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辞决定往房地产行业进军时,根本没在外面找职业经理人,她心里早有了个合适的人选。
算算日子,李老头的孙子李晓今年正好从国外回来。
李晓这孩子的人生道路,说起来还跟喻辞有点关系。
李晓的爸妈吕老师和李娟,那都是全心全意为学生好的人,一辈子扑在教育事业上,他们希望自己儿子也能走教育这条路。
可李晓从小就对站讲台对教育没兴趣,反倒爱扒着喻辞的办公桌,看她签合同、听她跟人谈生意。
高三那年,李晓跟喻辞聊起选专业的事,皱着眉说:“林姨,我不想当老师,我想学怎么把生意做好,怎么赚大钱,像您这样的。”
喻辞当时正啃着苹果,闻言高兴的哈哈大笑:“没错,咱不学那些虚头巴脑的,多多的赚钱才是最终的目标。你放心去学,你爸妈那交给我,钱不够也跟我说,等学出来刚好来给我管着我的这些行当!”
李晓就真就去了国外学商业管理,每年寒暑假回来,必到喻辞公司待上一阵,从基层的物流调度跟着看起,一点没拿自己当“李老头的孙子”特殊对待。
他这一毕业回国,喻辞直接把他拉到自己办公室,指着一桌子的房地产项目资料:“我正琢磨着把物流、建材和房地产整合到一块儿,成立个新集团。这活儿就交给你了,就叫‘启明集团’,跟我们的希望小学一个名。”
李晓看着桌上的资料,用力点头:“林姨,您放心,我肯定把这事干好。”
没多久,“启明集团”的牌子正式挂了起来,旗下整合了物流运输、建材供应和房地产开发三大块业务。
李晓跟着喻辞和那帮老弟兄,从拿地、规划到施工、销售,一点点摸爬滚打。
他脑子活,又带着年轻人的冲劲,很快就把集团的业务理顺得井井有条,还给集团增加了互联网等新兴行业,成了喻辞身边最得力的帮手。
有了李晓负责赚钱,喻辞也就退居二线彻底轻松了。只需定期听汇报,剩下的时候就是把账户里的资金慢慢兑换成便于收藏的贵重金属,往748空间里一放。
退居二线以后,喻辞还添了个新爱好,没事就赖在Z市的启明小学里,混在食堂里蹭饭。
有时还会遇上退休了来这照顾孩子们的李娟,看到吕老师在操场边给孩子们讲故事。
她才懒得掺和这些小屁孩的事,就爱学当年的李老头,搬把逍遥椅往树下一坐,看着孩子们追跑打闹,一副岁月静好的画面。
可惜,就是她那不停嚼零食的咔嚓声有点出戏,她还时不时拖长了调子感慨:“想当年,老子年轻的时候~~”。
这话每次都能招来748的回怼:“你现在很老么?”
要是碰巧能瞧见哪个娃娃被老师训,或是挨了手板。她立刻就来了精神,抄起兜里的零食,能以最快速度蹲到最近的地方,看得眉开眼笑,幸灾乐祸。
还因此一度被小朋友们评为,本校最“不受欢迎的人”。
被小朋友们冠上“最不受欢迎”头衔的喻辞,对此倒是满不在乎,照样天天揣着零食往启明小学跑。
林小雨四十多岁时候,喻辞也顶着林小雨的壳过了二十多年了。眼角眉梢看起来比以前温润多了,可骨子里那股劲还在。
比如被孩子们“投诉”时,她会故意把零食嚼得更响。
那天早上,喻辞正蹲在启明小学的操场边,看她最爱看的大戏之一,全校孩子们做广播体操。
瞅见三年级那个顺拐小胖墩把“伸展运动”做成了“挠痒痒”,她乐得直拍大腿,嘴里的瓜子壳都喷了出去:“哎哟看这姿势,比当年李老头学打太极还拧巴!”
748的声音响起,犹豫的问喻辞:“宿主,有件事跟你协商下。……不是任务范围,看你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就算了。”
喻辞眯着眼挑下一个“笑料”,漫不经心地嚼着瓜子:“说呗,吞吞吐吐的,估计没啥好事。”
“是委托人林小雨,”748顿了顿,“今天是她出事的日子。当初她就是在市中心商场外死的。”
喻辞拍大腿的手倏地停了。
“她的愿望是,”748的声音有点犹豫,“想让你穿一次漂亮裙子,捧着花,像她上辈子看到过的那个女孩一样站在那个商场里。就一次。”
748顿了顿,补充道:“你要是不愿意,那我告诉她不行拒就好。以宿主你的性子,应该会觉得这是‘矫情’。”
喻辞懒洋洋的伸了个懒腰,忽然起身:“走吧,去商场。”
748本来还在那嘀咕,被这转折弄的愣了愣:“你……同意了?”
“废话,人家姑娘憋了这么多年的心愿,哪能叫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