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的晨光裹着桂香漫进窗户时,陆沉正盯着最后一道大题咬笔杆。
草稿纸上画满了函数图像,铅笔尖在“边际效用”四个字下戳出个小坑。
这是他今早第七次修改的答案。
“陆沉。”
李若雨的声音从客厅飘过来。
“豆浆要凉了。”
他抬头看了眼挂钟,九点整。
静谧的上午,窗外那棵高大的梧桐树上,宽大的叶子相互摩挲着。
突然,一阵微风轻轻拂过,像是一双温柔的手,将梧桐叶缓缓掀起。
那些叶子在风中微微颤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缝隙,洒下了一片片细碎的光斑,宛如点点繁星。
跳跃在摊开在书桌上的卷子上,给原本枯燥的试卷增添了几分灵动的色彩。
陆沉揉了揉发酸的后颈,把笔往笔筒里一扔:
“写完了!”
“真的?”
李若雨端着青瓷碗走进来,碗里浮着两颗圆滚滚的桂花糖。
“我昨晚熬的红豆粥,温在锅里呢。”
她瞥见他桌上的草稿纸。
“这题又改了三遍?”
“嗯。”
陆沉伸了个懒腰,脊椎发出轻微的响声。
“何东昨天说‘假期作业要体现思考深度’,我怕写太浅被扣分。”
“你呀。”
李若雨放下碗,伸手替他理了理翘起的衣领。
“上次你说‘教授改论文比写卷子累’,现在倒好,卷子写完了,教授的粥还没喝。”
陆沉笑着接过碗,舀起一勺粥:
“那我现在喝,算不算补偿?”
“算。”
李若雨靠在他肩头。
“不过下午要去青青草原野餐,你得把粥喝完。不然我可不管你。”
“青青草原?”
陆沉挑眉。
“王浩说的那个?”
“嗯。”
李若雨点头。
“他昨天在群里发定位,说草甸子开了野菊,还有片小湖能钓鱼。”
她从沙发上拿起个帆布包。
“我今早去超市买了三明治,你爱吃的火腿鸡蛋,还有刘嘉怡烤的曲奇。”
陆沉接过包,指尖碰到她手背:
“你昨晚是不是又熬夜准备?”
“没。”
她撒谎。
“就随便切了点黄瓜,烤了两盘曲奇。”
陆沉掀开帆布包,里面整整齐齐码着:
在整洁的厨房里,一个精致的金枪鱼三明治静静躺在操作台上。
被透明的保鲜膜仔细地裹着,那保鲜膜贴合着三明治的轮廓,仿佛给它穿上了一层透明的保护衣。
三明治的边缘整齐,里面夹着鲜嫩多汁的金枪鱼肉、爽脆的生菜和香浓的芝士。
在三明治旁边,翠绿的黄瓜片被巧妙地摆成了一朵盛开的小花,每一片黄瓜都水润饱满,泛着清新的光泽。
那花瓣般的形状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散发出淡淡的黄瓜清香。
而在不远处,一个小巧的玻璃罐稳稳地立着,里面装满了形状各异的曲奇饼干。
曲奇的色泽金黄,表面还点缀着细碎的巧克力豆和坚果粒,看起来十分诱人。
罐口处,一条蓝色的丝带优雅地系成了一个蝴蝶结。
丝带的颜色如同湛蓝的天空,为这温馨的场景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
是刘嘉怡的风格。
他抬头时,李若雨正低头翻他的书包,耳尖泛红:
“你……是不是把我的保温杯塞进去了?”
“怕你渴。”
陆沉装模作样翻课本。
“再说,野餐带保温杯才专业。”
“谁要你专业。”
李若雨拍开他的手。
“赶紧把粥喝完,十点半出发。”
青青草原的风裹着草叶香钻进车窗时,陆沉正把最后半块曲奇塞进嘴里。
王浩把车停在停车场,摇下车窗冲他们挥手:
“老陆!若雨姐!刘嘉怡说她带了柠檬茶!”
刘嘉怡从副驾驶探出头,薄荷绿裙摆被风吹得翻起:
“陆沉,你买的野餐垫呢?我可没带!”
“在后备箱。”
陆沉指了指。
“我今早特意擦了三遍。”
王浩从后备箱搬出折叠椅,刘嘉怡举着保温桶跟进:
“李教授,您的红豆粥!”
她掀开盖子,甜香混着桂花香扑出来。
“陆沉说您胃不好,我特意加了小米。”
李若雨接过碗,舀起一勺:
“嘉怡,你……”
“哎呀,我妈今早送来的小米,我顺道熬的。”
刘嘉怡眨眨眼。
“反正我也没事,就当提前过国庆。”
青青草原的草甸子比想象中更辽阔。
在这片广袤的原野上,野菊如繁星般绽放。
它们或黄或白或紫,交织成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仿佛是大自然洒下的一把星星,点缀在翠绿的地毯之上。
不远处,小湖边的柳树宛如婀娜多姿的少女,垂下柔软的发丝。
在柳树的荫庇下,支起了几顶帐篷,像是一个个小小的避风港。
帐篷里,或许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温馨的时光;
或许有好友们畅谈天地,分享彼此的故事。
而在帐篷外,几个天真无邪的小孩正追逐着蝴蝶,他们的笑声如同银铃一般,清脆悦耳。
那笑声在风中飘荡,碰撞、破碎,然后又被风轻轻吹散,仿佛是一场欢快的交响乐。
“就这儿吧。”
李若雨指着湖边的空地。
“风小,有树阴。”
陆沉铺开野餐垫时,王浩已经把折叠椅摆成圈:
“老陆,你这垫子哪买的?粉粉的,像我妹的床单。”
“淘宝。”
陆沉蹲在地上固定垫子。
“李若雨挑的花色。”
“我?”
李若雨正帮刘嘉怡摆弄保温桶。
“我就说选素净点的。”
“素净?”
王浩指着垫子上的刺绣小草莓。
“这叫‘素净’?明明是小清新!”
刘嘉怡笑着把曲奇分给大家:
“吃吧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她递给陆沉一块。
“你昨天说‘曲奇要配红茶’,我泡了柠檬茶,将就一下。”
陆沉接过曲奇,咬了一口:
“比上次烤的更脆。”
“那是。”
刘嘉怡得意。
“我改良了配方,加了点黄油。”
王浩突然举起手机:
“来,合照!”
四人挤在野餐垫前,李若雨搂着陆沉的胳膊,刘嘉怡靠在王浩肩头。
王浩喊“茄子”时,李若雨突然低头亲了亲陆沉的耳垂,惹得他耳尖发红。
“笑什么?”
刘嘉怡戳他。
“你俩去年在图书馆也是这样。”
“哪有。”
陆沉别过脸。
“那是她帮我捡笔。”
“骗人。”
李若雨低头拨弄草叶。
“上次你说‘耳垂软,像’。”
“若雨!”
陆沉慌忙捂住她的嘴。
“王浩和嘉怡在看!”
王浩举着手机大笑:
“我录了!等会发群里,配文‘某教授的耳垂有多软’。”
“王浩!”
李若雨追着他打。
“信不信我让你改三天论文?”
“来啊。”
王浩笑着跑开。
“我改!我改还不行吗?”
刘嘉怡笑着追过去,裙角沾了片野菊花瓣。
陆沉望着他们的背影,转头对李若雨说:
“我们也去走走吧?”
“好。”
她起身时,发间的珍珠发夹闪了闪。
“不过……你得帮我拍张照。”
“拍什么?”
“就拍我现在这样。”
李若雨指着远处的湖。
“背景有野菊,有柳树,还有……”
她顿了顿。
“有和你一起的秋天。”
陆沉举起手机,镜头里的她穿着浅灰针织衫。
站在草甸子上,发梢沾着点草屑,眼睛亮得像星星。
他按下快门时,风掀起她的衣角,露出里面浅粉色的毛衣。
“发朋友圈吗?”
他问。
“发。”
她接过手机,翻看着照片。
“配文……‘十月的第一天,和喜欢的人一起看风’。”
下午三点,野餐垫上的食物所剩无几。
王浩躺在折叠椅上打哈欠:
“我爸昨天给我发消息,说国庆要带我去看他战友。估计又是吃火锅。”
“火锅多好。”
刘嘉怡戳他。
“比草甸子好玩。”
“不好。”
王浩翻身坐起来。
“我想和你去海边。”
“海边?”
刘嘉怡挑眉。
“你不是怕晒吗?”
“那怕晒也得去。”
王浩握住她的手。
“上次你说‘想看日出’,我查了,十月五号海边有日出。”
刘嘉怡的眼睛亮了:
“真的?”
“真的。”
王浩从口袋里摸出张车票。
“我买了四号的票,陪你去看。”
“王浩!”
刘嘉怡的脸瞬间红了。
“你怎么不早说?”
“怕你嫌我麻烦。”
他挠头。
“不过……你说过‘旅行要提前一个月准备’,我准备了一个月。”
陆沉望着他们,转头对李若雨说:
“要不……我们也计划下旅行?”
“旅行?”
李若雨低头拨弄草叶。
“去哪儿?”
“你说。”
陆沉握住她的手。
“只要是和你一起,哪儿都行。”
李若雨抬头,阳光透过柳叶洒在她脸上,把睫毛的影子投在眼下:
“我想去江南。”
“江南?”
“嗯。”
她轻声说。
“我想看青石板路,想坐乌篷船,想吃你煮的糖醋排骨。就像之前我们在苏州那样。”
陆沉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想起他们在苏州的老巷子里,他煮了排骨汤放在她手边,她捧着碗说“这汤比苏州的甜”。
“好。”
他握紧她的手。
“十月五号,我们去看日出,吃糖醋排骨,坐乌篷船。”
“拉钩。”
李若雨伸出小拇指。
陆沉勾住她的手指,两人的影子交叠在野餐垫上,像两株并肩生长的树。
远处传来王浩的大嗓门:
“老陆!李教授!刘嘉怡说她要给我织围巾!”
“别理他。”
李若雨笑着戳他的胸口。
“我们继续看风。”
风像一个调皮的孩子,轻轻地掀起她的发梢,仿佛在和她嬉戏玩耍。
那发梢在空中飞舞,如同一曲优美的旋律,随风飘荡。
风中还夹杂着野菊的香气,那是一种清新而淡雅的味道,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野菊的香气与风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股香气所包围。
与此同时,风中还传来了草叶的响声。
那是一种细微而清脆的声音,如同大自然的低语,轻轻地诉说着它的故事。
草叶的响声与风的呼啸相互呼应,构成了一曲和谐的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