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时八仙桌上已摆得满满当当, 肘子泛着琥珀光泽,松鼠鳜鱼翘着酥脆尾巴。
何雨隆举起土陶酒碗,檐下灯笼将四人影子拓在窗纸上:咱家团圆酒,先走一个!黄酒入喉那刻,远处隐约飘来大会堂报时的钟声。大哥,秋叶,雨水,奶奶,我到家了!
柱子!
总算等到你回来了。
傻小子!
国宴结束后的何雨柱在深夜十一点半推开家门,发现何雨隆、冉秋叶、何雨水和聋老太太都还在守岁。
按照习俗,他们要等到新年钟声敲响,燃放完 才会休息。
原本众人都以为何雨柱要次日才能归来,此刻突然见到他,惊喜之情溢于言表。柱子吃饭了吗?
吃过了。
对了,你们猜今晚我和谁共进的年夜饭?
谁呀?
是大总管!
在国宴后厨,大总管特意慰问了厨师团队,与众人共进晚餐并敬酒致谢。
最令何雨柱激动的是,大总管竟然还记得他这个曾经的宴会主厨,甚至提到了当年勉励他将中华美食文化发扬光大的往事。大哥,大总管还问起你了。
提及我?
他听到我的名字就问是否认识何雨隆同志,说你是位了不起的英雄。
这番话让何雨隆陷入回忆。
上次面见大总管还是从战场凯旋时作为代表接受接见,后来只在某个场合遇见过大总管的贴身警卫。
时光荏苒,转眼已过去多年。柱子,大总管身体可好?
精神矍铄,看起来很健朗。
这样啊......
何雨隆若有所思地垂下眼帘,心中盘算着过几日要去拜访林诚斋。
大总管偶尔会去应酬外宾,想着能否借助林诚斋的关系,给大总管捎上两坛虎骨药酒。大哥,给我们讲讲你当年的英勇往事吧?”
冉秋叶、何雨水和聋老太太都清楚何雨隆因伤退役,但他在部队的十五年经历却鲜为人知。
家里只有何雨柱对何雨隆的军旅生涯略知一二。
当年何雨隆退役归来时,曾简单提过部队的事,还给他看过那些军功章。
不过何雨隆特意叮嘱过,这些事不许外传。
因此,何雨柱连冉秋叶都没透露半分。
如今得知何雨隆竟受过元首嘉奖,几人更是按捺不住好奇。十二点了,走,放鞭炮去!”
何雨隆随口搪塞,拎着鞭炮走向胡同。
过去的荣耀不值一提,现在的他,不过是个普通人。大哥怎么了?”
“雨水,哥不想提旧事,别问了。
新年到了,先放鞭炮吧。”
“不说拉倒!嫂子,咱们放鞭炮去。”
“好。”
院里众人陆续出来燃放 ,彼此笑着道贺新年。
……
农历正月初一。
阳历一九六六年一月二十一日。
何雨隆早早起床。雨隆,新年好。”
“秦姐,新年好。”
见秦淮茹拎着大包小包,何雨隆问道,“回娘家?”
“是啊,住两天就回来。”
天没亮她就收拾妥当,准备回娘家住几天。
两年没回去拜年了,如今婆婆张氏性子转好,有小当和槐花照看,她也安心。雨隆,我先走了,赶早班车。”
“行,路上小心。”
活动完筋骨,院里邻居陆续起身,互道新年问候。
一些人依旧早早出门——新年虽至,日子照常,一大家子总要糊口。哥,早啊……”
何雨柱打着哈欠伸懒腰。早。”
何雨隆笑了笑,“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人,今天去给二叔拜年吗?”
哥,我的好哥哥,大年初一的好日子,咱能别提何大清吗?
给何大清拜年?想都别想。
新年本该万象更新,可一想到何大清跟刘氏,他就觉得霉气冲天。
他可不是闲得发慌的人,拿热脸贴冷板凳的事,一次就够够的了。
何雨柱盘算着出门走一趟。
他准备带冉秋叶去给三位师伯贺岁。
上次家宴闹得不愉快,三位师伯提前离席。
他们早想见见冉秋叶,趁今儿得空,正好带她去拜访。
早饭过后,何雨柱便领着冉秋叶出门拜年。
新年初阳乍现,何雨水搀着聋老太太散步去了,屋里只剩何雨隆独自守着。雨隆叔,新年好呀!
雨隆叔,槐花给您拜年啦!
雨隆哥,新春大吉!
小当、槐花、易建设三个小不点蹦跳着来贺岁,每人都掏出珍藏的大白兔奶糖塞给他——这糖还是他先前给孩子们的。来,小鬼头们。何雨隆摸出三张一元钞票,压岁钱,收好了。
谢谢雨隆叔!
雨隆叔最好啦!
雨隆哥 !
孩子们攥着钱欢天喜地跑开,笑声在院子里撒了一路。
不多时,三位大爷结伴登门。
为促进大院和睦,三位管事准备办场团拜会,特来与何雨隆商议。
如今何雨隆虽无管事之名,声望却直追院里的老祖宗聋老太太,说话比三位大爷还顶用。
院里大事小情,总少不了找他拿主意。
不过何雨隆对这些琐事实在提不起劲儿。
团拜会爱怎么办随他们去,横竖到时自己露个面,全了礼数便是。
大年初一傍晚,在几位院中长辈的召集下,院里举办了一场热闹的迎新茶会。
众人围坐品茗闲谈,互相说着新年的憧憬和计划。
何雨柱陪同妻子去给三位师门长辈拜年未归,何雨水则陪着老太太外出散步也不在家。
作为何家代表,何雨隆不仅参加了聚会,还贡献了招待用的茶叶。雨隆,来说几句吧。几位长辈纷纷提议。
在场邻居立刻热情鼓掌响应。
眼见推辞不过,何雨隆便起身致辞:感谢各位厚爱。
我回来时间不长,先前若有冒犯之处还请包涵。
在这新年伊始之际,祝愿大家吉祥如意,前程似锦!
这番贺词赢得满堂喝彩。
持续两个多小时的聚会结束后,何雨水搀着老太太踏着暮色归来,兴奋地讲述街上的热闹景象。
晚餐时分,何雨隆热了些除夕的剩菜,三人节俭地用着晚饭。
正吃着,门口传来熟悉的嗓音:哥,我们回来了。原来何雨柱夫妇婉拒了师伯们的留宿,坚持赶回家中团聚。
离家近,还是回自己家自在些。
次日清晨,何雨柱陪冉秋叶去岳父家拜年。
何雨隆和何雨水向聋老太太道别后,先去了刘怀仁家。刘叔。
雨隆来了,快进来。
给您拜年,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活那么久我可不敢想。刘怀仁笑着递来红包,压岁钱拿着。
谢谢刘叔。
何雨隆收起红包,三十多岁还能收压岁钱倒是意外之喜。
这份心意不能推辞,他巴不得多收几个好重返十八岁。
在刘家聊到午饭后,何雨隆转道去了雷宝樟家。
雷家老两口也准备了压岁包,不过何雨隆发出去的红包更多——雷家四十多口人中,孩子们围着喊雨隆叔,他这个长辈自然要表示心意。雷叔,婶子,时候不早我先回了。
路上当心。
傍晚归家时,聋老太太和何雨水已用过晚饭。
何雨柱夫妇仍在岳家小住,趁着春节多陪陪老人。
初三清早,何雨隆登门给林诚斋拜年。
林家客厅挤满了人——老两口的子女带着家眷都回来了,加上杨氏娘家的侄女,二十多人热闹非凡。
何雨隆正觉得来得唐突,林诚斋已热情招呼他入座。林叔,婶子,新年好,祝二老健康长寿。
来,压岁钱。
多谢二老。
何雨隆将红包揣进口袋,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这已经是第三个压岁钱了,昨天刘怀仁和雷宝樟夫妇也给过他。林叔,婶子,我先回去了。与林诚斋老两口寒暄几句后,何雨隆打算告辞。
作为外人留在这里确实不太妥当。
他与林家其他人素不相识,参加他们的家庭聚会难免尴尬。急着走什么,坐下。林诚斋一把拽住他,曼华,过来一下。
姑父。一个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姑娘安静地走过来。雨隆,这是你婶子娘家侄女杨曼华。
曼华,这就是我们常跟你提起的何雨隆。
你好,杨曼华同志。何雨隆礼貌地问候。
上次来辞岁时,老两口就提起要给他介绍对象,没想到今天碰巧遇上了。
眼前的姑娘算不上惊艳,但清秀可人,给人亲切之感。何雨隆同志,你好。杨曼华悄悄打量着对方,对这个被长辈称赞的年轻人充满好奇。雨隆,觉得曼华怎么样?
挺好的。
那你们抓紧时间去登记领证吧。
什么?何雨隆愣住了,怀疑自己听错了。
两人相识不到两分钟,仅知道对方的基本信息,突然就要结婚?连在场众人都被这个提议惊到了。爸,您这也太着急了,总得给年轻人相互了解的时间吧。
是啊爸,现在可不兴父母包办婚姻,万一不合适怎么办?
“爸,这事得从长计议……”
林家儿女们围着林诚斋劝说道。
他们对初次见面的何雨隆知之甚少,而表妹杨曼华性子温顺。
贸然领证岂不是拿她的幸福冒险?
“当年我同你们母亲也是见一面就成了,几十年不也好好的?”
“爸,不能以偏概全啊。”
“婚姻大事岂能儿戏?”
“您不能拿曼华的人生下注。”
当年林诚斋与妻子虽是闪婚,但如今时代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