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出月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礼物去看望龚子耀父母。
何秋用她摇摇晃晃的车技,开着哥哥的皮卡车,李俊军则骑着龚子耀的电动摩托车。
那天,这辆电动车,怎么也启动不了,龚子耀只好坐李俊军的摩托车回家。
那天,龚子耀便再也没有回来。
龚子耀的父母,把子耀的后事处理以后,就回到了镇上,继续开他们的早餐店。
龚子耀的英雄事迹,在镇上传开了,老百姓都来英雄家吃早餐。
平日生意一般的早餐店,人挤人,生意极好。
停好车,何秋看到店里还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居然是王寡妇家的大炮。
李俊军把电动车锁好,叹道:“大炮也一夜懂事了,星期六天就来给龚家父母帮忙。”
大炮在镇上上初中,星期一到星期五是寄校,休息天也不回何家村,就留在龚家帮忙卖早点。
李俊军和何秋提着礼物进屋,正在热情招待顾客的龚母,笑容凝固在脸上,木讷的问:“你们怎么来了?”
何秋一阵心酸,也许她不应该来,龚母看到她,是否又想起了她的儿子?
大炮见了何秋和李俊军,自然的喊了一声:“姐,姐夫。”
继而手脚不停的忙起来:“一个豆奶,一根油条,一个鸡蛋,四块钱。”
李俊军顺手取下龚母身上的围兜:“何秋,你们上楼去说说话吧,这里有我。”
龚母回过神来:“好,好,俊军,辛苦你了。”
何秋和龚母上楼了,龚父和大炮李俊军手忙脚乱的忙起来。
走进子耀的房间,龚母坐在床边,拿起床上的枕头,使劲的闻着:“子耀的味道,越来越淡了,用不了多久,他的一切味道,都会消失。”
何秋很想告诉这么可怜的母亲,子耀没有走,他时刻都注视着我们呢。
龚母指了指面前的椅子:“何厂长,请坐。谢谢你来看我。”
何秋坐在龚母对面:“龚妈妈,您就叫我小秋,今天来,是特意感谢子耀救了我家李俊军。
子耀走了,您要节哀,以后我和李俊军,就是您的儿女,我们代替子耀孝敬您。”
龚母摆摆手:“不,不。子耀救俊军,是出于本性,你们不要有任何的内疚。你看大炮,经常来帮忙,我都不好意思了。”
何秋握住龚母的手:“龚妈妈,我们都很感激子耀,他用生命,成全了我们一家团圆,我们以后就是龚子耀。”
龚母勉强的笑笑:“子耀经常提起你和李俊军,说李俊军与他很聊得来,经常陪着他上夜班。还有你,不是你的坚持,子耀根本不会有工作。他这一年,有些短暂,可是很快乐。”
说完,龚母站起来,打开书桌抽屉,拿出一本日记,递给何秋:
“小秋,子耀留下来很多日记,你看看,我总觉得,他好像知道了自己的宿命,每一篇日记,都是在与我告别。”
何秋惊奇的接过日记。
这本日记,整整写了一年,尤为第一篇,很是费解。
“妈妈,您看到这本日记的时候,也许我不在了,不过您一定不要伤心。
今天,我突然吃了一大碗面条,烧退了,身体也不难受了,上天给了我时间,让我珍惜与您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让我做一个健康孝顺的儿子。
妈妈,您也许会奇怪,儿子为什么会这么说?是的,这世上,真的有不可思议的事,犹如我重生一般。
也许,时间很短,可我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做很多我想做的事,便知足了。妈妈,我爱您,我要用仅剩的生命,把对您的爱和感激,全部写在日记里。
不过,您一定要答应儿子,如果我真的不在了,您不许伤心,好不好?来,最美丽的妈妈,笑一个。。。。。”
何秋眉头紧皱,很明显,龚子耀是知道崔玉进入了他的身体。
龚母苦涩的笑着:“小秋,你是不是也觉得很奇怪?那天,子耀身体发烧,可是他不肯去医院,说花了那么多钱,也治不好。
我和他爸爸还在商量着,应该找谁再借一点钱,孩子就是我们的命,就算花砸锅卖铁,也不能不救啊。
可是,就那么神奇,子耀吃了一碗面条以后,烧退了,还说想吃排骨。
因为病痛折磨,子耀一直吃不下东西,突然要吃排骨,我真是高兴坏了。
再后来,你便知道了,他居然可以去工作了。小秋,你相信世上有神明吗?”
何秋愣了一下,她相信,太相信了。
何秋温和笑着:“当然,子耀就是一个奇迹。他应聘的时候,说身体不好,可是在咸菜厂一年多,他从未生过病。”
龚母点点头:“是啊,我每天都担心他的身体,可他好像痊愈了一样,活泼阳光,与健康人无异。
所以,小秋,子耀救人,也许就是命中注定的。他救了大炮和李俊军,也救了自己。一年时间,很短,可对于他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何秋温柔的蹲在龚妈妈身边:“子耀也想李俊军和大炮陪在您身边的。龚妈妈,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您不能把我们拒之门外。”
龚母憔悴的脸上,挂着泪水:“好,好,我接受你们的感谢。”
何秋百感交集,龚母擦擦眼泪:“子耀的日记,让我释怀,可是,只要想起他的笑容,我的心,又疼得厉害。”
何秋拥抱着龚母:“他是天使,去了天上,子耀希望您能开心一点。”
龚母依附在何秋怀里低泣,两个女人,都悲伤不已。
哭一场以后,何秋问龚母:“您为何不愿意去咸菜厂上班?虽然工资不高,但是两个人开销足够了。龚爸爸正式工,您去做临时工也可以的。”
龚母摆摆手:“不,不能再麻烦你们了。我和子耀爸爸开了那么久的早餐店,也舍不得离开这个店子,等做不动了,我和他爸爸就回老家去,守着子耀。”
何秋不好再勉强,早餐店虽然累,确实比工厂赚得更多。
只是何秋哪里知道,龚家父母执意要开早餐店,是因为他们还欠了十几万外债。
政府的见义勇为得奖金,以及咸菜厂给的安慰金,龚家父母都拿去还债了,还差十几万。
王寡妇和李俊军给的感谢金,龚家父母都没有收。孩子救人,是他的大义,不能拿着儿子的善良去敛财,那样的话,救人就成了交易。
龚家父母宁愿自己辛苦来还债,也不能消费儿子的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