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校长闻言,明显松了口气,随即拍着胸脯保证:“宋司令考虑得周到!你放心,航校这边正在全力总结经验,优化培训流程,肯定优先保障地勤人员的培养质量和数量,绝不拖空军的后腿!”
两人又就未来空军的机型选择、战术配合等方面交流了看法,才结束了这次通话。宋兴华知道,这600名即将毕业的飞行员,将是未来中国空军的骨干力量。
就在宋兴华厉兵秣马,积极准备北平战役之时,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乃至日本大本营,正因华北局势的急剧恶化而陷入一片焦头烂额之中。
天津,原英租界内一栋戒备森严的大楼,如今成了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官西尾寿造大将的临时指挥部(张家口会战刚结束,多田骏就赶紧把司令部迁至天津)。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压抑。
西尾寿造站在巨大的华北地图前,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昨天刚刚与东京大本营进行了一场冗长而激烈的面对面会议,主持工作的参谋次长泽田茂中将的斥责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诸君,”西尾寿造声音沙哑,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挫败,“大本营对华北战局极为不满!泽田次长质问我们,帝国在华北前后损失了整整十七个师团、五个旅团!其中包括第五、第二十六这样的常设师团!如果算上航空兵、战车部队、重炮联队等特种兵,累计损失兵力超过三十万!”
他重重一拳捶在桌子上,震得茶杯乱响:“淞沪、南京、徐州、武汉,帝国打了多少硬仗?总伤亡也不过二十万出头!可如今,在华北,在宋兴华这个人手里,帝国竟然蒙受了如此惨重的损失!多田骏你这个蠢货……”他意识到失言,顿了一下,毕竟多田骏是目前华北方面军的直接负责人,“......你倒是跑得快!”
会议室里的将佐们个个低垂着头,不敢与他对视。宋兴华这个名字,如同梦魇一般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西尾寿造深吸一口气,继续传达大本营的诘问:“泽田次长问我,到底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彻底解决宋兴华部?我告诉他,宋兴华的二纵,兵力超过十万,装备精良,轻重火力甚至优于帝国的常设师团。他一手扶植的日本……那个所谓的‘同盟军’,兵力也超过十万,作战意志顽强,且熟悉我军战术。”他指着地图上标注的八路军和同盟军控制区,“更重要的是,帝国在华北,已经完全丧失了制空权!以前是我们的飞机无法起飞,或者起飞后莫名其妙爆炸。现在,是八路军的轰炸机追着我们的飞机和地面部队炸!张家口一战,我好不容易从关东军梅津美治郎司令官那里求来的一个飞行团,刚在机场降落不到一小时,就被敌人的轰炸机群彻底抹掉了!”
他环视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综合判断,要想在野战中击败甚至歼灭宋兴华部,至少需要五倍于敌的兵力,也就是一百万到一百二十万!并且,需要配属不少于八个重炮联队,六个战车联队,以及大量的防空部队!”
会场一片死寂。一百万以上的兵力?还要如此多的重炮和战车?这几乎是目前日本在中国战场能动用的全部机动兵力总和了!
“但是,”西尾寿造的声音充满了无奈,“泽田次长明确告诉我,帝国根本抽不出这么多兵力!太平洋方向、东南亚方向,都在牵扯帝国巨大的精力。而且,以宋兴华的进攻节奏,他绝不会给我们从容调兵的时间。他的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北平!目前,整个华北方面军,算上各个师团、独立混成旅团,以及那些不可靠的皇协军,总兵力不过十一二万人,还分散在河北、山东、河南的广大地域。因此,我们现在要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消灭宋兴华,而是如何在他发起下一次致命攻击前,保住华北方面军这十万部队,避免被敌人围歼!”
他传达了泽田茂最后的,也是近乎冷酷的命令:“大本营指示:命令华北方面军,不惜一切代价,迟滞宋兴华部的进攻步伐!哪怕……哪怕利用北平、天津城内数百万中国平民的性命作为筹码,进行威慑,也要为帝国争取到两到三个月的时间,以便从本土、关东军乃至华中、华南抽调兵力,重整华北防线!”
这道命令,让在场的一些尚有职业军人荣誉感的军官也感到一阵寒意。用平民作为人质和盾牌,这无疑是突破了战争的底线。
……
张家口,原日军司令部,现已成了八路军第二纵队的前敌指挥部。指挥部里电话铃声、电报滴答声、参谋人员汇报声此起彼伏,一片繁忙景象。
宋兴华正在主持战前军事会议。纵队主要领导、各旅旅长、政委、参谋长,以及日本同盟军的主要旅团长济济一堂。同盟军的军官如冈田翔太、石川启介、中村拓真等人,穿着八路军的军装,神情严肃,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集体。
“同志们!”宋兴华站在巨大的沙盘前,声音洪亮,“休整期即将结束,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北平!”
一句话,让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沙盘上那座标志性的城市。
“根据情报和多田骏的动向判断,日军已如惊弓之鸟。”参谋长熊德诚拿起指挥棒,在沙盘上指点,“多田骏将司令部迁至天津,意在依托北宁铁路,随时准备向关外撤退。北平城内及周边,日军兵力主要为第27师团、几个独立混成旅团的一部分,以及大量伪军,兵力相对空虚,且士气低落。”
“但是,”政委王信庭补充道,“北平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内百姓众多。我们攻打北平,必须考虑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古城和平民的破坏与伤害。这要求我们的战术要更精细,打击要更精准。”
宋兴华接过话头:“因此,我决定,分兵两路,钳形夹击!”
他的指挥棒点在沙盘上的两个点:“北路,由第二集团军配属独27装甲旅陈大海部,突破居庸关,沿昌平、南口方向,自北向南压迫北平!”
“南路,由第一集团军,出兵攻打涞源,然后沿易县、涞水、涿县、良乡一路向东攻击前进,扫清北平外围据点,从南面和西面形成包围!”
“第三、第四集团军作为战役总预备队,同时负责对保定、石家庄方向可能来援之敌进行警戒。剩余各部,分别配属给南北两路集团军,协助攻坚和侧翼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