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云柔得了分红,给全家都置办了礼物,这事儿像阵小风似的在王府里转了一圈,吹得每个人心头都暖洋洋的。连带着她每日去胭脂铺后院的劲头都更足了。
手里有了钱,心里有了底,眼界似乎也随着自信一起打开了。她不再只埋头研究胭脂颜色,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地方——衣着搭配。
这日,墨玉琳拉着她抱怨:“过两日安国公府赏花宴,我这新做的衣裳,总觉得搭配那套红宝石头面太俗气,配珍珠又太素净,真是愁人!”
墨云柔正对着一堆布料小样写写画画,闻言抬起头,打量了一下墨玉琳新衣的葱绿色调,又看了看她略显圆润的脸蛋,小手托着下巴想了想,忽然眼睛一亮。
她放下笔,在自己的“百宝箱”(其实就是个装满各种零碎布料、丝线、珠子的小匣子)里翻找起来,找出几颗打磨成水滴形状、色泽温润的淡绿色玉髓,又配了些细小的米珠。她不用传统的金银托底,而是用同色系的丝线,灵巧地将玉髓和米珠缠绕、串联,当场编制成了一支清新别致、如同初生藤蔓般的发簪和一对小巧的耳坠。
“小姑姑,你试试这个。”她将饰品递给墨玉琳。
墨玉琳将信将疑地接过去,对着镜子比划了一下,眼睛瞬间亮了!那淡绿的玉髓与她衣裳的颜色呼应又不完全相同,米珠点缀其间,平添灵动,竟将她衬得少了几分骄纵,多了几分娇俏可人!
“哎呀!柔儿!你真是个小天才!”墨玉琳欢喜得不得了,立刻戴上,在镜子前转了好几个圈,“这比那些沉甸甸的金簪玉钗好看多了!又特别!”
赏花宴那日,墨玉琳就戴着这套独一无二的“柔式”首饰,配着那身葱绿衣裙去了。果然,她一出现,就吸引了不少目光。那清新脱俗、与众不同的风格,让见惯了珠光宝气的贵女们感到新奇又羡慕。
“玉琳,你这头面是哪里打的?样子好生别致!”
“是呀,这玉髓颜色配得真好,衬得你气色极佳!”
墨玉琳心里得意,嘴上却学着虞怀瑾的从容,微笑道:“不是什么名店打的,是我家小侄女云柔随手做了给我戴着玩的。”
“战王府的四小姐?就是调制出‘点翠流光’的那位?”
“她还会做首饰?”
众人的兴趣立刻被勾了起来。墨玉琳趁机将墨云柔好一顿夸,直把她夸成了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的巧手仙子。
自那日后,竟陆续有与墨玉琳交好的小姐妹,悄悄派人来问,能否请四小姐也帮忙设计搭配一下服饰,或者定制一两件独特的首饰,价钱好说。
墨云柔没想到自己随手做的东西还能这样,她有些无措地看向虞怀瑾。
虞怀瑾笑着鼓励她:“既然有人欣赏,为何不试试?这也是一种本事。不过,你要记住,物以稀为贵,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必来者不拒。可以定个规矩,每月只接三单,且需你看过本人,根据其气质、衣着来设计,不接重复式样。”
墨云柔得了母亲指点,心里有了底。她开始小心翼翼地接单,每个找上门的客人,她都会仔细观察对方的样貌、气质、肤色,甚至说话的语调,再结合对方常穿的衣物颜色、质地,给出独一无二的搭配建议,或是亲手制作一两件画龙点睛的配饰。
她设计的搭配,往往不追求最贵重的材料,却总能通过巧妙的色彩呼应、别致的款式,将人的优点凸显出来,掩盖不足,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舒适又高级的美感。
渐渐地,“想变美,找战王府四小姐”这句话,开始在京城年轻贵女的小圈子里悄悄流传。墨云柔的名声,不再仅仅局限于“点翠流光”的研制者,更增添了一层“时尚大家”的神秘光环。
曾经那个因为审美另类、穿着“怪异”而被人在背后嘲笑“土气”、“没品位”的蛮横小姐,如今却成了引领京城贵女时尚潮流的风向标!这反转,让不少以前嘲笑过她的人脸上火辣辣的。
这一日,连宫里的淑妃娘娘召虞怀瑾进宫说话时,都笑着提了一句:“听说府上四小姐在打扮上很有些巧思?连永嘉那挑剔丫头都夸赞不已。”
虞怀瑾谦逊应对,心中却为墨云柔感到骄傲。
然而,有人风光,就有人眼红。
林侧妃看着墨云柔一个小小的黄毛丫头,不仅赚得盆满钵满,如今连名声都如此响亮,心里那坛陈年老醋彻底打翻了。她不敢再明着说什么,背地里却没少散播闲话。
“哼,不过是些奇技淫巧,上不得台面。”
“堂堂王府小姐,竟学那匠人一般,做这些迎来送往的生意,真是自降身份!”
“谁知道那些东西干不干净?别用了烂脸!”
这些话传到墨云柔耳朵里,若是以前,她定要气得跳脚,说不定还会冲过去大吵大闹。可如今,她只是撇撇嘴,对来告诉她消息的墨玉琳说:“她那是嫉妒。我的本事是真的,喜欢我东西的人也是真的。她越这么说,越显得她浅薄。”
她甚至灵机一动,根据最近得到的几种带有淡雅香气、且性质温和、据说对肌肤有益的珍贵花露,调制出了一款极其清淡、能提升气色、又带着隐约暗香的口脂,取名“芙蓉露”。并特意说明,此物用料珍稀,制作繁复,每月只得五盒,只赠不卖,只送给真正欣赏她、懂得美的有缘人。
这“饥饿营销”加上“身份认同”的策略,更是将她的格调抬了上去。能得到一盒“芙蓉露”,几乎成了京城顶级时尚圈子的入场券之一。
墨云柔彻底火了。
她不再需要借助战王府的名头,她自己的名字——“墨云柔”,就成了金字招牌。
这晚,她盘点着这个月通过“时尚顾问”和定制首饰赚来的又一笔可观收入,小心翼翼地将大部分存入她的“小金库”,准备继续投入她的“事业”,又拿出一部分,准备再次充实“家庭发展基金”。
她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力量。
她想起很久以前,自己因为穿着打扮被姐妹嘲笑,回来大哭大闹,那时的自己,只能用愤怒和蛮横来掩饰内心的自卑和无措。
而现在,她依然在意美,但她不再需要通过张牙舞爪来证明自己。她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重新定义了“美”,也重新定义了自己。
她不再是任何人的附庸,她是墨云柔,是“点翠流光”的创造者,是能点石成金、引领风潮的……未来的女商人。
这条路,她越走,越宽。越走,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