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北魏太和十七年,平城的六月天又闹起了脾气——本该是初夏时节,却突然飘起雪花,狂风卷着沙砾打在宫殿的窗棂上,呜呜咽咽像在哭。孝文帝拓跋宏裹着厚裘衣坐在龙椅上,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心里早就把这破气候吐槽了八百遍:“这破地方,六月飞雪也就罢了,天天刮沙子,别说搞文治教化,连呼吸都得吃一嘴土!”

自打孝文帝亲政,就一门心思想要推动改革,让北魏从游牧风格转向中原文明。可平城这地方,地处北方边境,气候恶劣不说,还满是守旧的贵族元老,一个个抱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念头,想在这里推行汉化改革,简直比让骆驼穿针眼还难。他早就瞅准了洛阳——那地方是中原古都,气候宜人,文化底蕴深厚,要是能把都城迁到那儿,改革的事儿就成功了一半。

可迁都不是搬家,尤其对北魏来说,平城是老祖宗定下的都城,牵扯着无数贵族的利益,要是直接说“我要迁都洛阳”,朝堂上指定得炸开锅,那些老臣能抱着他的腿哭到天黑。孝文帝琢磨来琢磨去,想出个“曲线救国”的招儿:不说迁都,说要大举讨伐南齐,等大军走到洛阳,再借着“天意”和“军心”,逼大臣们同意迁都。

为了让“伐齐”这事儿显得名正言顺,孝文帝还特意搞了场“占卜仪式”。他先在明堂左室斋戒了三天,吃素、禁娱乐,搞得比过年还隆重。到了占卜那天,他召来太常卿王谌——这人是北魏出了名的占卜高手,算卦从没失过手。孝文帝双手捧着龟甲,一脸严肃地说:“朕欲伐齐,一统天下,今日请先生占卜,看看天意如何。”

王谌拿着龟甲烧了半天,等龟甲裂开,凑过去一看,眼睛亮了:“陛下,是‘革’卦!”孝文帝一听,立马拍着大腿站起来,声音拔高了八度:“‘革’卦!这不就是商汤、周武王革命的卦象吗?顺天应人,大吉大利啊!这说明伐齐是天意,谁也拦不住!”

满朝文武听得面面相觑,只有尚书任城王拓跋澄皱着眉站了出来。这位任城王是孝文帝的叔叔,向来耿直,有啥说啥,从不拐弯抹角。他上前一步,对着孝文帝拱手:“陛下,‘革’卦虽有变革之意,但也分时候。如今我朝刚安定不久,百姓还没从战乱中缓过来,这时候伐齐,怕是劳民伤财,未必是吉兆啊。”

孝文帝心里咯噔一下——他要的是“伐齐”的由头,可不是真要讨论伐齐好不好。拓跋澄这话一出口,要是其他大臣跟着附和,自己的“迁都计划”可就露馅了。他当即沉下脸,厉声喝道:“任城王!朕已占卜得天意,你竟敢质疑天意?商汤、周武伐纣,难道也是劳民伤财?你这是要阻碍国家大业吗?”

拓跋澄被骂得一愣,可他也不是吓大的,还想再争辩,孝文帝却没给他机会,大手一挥:“今日占卜已毕,伐齐之事就这么定了,退朝!”说完,转身就回了后宫,留下满朝大臣面面相觑,拓跋澄站在原地,心里满是委屈:“我这不是为了国家好吗?怎么还挨骂了?”

可孝文帝回到后宫,心里却犯了嘀咕:拓跋澄是宗室里有威望的人,要是他一直反对,伐齐的事儿推进不了,迁都更没指望。他想了想,让人偷偷去请拓跋澄来后宫见他,还特意嘱咐“别让其他人知道”。

拓跋澄一进后宫,就见孝文帝没了朝堂上的严肃,反而拉着他的手,叹了口气:“叔叔,白天在朝堂上,朕不是真要骂你,实在是有难言之隐啊。”拓跋澄愣了:“陛下有什么隐情?”孝文帝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朕哪是真要伐齐啊!平城这地方,气候差、守旧势力又大,想搞汉化改革根本行不通。朕想迁都洛阳,可又怕大臣们反对,只能借伐齐的名义,把大军引到洛阳,到时候再顺势提迁都,他们想反对也没办法。”

拓跋澄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陛下白天是“演了一出戏”!他琢磨了一会儿,对着孝文帝拱手:“陛下此举高明啊!迁都洛阳,既能摆脱平城的守旧势力,又能靠近中原文明,对我朝长远发展大有好处。臣之前误会陛下了,从今往后,臣全力支持陛下!”

孝文帝一听,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拍着拓跋澄的肩膀,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有叔叔支持,朕心里就有底了。叔叔你这才是朕的‘子房’啊!”——他说的“子房”,就是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当年张良帮刘邦打天下,出了无数奇谋,孝文帝把拓跋澄比作张良,可见有多看重他。

得到拓跋澄的支持后,孝文帝心里更有底气了。没过多久,他就下旨“御驾亲征伐齐”,带着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从平城出发。一路上,孝文帝故意放慢行军速度,等到了洛阳,正好赶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不堪,将士们走得鞋都磨破了,一个个怨声载道。

孝文帝看着这场景,知道“时机到了”。他召集大臣们,装作一脸坚定地说:“朕带着大军千里迢迢来到这里,要是就这么回去,岂不是让人笑话?不如咱们就把都城迁到洛阳,既不用再走泥泞的路,也能更好地治理中原,你们觉得怎么样?”

大臣们早就被行军折腾得够呛,又听说不用再伐齐,还能把都城迁到气候好的洛阳,虽然心里有点不情不愿,但也没人敢反对。那些守旧的贵族想提意见,可一看拓跋澄等宗室大臣都站在孝文帝这边,也只能把话咽回肚子里。就这样,孝文帝靠着“伐齐”的幌子,成功把都城迁到了洛阳,为后来的汉化改革铺平了道路。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载孝文帝迁都之事,非仅记一帝王迁城之策,实乃彰“变革者之智”也。孝文帝知迁都之难,不直言其事,反借伐齐之名行迁都之实,以占卜安众心,以私谈获重臣之助,步步为营,终成大业。盖变革之事,多有阻力,若强行硬推,易生祸乱;若善用谋略,顺时而动,则事可成。孝文帝之智,在于知“刚则易折,柔则能进”,其迁都之举,为北魏汉化奠定根基,亦为后世变革者立一典范。

作者说

孝文帝的迁都套路,放在今天看,像极了“用‘项目包装’推动战略落地”。他没把“迁都”这个敏感目标摆上台面,而是用“伐齐”这个看似合理的项目做载体,既绕开了守旧势力的直接反对,又借着行军的“客观困难”,让大臣们主动接受迁都的结果——这波操作,比“硬刚”要高明得多。

更有意思的是他对拓跋澄的态度:朝堂上“红脸”施压,私下里“白脸”交底。这其实藏着个管理逻辑:变革需要“核心同盟”,尤其是像拓跋澄这样有威望的关键人物,与其让他成为反对者,不如把他拉成“自己人”。孝文帝没端着皇帝的架子硬压,而是坦诚说出隐情,既尊重了对方,又争取了支持——这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方式,比单纯的权力压制更能长久。

反观现在有些改革或项目推进,要么因为目标太直白引发抵触,要么因为没争取到关键人物支持而夭折。孝文帝的故事其实在说:真正的变革智慧,不是“我要你做什么”,而是“我们一起做什么”;不是“强行改变”,而是“创造让大家愿意改变的条件”。

本章金句

直撞易碰壁,巧绕能通途;硬推生阻力,善谋成大事。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选择?若是孝文帝,面对迁都阻力,你会选择“借伐齐掩迁都”的谋略,还是直接召集大臣辩论说服?若是拓跋澄,初被皇帝厉声斥责时,你会选择继续据理力争,还是先隐忍再寻机会了解实情?欢迎点评!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