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1858年10月的天京,秦淮河水裹挟着深秋的寒意,在城郭间缓缓流淌。紫金山的霜叶红得似血,映照得天王府的鎏金瓦顶愈发刺目——这座由两江总督署改建的王府,朱门高墙内正酝酿着一场足以撕裂太平天国的风暴,因王九击的蝴蝶效应而延迟了两年的权柄之争,迎来了爆发的时刻。

东王府内,烛火彻夜未熄。杨秀清身着绣金龙袍,斜倚在紫檀木榻上,鎏金烟枪在指间轻转,烟丝燃烧的青烟与殿内的熏香交织,模糊了他眼底的厉色。三日前,他以“天父下凡”之名召洪秀全入府,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逼问“尔子为万岁,吾当为何”,直逼天王封其“万岁”尊号。此刻案上摊着洪秀全送来的贺表,“东王万岁”四字墨迹未干,却掩不住字里行间的隐忍——杨秀清知道,这份妥协背后,必是滔天杀机。

“丞相,天王那边可有异动?”杨秀清吐了口烟圈,声音沙哑如砂纸摩擦。

陈承瑢躬身立于阶下,神色凝重:“回东王,天王府近日守卫骤增,韦北王、石翼王的亲信部队已悄然入城,分驻南门、西门。怕是……”

“怕什么?”杨秀清猛地坐起,龙袍下摆扫过案上的玉如意,“本王手握天朝军政大权,三分之二的兵马皆听我调遣,洪秀全那老小子,敢动我一根汗毛?”话虽如此,他指尖却不自觉地攥紧了烟枪——韦昌辉的残忍、石达开的威望,都是他不可不防的利刃。

他哪里知晓,此刻的天王府密室中,洪秀全正对着韦昌辉、石达开密授密诏。昏黄的烛火下,洪秀全面色铁青,将一份朱笔诏书拍在案上:“杨秀清逆贼,假托天父,逼朕封其万岁,意图篡逆!今日召你二人入京,便是要除此国贼,以安天朝!”

韦昌辉眼中闪过嗜血的光芒,单膝跪地:“臣愿率北殿精锐,血洗东王府,为天王清君侧!”他与杨秀清素有旧怨,当年因小过被杖责五十,这份屈辱早已深埋心底。

石达开眉头微蹙,沉声道:“东王虽有僭越之罪,然其部属多为天朝精锐,若大肆杀戮,恐动摇国本。不如擒杀杨秀清一人,其余部属既往不咎。”

洪秀全摆了摆手,语气决绝:“逆贼党羽众多,若不斩草除根,必留后患!昌辉,朕命你为主帅,率三千北殿军夜袭东王府,凡东殿所属,格杀勿论!达开,你率部驻守西门,以防乱军外逃!”

10月23日夜,天京城内一片死寂。韦昌辉率三千北殿军,手持火把,如饿狼般扑向东王府。府门未及关闭,便被撞开,喊杀声瞬间撕破夜空。东王府的护卫虽拼死抵抗,却怎敌得过北殿军的有备而来——刀光闪过,头颅滚落,鲜血顺着青石板路流淌,汇成溪流,染红了东王府的朱门。

杨秀清在睡梦中被惊醒,身着单衣冲出内殿,却见府内已是一片火海。韦昌辉提着染血的钢刀,一步步逼近:“杨秀清逆贼,你的死期到了!”

杨秀清怒目圆睁,拔剑欲战,却被数名北殿军士兵扑倒在地。钢刀落下,一代枭雄的头颅滚落在地,眼睛仍死死盯着天王府的方向,满是不甘与怨毒。

接下来的三日,天京沦为人间炼狱。韦昌辉奉洪秀全密令,大肆搜捕东殿部属,从文武官员到普通士兵,甚至连妇孺都未能幸免。东王府周围的街巷,尸体堆积如山,秦淮河水被血染红,漂浮的尸骸堵塞了河道,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连飞鸟都不敢靠近。短短三日,两万余东殿部属倒在血泊之中,天京城内,人人自危。

石达开赶回天京时,看到的便是这般惨状。他冲进北王府,指着韦昌辉的鼻子怒斥:“你我奉旨除贼,为何滥杀无辜?两万弟兄皆为天朝血脉,你这般屠戮,与国贼何异?”

韦昌辉冷笑一声,眼中满是疯狂:“石达开,你莫不是想为杨秀清报仇?今日若不是看在同殿为官的情分上,连你一并杀了!”

石达开深知韦昌辉已杀红了眼,自己留在天京必遭毒手,连夜率亲信部属逃出城去。韦昌辉闻讯,竟下令血洗翼王府,将石达开的家眷悉数斩杀。消息传出,天朝内外一片哗然,石达开在安庆起兵,发布檄文,声讨韦昌辉罪行,号召各路兵马共讨国贼。

洪秀全见局势失控,只得下旨诛杀韦昌辉,以平息众怒。可经此一役,太平天国的元气已大伤——杨秀清的军政才能、韦昌辉的精锐部队、石达开的威望民心,皆在这场内乱中损耗殆尽。为稳固局势,洪秀全一面派人安抚石达开,一面急召陈玉成入京。

11月初,陈玉成率两万精锐抵达天京。这位年仅二十四岁的英王,身着银甲,面容刚毅,虽年少却已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三河大捷中,他以少胜多,大破湘军,一战成名。此刻面对残破的天京,他心中满是沉重。

天王府内,洪秀全握着陈玉成的手,眼中满是期许:“英王,如今天朝内乱初定,外有英法洋鬼盘踞上海,欺压百姓;内有清军新军虎视眈眈,意图反扑。朕命你率两万精锐东进,进攻上海,驱逐洋鬼,光复江南!如此,既可凝聚民心,又可拓展疆土,天朝便可重整旗鼓!”

陈玉成躬身领命:“臣遵旨!必率弟兄们杀尽洋鬼,光复上海,以报天王信任!”他心中清楚,洪秀全此举,既是为了收复失地,更是为了将他这支精锐调离天京,以防不测——经此内乱,天王对谁都已不再信任。

11月中旬,陈玉成率两万太平军,自天京出发,沿长江东进。部队依旧沿用太平军惯用的战法:步兵为先锋,多持大刀、长矛与土枪,辅以少量缴获的洋枪;水师战船沿长江护航,运送粮草与弹药;沿途吸纳流民,扩充兵力——每到一地,便开仓放粮,百姓们苦于清军与洋人的压迫,纷纷踊跃参军,待抵达苏州时,部队已扩充至三万余人。

此时的上海,已是英法联军的重要据点。自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租界便成了洋人的“国中之国”,英军、法军在此驻扎了两千余人,配备恩菲尔德线膛枪、12磅榴弹炮等精良装备,还招募了数千名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专门镇压太平军。

当陈玉成率军抵达上海郊外的虹桥时,英法联军已得到消息。英军代理司令霍尔(西摩尔还在广州战俘营)站在租界的炮台上,望着远处黑压压的太平军阵营,眉头紧锁:“这些长毛军,竟有如此规模?传我命令,联军主力坚守租界,洋枪队出城骚扰,迟滞其进攻速度!”

华尔的洋枪队很快便与太平军的先锋部队遭遇。洋枪队士兵身着西式军装,手持线膛枪,排成整齐的队列,进行三段击射击。太平军的先锋部队多持土枪与长矛,虽人数占优,却因武器落后,伤亡惨重。

“英王,洋人的枪太厉害,弟兄们冲不上去!”一名旅帅浑身是血,跑到陈玉成面前哭诉。

陈玉成立于高坡上,望着战场上倒下的弟兄,眼中满是怒火。他深知,太平军的土枪土炮,根本无法与洋人的精良装备抗衡。正当他一筹莫展时,亲兵突然来报:“英王,有一队神秘人送来五百支线膛枪与大批火药,说是受一位‘西南贤主’所托,助我军驱逐洋鬼。”

陈玉成心中一震,接过线膛枪——正是大新陆军装备的“龙吟”线膛燧发枪,枪管精亮,工艺精湛。他瞬间明白,这必是西南大新王国的王九击所赠。他虽与大新素无往来,却也听闻其在广州大败英法联军的事迹。此刻送来的武器,无疑是雪中送炭。

“传我命令,将新得的线膛枪,尽数装备给前军精锐,组成‘洋枪队’,由我亲自指挥!”陈玉成高声下令。他虽不知王九击此举的深意,却明白,这是他击败洋人的唯一机会。

几日后的新京王宫书房内,王九击正看着黑煞卫传回的密报。密报上写着“陈玉成已收武器,正部署进攻上海租界”,他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沈庭渊立于一旁,疑惑道:“大王,为何要资助太平军?陈玉成若拿下上海,恐成我大新后患。”

王九击放下密报,目光望向东方:“英法联军主力此刻正集中在京畿一带,与我军、清军对峙。资助陈玉成,使其猛攻上海,便可迫使英法分兵东援,减轻京畿压力。至于陈玉成……他虽勇猛,却受制于洪秀全,且太平军战法陈旧,即便拿下上海,也难以长久立足。待英法主力被牵制,我军便可集中兵力,彻底将其赶出华夏!”

沈庭渊恍然大悟:“大王高见!此举既可借太平军牵制洋人,又可坐收渔利,实乃妙策!”

上海战场,陈玉成已完成部署。他将三万太平军分为三路:左路沿黄浦江推进,进攻英租界;右路进攻法租界;中路为主力,由他亲自率领,配备五百支线膛枪与两门缴获的火炮,直扑租界核心的跑马场——那里是英法联军的指挥部所在地。

12月初,进攻正式开始。太平军依旧沿用传统战法:先由大批手持长矛、大刀的士兵冲锋,吸引联军的火力;随后,配备线膛枪的精锐部队从侧翼迂回,进行精准射击;水师战船则沿黄浦江炮击租界的码头,试图切断联军的补给线。

“冲啊!杀尽洋鬼!”太平军士兵们齐声呐喊,潮水般冲向租界的防线。他们大多赤着脚,身着粗布军装,脸上满是悍勇——在他们眼中,上海的洋人是欺压百姓的恶魔,光复上海,便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英法联军的防线很快便被冲开缺口。线膛枪的精准射击,让联军士兵们措手不及——他们从未想过,太平军竟然也会拥有如此精良的武器。左路太平军在水师的掩护下,突破了英租界的外围防线,冲进了街道,与英军展开近身格斗。

街道上,刀光剑影,枪声大作。太平军士兵们挥舞着大刀、长矛,与英军士兵厮杀在一起。一名太平军士兵被线膛枪击中胸膛,却依旧死死抱住一名英军士兵,将其扑倒在地,用牙齿咬断了对方的喉咙;另一名士兵手持新装备的线膛枪,虽操作尚不熟练,却凭借着一股狠劲,接连射杀了三名联军士兵。

陈玉成率领的中路主力,进展最为顺利。数百支线膛枪组成的火力网,死死压制住联军的进攻。两门火炮不断轰击跑马场的指挥部,炮弹落在联军的帐篷上,炸开一团团火光。华尔的洋枪队试图反扑,却被太平军的线膛枪精准射击,死伤惨重,华尔本人也被一发铅弹击中手臂,狼狈逃窜。

霍尔看着不断收缩的防线,心中满是焦虑。他已向天津的联军主力求援,可援军至少需要十日才能抵达。而眼前的太平军,攻势愈发猛烈,租界内的弹药与粮草已所剩无几,再这样下去,上海租界必破无疑。

“传我命令,收缩防线,坚守核心区域!”霍尔下令道,声音带着几分绝望。联军士兵们纷纷退至跑马场周围,依托沙袋工事,进行最后的抵抗。

太平军的进攻持续了整整五日。这五日里,上海郊外的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浸透,太平军士兵们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铺就了一条通往租界核心的道路。陈玉成每日都亲自率军冲锋,身上的银甲早已被血污浸透,却依旧身先士卒,激励着士兵们奋勇杀敌。

12月7日,太平军终于攻破了跑马场的防线。陈玉成手持钢刀,率着精锐部队冲进联军指挥部,霍尔率残部拼死抵抗,却已是强弩之末。最终,霍尔在亲兵的掩护下,从租界的后门逃脱,乘船逃往天津。

当太平军的旗帜插上上海租界的炮台上时,整个上海都沸腾了。百姓们涌上街头,迎接太平军的到来,他们提着茶水、拿着食物,送到士兵们手中,口中喊着“英王万岁”“天朝万岁”。陈玉成站在炮台上,望着眼前欢呼的百姓,心中满是感慨——这场胜利,来得太过艰难,三万弟兄,伤亡过半,才换来了上海的光复。

可他深知,英法联军的援军很快便会抵达,清军也会趁机反扑,上海的局势,依旧岌岌可危。他转身对身旁的将领道:“传我命令,即刻加固防线,清理战场,救治伤兵,筹备粮草弹药。”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