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梁思成便和妻子林徽因,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建筑师们,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寻找中国现存唐代建筑的艰难征程。他们满心愤慨,就是要用实实在在的证据,堵住那些日本人的嘴!”宇辰神情激动,慷慨激昂地讲述着。
“那肯定是找到了呀!”梦瑶一脸笃定地说道,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段振奋人心的历史结果。
“唉,梁思成、林徽因他们一行人,前前后后来了山西三次,可前三次全都无功而返。”宇辰满脸遗憾,语气中满是惋惜之情。
“看来这找起来还真不是一般的难啊!”梦瑶不禁长叹一声,眼中流露出对先辈们艰辛历程的感慨。
“确实如此。”宇辰重重地点了点头,不禁感慨道,“你想想,那时候的研究条件和咱们现在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在那个信息极为闭塞、交通又极不方便的年代,要想开展一项深入且细致的野外调查,得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哪像现在,哪怕是再隐蔽的角落,再不起眼的小事,只要时机合适,就能瞬间在全国引起轰动。”
“我还记得有一张照片,”梦瑶努力回忆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怀念,“照片里,他们坐在那种简陋的驴车上,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艰难地穿梭前行。他们一路历经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那种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咱们如今享受的舒适便捷生活一对比,简直太鲜明了。这让我深深体会到,前辈们为了追求真理和理想,付出了多么巨大的牺牲啊!”
“尽管他们当时没有找到唐代古建筑,却在探寻过程中,发现了大同的上、下华严寺,云冈石窟,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晋祠圣母殿,鱼沼飞梁等众多建筑史上的稀世珍宝。”宇辰有条不紊地陈述着。
“云冈石窟、晋祠、应县木塔这些我都知道……”梦瑶接过话头说道。
“应县木塔啊,”宇辰点头回应,“它全称佛宫寺释迦塔,是辽代的木制佛塔。因为它纯木楼阁式的独特构造,再加上所处的地理位置,大家又习惯叫它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感觉名气特别大,可具体情况我还不太清楚,看来得上网好好研究研究。”梦瑶一脸谦虚地说道。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呀,老师这不就在这儿嘛。”宇辰笑着指了指自己,接着说道,“从外观上看,应县木塔是五层六檐,实际上它一共有九层,包括五个明层和四个暗层,木塔高度达到了65.84米……”
“啊?这么高!”梦瑶惊讶地叫出声来,“要是一层楼按三米算,那差不多有20层楼那么高啊!”
“没错,这还不算完,更让人惊叹的是,整个建筑没用一根钉子,完全是靠斗拱结构搭建起来的。全塔一共使用了54种斗栱,而且每个斗栱都有特定的组合形式,所以它还被誉为‘斗栱博物馆’……”宇辰满脸骄傲地介绍着。
“听起来就像搭积木一样?”梦瑶好奇地问道。
“对,就和搭积木类似,可神奇之处就在于,它这样搭建起来,竟然能稳稳屹立千年而不倒。”宇辰不禁惊叹道。
“这简直就是‘千年积木’啊,太厉害了!”梦瑶由衷地赞叹道。
“还有那悬空寺……”宇辰正准备继续滔滔不绝地介绍,仿佛已经沉浸在那奇妙的建筑世界中。
“为啥山西能保存下来这么多古建筑呀?”梦瑶突然发问,打断了宇辰的勃勃兴致,紧接着又话锋一转,“对了,林徽因她们最后找到唐代建筑了吗?”
“当然找到了!功夫终究不会辜负有心人。五台山的佛光寺,还有后来发现的南禅寺,它们可都是如假包换的唐代建筑。”宇辰笑着回答,眼神里满是对这段历史的自豪与感慨。
“不对呀,悬空寺不是始建于北魏年间吗?那不是比唐代还早,都有一千五百年历史了!”梦瑶一脸疑惑,歪着头问道。
“悬空寺确实是始建于北魏年间,不过呢,在后来的各个朝代,它都经历过修葺和重建。咱们现在看到的悬空寺,现存的建筑主体主要是明清时期修建的。而五台山的南禅寺和佛光寺就不一样了,它们是原汁原味的唐代建筑。”宇辰一脸自豪地解释道,仿佛在讲述自家最珍贵的宝藏。
“原来是这样啊,唐朝的建筑能够一直留存到现在,真的太让人钦佩啦!”梦瑶满脸赞叹地说道,“不过,为什么山西的木建筑可以历经这么长时间还保存完好呢?”
“哎呀,这个得慢慢跟你讲,你知道的,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宇辰晃了晃脑袋,笑着说,“山西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古建筑,这其中是有历史缘由的。”
“你就别卖关子啦,赶紧说吧。”梦瑶有些急切地催促道。
“首先呢,就是地理位置的因素。山西的地势有个说法叫‘表里山河’。你要是俯瞰整个山西地图,就会发现这里山峦重重叠叠,丘陵起起伏伏,沟壑密密麻麻,是典型的‘两山夹一川’的地形。”
“什么是‘两山夹一川’呀?”梦瑶眼中满是好奇,忍不住问道。
宇辰耐心地回答:“你看,在山西的西边是黄河和吕梁山,东边呢,是雄伟的太行山,汾河从北向南,像一条丝带一样穿梭其中。山河把山西环绕起来,地形比较封闭,山西的城市就像是分布在大山中间的一个个盆地,这种独特的地形就被称为‘表里山河’。”
“表里山河?你这么一说,不就是很偏僻的意思嘛。”梦瑶有些疑惑地问道。
“这种地理位置可以说是得天独厚,正因为如此,山西在几千年来都维持着一种相对稳定并且比较闭塞的状态。”宇辰认真地解释道。
“是够闭塞的。”梦瑶一边点头,一边喃喃说道,“不过,为什么这种地形叫表里山河呢?”
“春秋时期那可是个动荡不安、诸侯争霸的年代。”宇辰开始讲述起来,“公元前632年,晋国和楚国在现在山东省鄄城县西南这个地方,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也就是城濮之战。”
“春秋时期啊,这时间可够久远的。”梦瑶感慨道。
“当时啊,双方的军队各自占据着有利的地形,都摆出了一副要决一死战的架势。面对强大的敌人,晋文公的心里满是焦虑。”宇辰说得绘声绘色,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就在这个时候,谋士狐偃站了出来,向晋文公献计说:‘主公您不要担忧,我观察到楚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他们驻扎的地方并不是能够长久停留的理想之地。我们这边占据着黄河这样的险阻,还有太行山脉作为屏障,这就形成了一种天然的防御体系,这就是所谓的“表里山河”之势啊。’”
“然后呢?快继续说。”梦瑶眼睛发亮,带着鼓励的语气说道。
“狐偃的意思是,从外面看,有广阔的河流如同护城河一样守护着;往里面瞧,又依靠着陡峭的山峦构成了坚固的防线,这样的地势易守难攻,所以不用太担心打败仗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宇辰继续说道,“晋文公听了这话,立刻振作起来,采纳了狐偃的建议,并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调整军队的布阵。最后,凭借着正确的战略思想和士兵们的英勇作战,晋国成功地击败了楚国的主力部队。晋文公也因此成为了中原的霸主,为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来如此啊!”梦瑶恍然大悟,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表里山河’这个词语原来是从这样一个典故中来的呀!你可以啊!”梦瑶由衷地称赞道。
“这其实是我刚刚在网上搜出来的啦。”宇辰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那也说明你还是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嘛。”梦瑶微笑着称赞道。
正是:佛光照耀五台山,梵音缭绕祥云间;禅意流淌南禅寺,古木参天瑞气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