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决断的砝码
车站咖啡厅角落里那三样来自三十年前的物件,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在林晓心中激起的波澜久久无法平息。“被遗忘的味道”、“杀身之祸”、“幕后真相”……这些沉重的词语与国内律师被带走的消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冰冷而危险的网。
回到卢塞恩湖畔的木屋,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低压。夏沫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键盘敲击声密集如雨,她在利用一切可能的技术和渠道,试图穿透迷雾,查清“知名不具”与“芳”的真实身份,以及三十年前那场可能掩盖在“小山屋”火灾下的真相。李小明坐立不安,一遍遍擦拭着本就干净的厨具,仿佛这样才能缓解内心的焦躁。
林晓则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外夜色中沉默的雪山与幽暗的湖面。他手中摩挲着那枚母亲给的玉佩,温润的触感带来一丝微弱的安定感。他的脑海中,系统庞大的厨艺知识库安静地悬浮着,那些关于味道、火候、食材处理的海量信息,此刻却无法直接告诉他该如何应对这盘根错节的危局。
决断的时刻到了。他们拥有的砝码——苏杭触目惊心的艺术潜力、自己系统加持的厨艺、夏沫的谋略与资源、李小明的忠诚、马克若即若离的支持,以及刚刚掌握的、可能引爆一切的过去秘密——必须放在天平上仔细衡量。
第二天清晨,林晓将所有人召集到客厅,包括从疗养中心过来的苏杭。苏杭的气色依旧不好,但眼神里的那簇火苗并未熄灭,反而因为知晓了储物柜的秘密而燃烧得更加沉静。
“我们有三条路。”林晓开门见山,声音平稳却带着力量,“第一,接受杜兰德的艺术基金支持,让苏杭专注于创作,我们暂时偏安一隅,但这意味着对周世仁的全面退让,国内的事情我们可能再也无法插手,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弄清‘枯松露’背后的真相。”
“第二,与陈静代表的‘绿色视野’虚与委蛇,假意合作,尝试从内部获取信息或反击的机会,但这风险极高,如同与虎谋皮,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第三,”林晓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利用我们手中现有的所有砝码,包括苏杭即将在艺术展上造成的关注,包括这三十年前的秘密,主动出击。不是被动防御,而是想办法,把周世仁,把他背后的势力,拖到阳光下!”
主动出击!这四个字让所有人的呼吸都为之一窒。
“怎么出击?”夏沫冷静地问,“我们缺乏直接的证据链。那封信和标本,只能说明过去有事发生,无法直接指向现在的周世仁。”
“艺术展就是我们的讲台。”林晓看向苏杭,“苏杭的点心,不仅仅是艺术,它本身就是一种控诉,一种对扭曲、污染、掠夺的无声呐喊。我们要让这份呐喊,被更多人听到,看到,感受到!”
他顿了顿,继续道:“同时,我们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的契机。‘小山屋’是关键。我们需要知道三十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位‘芳’是谁,‘知名不具’又是谁,他们与周世仁的家族到底有何恩怨!”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来访者是马克,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精干的中年男人。
“这位是沃纳·施密特先生,苏黎世有名的商业情报顾问,也是……处理某些‘棘手’国际事务的专家。”马克的介绍意味深长,“我想,你们现在可能需要一些专业的建议。”
施密特先生与林晓和夏沫握了握手,目光锐利而专业:“马克大致向我说明了你们的情况。跨国的商业纠纷,牵扯到历史遗留问题和……不那么合规的竞争手段。”他措辞谨慎,“要扳倒一个根基深厚的商业帝国,尤其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非常困难。但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找到其最脆弱的一环,或者,创造一个让他们自己犯错误的机会。”
他看向夏沫:“夏女士,你调查国内资金流向和举报材料来源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方式可能需要调整。有些信息,通过公开或半公开渠道很难获取,需要更……专门的途径。”他又看向林晓和林晓,“而林先生,你提到的‘艺术讲台’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舆论和公众关注,有时比法律武器更有效,尤其是在对方非常爱惜羽毛的情况下。”
施密特的到来,如同在迷雾中投下了一束强光,不仅提供了新的思路,更暗示了马克更深层次的投入——他不仅提供了实验室和医疗资源,现在似乎愿意动用更实际的人脉来支持他们。
“我们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夏沫直接问道,她深知这类“专家”的服务绝不廉价。
施密特微微一笑:“马克主厨已经支付了初步的咨询费用。至于后续……这取决于事情的复杂程度,以及最终的结果。或许,在未来某个时候,林先生团队的一项菜品独家授权,或者苏先生某件作品的优先收藏权,会是不错的报酬。”他将合作的可能性,指向了未来他们成功后的价值分享。
这是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提议。
送走马克和施密特后,木屋内的气氛已然不同。彷徨和压抑被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所取代。
“干吧!”李小明第一个表态,用力挥了挥拳头,“总不能一直被他们按着打!”
夏沫深吸一口气,眼神恢复了锐利:“我会和施密特先生对接,调整调查方向。国内那边,我会想办法启用备用渠道联系其他可靠的人。”
苏杭一直沉默着,此时,他缓缓抬起包裹着敷料的右手,用左手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了一份新的草图。那不再是单一的点心,而是一个系列的构思,主题更加鲜明,直指“掠夺与遗忘”——有象征被过度采伐的森林,有隐喻物种灭绝的空白模具,还有一件,外形隐约能看出类似云南山峦的轮廓,内部结构却支离破碎。
他将草图推到桌子中央,嘶哑地说:“新的……‘告白’。”
他用自己的方式,加入了这场决战。
林晓看着同伴们,心中最后一丝犹豫烟消云散。他拿起母亲的那枚玉佩,紧紧握在手心,仿佛能从中汲取力量。
“好。”林晓的声音沉稳而坚定,“那我们就按照第三条路走。苏杭负责用他的作品掀起舆论风暴;夏沫和施密特先生负责挖出过去的根子和现在的证据;小明,你协助苏杭,并负责我们内部的所有后勤保障。”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而我们最大的砝码,就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对厨艺的信念,和揭开真相的决心!”
决断已下,赌注已押上。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分头行动,开始这场破釜沉舟的反击时,夏沫的手机收到了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信息。信息内容极其简短,却让刚刚凝聚起来的战意,瞬间蒙上了一层更深的阴影:
“‘芳’已于五年前病逝。‘知名不具’下落不明,疑似更名改姓。小心,‘他们’在瑞士也有人。”
信息末尾,附着一张模糊的、似乎是偷拍的男人侧脸照片,照片背景,隐约是苏黎世湖畔的某个角落。
敌人,不仅在国内,不仅在过去,也早已渗透到了他们此刻所在的、这片看似安宁的土地。
这场决断后的征途,从一开始,就注定步步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