,破的太厉害,盛不了多少水,补都不好补。
只是丢了吧陆明桂又觉得可惜。
因此一直搁在墙角,没有动。
宋小冬便问:“娘,今天不吃河蚌?”
“今儿个不吃,家里有菜!”
“先让河蚌在清水里吐几天泥,等吃的时候才不腥气。”
“正好趁这几天,娘腌一块猪肉,到时候烧一道河蚌咸肉,那汤雪白咸香,保准鲜得很!”
宋小冬听得直流口水,急急忙忙将河蚌放到破缸里倒了点清水养着。
陆明桂则是将剩下的河蚌,螺蛳挑了出来,足有半盆。
“这些给赵元家送过去,咱家留点小鱼就行。”
陆明桂的话让宋小冬不解。
“娘,河蚌和螺蛳的肉多,怎么咱家不留,还要送给他家啊?”
“刚才我们两家都已经分过了。”
陆明桂不由嗔道:“这傻小子!”
“娘问你,你们刚才分鱼虾的时候可是对半分的?”
宋小冬点头:“对,都是对半分的。”
陆明桂又道:“小河沟是赵元先发现的,他兄弟俩又不是抓不完,为啥要带上你?”
想来是赵家人说过自家日子不好过的话,被小辈们听了进去。
小辈们也心善,发现了抓鱼的地方,就迫不及待带上了宋小冬。
他家心善,这情自己领!
何况如今自家也不缺肉,何必留这么多?
宋小冬眨眨眼,明白了他娘的意思,连忙端起盆,送去了隔壁。
隔壁赵家气氛一片欢乐。
家里好久不见荤腥,今天两个小子抓了这么多鱼虾,足够一家人打个牙祭。
赵家的儿子媳妇都下地干活去了,老赵头则是爬在凳子上,忙着修篱笆墙,赵元和赵星都在帮他。
赵婶子在院子里杀鱼。
这种小鱼好杀的很,只要用力挤压鱼腹,内脏就全部挤出干净。
宋小冬叫了一声:“赵大伯,大娘,我娘要我把河蚌给您送过来。”
“送过来?”赵婶子手上脏着,没有起身,只诧异问了一句。
“送过来干啥,分给你的就是你家的!”
宋小冬解释:“我娘说了,我家人少,吃不了这么多,放坏了可惜。”
“哎哟你娘可真是的,这有什么吃不了的?”
赵婶子还能听不出来这是客套?哪有吃不了的肉!谁肚子里不缺油水?
宋小冬笑道:“大娘,给您放这里了。”
“下回赵元看见哪里有鱼再叫上我去就行。”
赵元正给他阿爷扶着木凳呢,闻言忙道了一声:“好!”
得了准信儿,宋小冬撒腿就跑,留下赵婶子无奈的一声“这孩子!”
她看了一眼又叫道:“怎么给了这么多?”
“大元子,你给小冬家再送回去。”
老赵头见大孙子准备撒手不扶着凳子,连忙斥道:“下回有啥东西再给他家就是。”
“现在撒手,你想摔死老头子?”
赵婶子讪笑一声,只得作罢。
待到下地的赵家人回来,饭桌上,就多了鱼虾河蚌。
赵婶子趁机把陆明桂要两个小子帮忙盯人的事情说了。
又将那四个鸡蛋拿了出来。
“也不是白去的,她家给了四个鸡蛋,说事成后还给咱家几斤糙米。”
“我便做主答应了此事。”
赵家的儿子媳妇都没有异议,半大的小子精力旺着呢,盯人这种事还不简单?
何况有东西拿,还是家家都稀罕的鸡蛋。
赵大兄弟几个忙点头:“娘,都听您的。”
赵元和赵兴更是目露兴奋,恨不得立刻喝光碗里的粥,好去宋家干活儿去。
又不是什么重活,盯人而已,肯定有意思!
宋家这边,等宋小冬吃了饭杀了鱼闲下来,陆明桂也跟他说了去大槐树胡同盯人的事情。
“小冬,你姐在婆家过的不好。”
“上次她回娘家,我看她瘦的很,精神也不好。”
“不知道平日里吴家是怎么磋磨她的!”
“这回我是一定把她接回来的,你如今是家里的唯一男丁,所以和你说一声。”
“甭管你乐意不乐意,事情都这么定了。”
宋小冬哭笑不得:“娘,您心疼姐,难道我就能眼睁睁看着阿姐受苦吗?”
“这事儿,我肯定乐意!”
陆明桂欣慰:“那就好,只是你姐这人性子软和,若是吴家休妻,她定然是受不了。”
“我要想法子让她和离。”
娘俩正说着呢,赵元兄弟俩也来了。
陆明桂没有客气:“小冬,元哥儿,兴哥儿,有件事儿交给你们。”
“明儿起,们就去镇子上盯着。”
“就看吴顺子每天什么时辰过去,什么时辰离开。”
“也不必三个人一直在那里,轮流盯着就行。”
“今儿个我带你们去认认门,还有吴顺子的样貌,也需要记住了。”
宋小冬忙点头:“我记得姐夫,不,是吴顺子的样貌,到时候我指给赵元他们认识。”
“好,”陆明桂又道,“只是你要当心他认出你来。”
虽说上回她与吴顺子擦肩而过,对方都不曾认出她来,但小心驶得万年船。
三人听得连连点头。
陆明桂先叫宋小冬去隔壁村的王大那里赁了一辆牛车。
平时一个人来回一趟是五文钱,如今四个人包车,又需要王大在旁边等候着,因此一共给了五十文钱。
王大自然大喜,这算是笔好买卖,手中鞭子都甩的劈啪作响。
半个时辰后,一行人到了镇子上。
陆明桂就将大槐树胡同第四家指给几人看了。
“记好了,从南到北数第四家,铜环木门,可别看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