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明嘉靖三十六年,冬。

天还未亮透,紫禁城的青石板路已被凌晨的寒霜染成了一片煞白。

百官们呵着白气,踩着碎步,如同一条条颜色各异的锦鲤,汇入奉天门的洪流。

早朝,对于大多数官员而言,是一场熬鹰般的修行。

尤其是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的,站在冰冷的金砖上,听着一些无关痛痒的奏报,眼皮子上下打架,全靠一股“为官的体面”硬撑着。

内阁首辅严嵩,颤巍巍地站在百官之首,双目微阖,仿佛已经入定。

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这老狐狸的耳朵,比谁都灵。

他身后的儿子,有“鬼才”之称的严世蕃,则显得有些不耐烦。

他那只独眼滴溜溜地转着,扫过对面的队列,目光在次辅徐阶的脸上停留了一瞬,闪过一丝不屑。

徐阶依旧是那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模样,眼观鼻,鼻观心,如一尊泥塑木雕。

他身后的高拱、张居正等人,则更是将“非礼勿视”的功夫做到了极致。

整个朝堂,在一种沉闷而诡异的平衡中运转着。

皇帝已经快二十年不上早朝了。

他高居西苑,沉迷于玄修和炼丹,用一道道谕旨和一个个司礼监的太监,遥控着这个庞大的帝国。

今日,代天子宣旨的,依旧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

“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尖细的嗓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悠长得让人昏昏欲睡。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今天又将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清晨时,冯保清了清嗓子,展开了第二份黄绫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四个字一出口,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第一份通常是些鸡毛蒜皮的批红,这第二份,往往才是正戏。

严嵩的眼皮微微抬起了一线。严世蕃停止了转动他那只独眼。

徐阶依旧不动如山,但垂在袖中的手指,却几不可查地蜷缩了一下。

“裕王朱载墎,乃朕之三子,性敦厚,赋仁善。然,于日前太庙祭祀大典中,举止失仪,仪态不端,有失皇家威严。此乃心性不定,德行有亏之兆。朕心甚忧。”

朝堂瞬间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心跳。

来了!皇帝又要敲打裕王了!

众人心中了然。

景王暴毙之后,裕王朱载墎虽未被册立为太子,却已是事实上的储君。

然而,皇帝似乎对他这“仁善”的儿子一直不甚满意,时常寻些由头敲打一番,以彰显自己的无上权威。

严党一派的官员,嘴角已经开始偷偷上扬。

他们就喜欢看裕王一脉吃瘪。

徐阶一党则心头一紧,暗道不知这次又是何种刁难。罚俸?禁足?还是申饬?

然而,冯保接下来的话,却像一道九天惊雷,直接劈在了金銮殿上,将所有人的表情都炸得粉碎。

“朕思之再三,玉不琢,不成器。温室之花,难耐风霜。兹决定,着裕王朱载墎,即日起离京,前往西陲哈密卫,代朕巡视边防,体察军情,安抚将士。以边关之风霜,磨其心性;以沙场之血火,砺其筋骨。望其能体朕之苦心,早日勘破心魔,成国之栋梁。钦此。”

“嗡——!”

圣旨念完的瞬间,整个奉天殿仿佛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池塘,瞬间炸开了锅。

死寂,长达数息的死寂。

随后,是压抑不住的倒吸冷气声和窃窃私语。

所有人都懵了。

哈密卫?那个鸟不拉屎,常年跟瓦剌、吐鲁番打仗的边陲绝地?

巡视边防?体察军情?

这说得比唱得还好听!这不就是流放吗?!

而且是流放储君!

大明开国近两百年,闻所未闻,史无前例!

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亲王,未来的皇帝,扔到那个据说连水都是苦的,天天都在死人的地方去?这和直接赐他一杯毒酒有什么区别?

严嵩那一直眯着的眼睛,猛地睁开了,浑浊的眼球里闪过一丝极度的错愕。

他看向自己的儿子,发现严世蕃也是一脸的呆滞,那张肥脸上写满了迷茫。

这……这剧本不对啊!

敲打归敲打,怎么能直接把人给发配了?

裕王要是死在哈密卫,谁来继承大统?

难道皇帝还想从地里刨出一个儿子来?

严党众人一开始的幸灾乐祸,迅速转变成了巨大的困惑和一丝不安。

他们隐约感觉到,这件事,似乎脱离了他们的认知。

而徐阶这边,更是如遭雷击。

他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完了!

他所有的政治投资,所有的长远布局,都是围绕着裕王这未来的新君展开的。

他忍辱负重,在严嵩的淫威下委曲求全,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裕王登基,他可以一展抱负,扫清朝堂,中兴大明吗?

现在,皇帝直接把他的投资项目给发配到即将破产清算的边疆地区了!

这不仅仅是打断了他们的脊梁骨,这是在釜底抽薪啊!

高拱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嘴唇哆嗦着,几次想出班,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张居正站在人群后方,眉头紧锁。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试图理解这道谕旨背后,那位玄修皇帝的真实意图。

贬谪?不像。

若是真厌弃,有的是办法让裕王“病逝”在王府里,何必如此大费周章,搞得天下皆知?

磨砺?听起来冠冕堂皇,但把一块“璞玉”扔进绞肉机里去磨砺?这是嫌玉不够碎吗?

那么,真相只有一个。

哈密卫!

张居正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近半年来,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到京城的,关于那个边陲卫所的零星情报。

一个叫林望的百户。

一种坚硬如铁的建筑材料。

一种澄澈如水的“水晶”。

以及……前不久,陆文昭那封语焉不详,却又处处透着惊心动魄的八百里加急密信。

张居正的心头,划过一道闪电。

他明白了。

皇帝的目的,不是裕王,而是哈密卫!

是那个叫林望的人,和他手中那足以匹敌国库的财富!

皇帝不放心,他要派自己的儿子去,用最无可辩驳的皇权血脉,去摘那个桃子!

想通了这一点,张居正非但没有感到轻松,反而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这是一盘大棋。

一盘以亲生儿子为棋子,以边疆重镇为棋盘,以一个强势崛起的边将和一个权倾朝野的内阁为对手的惊天棋局!

而他们所有人,都成了这盘棋上的配角。

“陛下三思啊——!”

一声悲呼,打破了殿上的死寂。

一名御史出班,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国本乃国家之根本,储君安则社稷安。西陲凶险,刀兵无眼,万万不可令亲王以万金之躯,蹈此险境啊!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臣等附议!恳请陛下三含!”

一时间,呼啦啦跪倒一大片。

大多是与裕王一脉相近,或是自诩为“忠直”的清流言官。

朝堂之上,哭声震天,大有当年“大礼议”之争时,群臣撼门大哭的架势。

严嵩父子冷眼旁观。

严嵩重新闭上了眼睛,仿佛一切与他无关。

严世蕃的独眼里,却闪烁着莫名的光。

他没有附和,也没有落井下石,只是静静地看着,像一条等待时机的毒蛇。

徐阶看了一眼跪倒的众人,又看了一眼御座之后那空无一人的屏风,心中一片冰凉。

他知道,哭谏,是没用的。

那位皇帝的心,比西苑的丹炉,还要硬。

今日这朝会,怕是要掀起一场泼天巨浪了。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