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元康九年的正月,关中的风还带着刀子劲,却刮不散弥漫在长安城上空的焦虑——氐人首领齐万年闹了快两年,从雍州到秦州,官府的告示贴了又撕,派去的军队败了又败,连周处那样的硬茬都折在了战场上。这会儿长安城的官员们正围着地图吵得像一锅沸粥,有人拍桌子说要再调三万兵,有人摇头说粮草只够撑半个月,忽然有小吏跌跌撞撞冲进来:孟观将军...将军他...在中亭把齐万年给逮住了!

要说这孟观,在当时的朝廷里不算起眼。既不是司马家的亲戚,也没跟着贾后参与过政变,就像衙门里那个总默默干活的老科员,平时蹲在角落里没人注意,真到了活儿堆成山的时候,才被人想起哎,孟观好像能行。

其实派孟观去的时候,朝堂上没几个人看好。毕竟齐万年不是好惹的——这氐人首领据说能空手裂虎,手下的氐人士兵光着脚在雪地里跑比马还快,前几次朝廷派去的将军,不是刚接战就被冲垮了阵脚,就是围着山头转圈圈找不着人。可孟观接了任命,既没像别人那样哭穷要粮,也没摆架子请功,就带了五千自己练出来的特种部队——全是关中本地招募的壮士,熟悉地形不说,还憋着一股家门口被闹成这样,非得揍丫一顿的狠劲。

出发前,有老将军偷偷劝他:齐万年的人跟野草似的,割了又长,得慢慢耗。孟观啃着手里的麦饼,饼渣掉了一衣襟:耗?老百姓的冬麦都被他们踩烂了,再耗下去,不用齐万年打,关中就得饿死人。他转头对士兵们喊:咱不跟他们玩躲猫猫,他们在哪扎堆,咱就往哪冲——打赢了,每人赏三坛关中老酿,回家过年!

士兵们嗷嗷叫着响应,可心里都打鼓:齐万年的主力屯在中亭,背靠一座叫的山,前有小河挡路,后有密林藏身,简直是天然的堡垒。之前有位将军硬攻,刚过河就被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砸懵了,撤退时又被氐人从林子里窜出来追着砍,回去时队伍少了一半。

孟观偏不按常理出牌。他让士兵们每人背一捆干草,半夜摸到河边,趁着月色往水里扔——你猜怎么着?干草漂在水面,居然慢慢搭出了一条能踩的。等天蒙蒙亮,氐人哨兵揉着眼睛往河边看,只见孟观的士兵像从水里冒出来似的,已经踩着草桥冲上岸了。

齐万年在帐里正啃着烤羊肉,听见喊杀声以为是幻觉——前几天还缩在城里不敢露头的晋军,怎么突然摸到眼皮子底下了?他提着刀冲出去时,自家的阵营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孟观的士兵不按阵法来,见人就砍,见帐篷就烧,尤其是那些关中本地兵,嘴里骂着让你毁我庄稼,比谁都凶。齐万年也算能打,砍翻了七八个晋兵,可架不住对方跟潮水似的涌上来,刚杀开一条路,脚下不知被什么绊了一跤,低头一看,是个被踩扁的酒坛——正是他前几天庆功时喝剩的。等他挣扎着想爬起来,孟观的长矛已经架在了他脖子上。

消息传回长安,官员们先是愣了半晌,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有人提议要给孟观封万户侯,有人赶紧让人写捷报送洛阳,连一直愁眉苦脸的户部官员都挺直了腰杆:我说什么来着?粮草还是够的!

可就在全城庆祝的时候,有个人却在灯下唉声叹气,手里捏着一卷刚写好的竹简,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这人就是太子洗马江统,一个在东宫管典籍的文官,平时见了武将都得绕道走,这会儿却觉得满城的欢呼都像针扎耳朵。

江统这两年没少往关中跑。他不像别的官员只看战报,总爱拉着老乡聊天:氐人平时跟你们处得咋样?去年冬天雪大,他们是不是也缺粮?一来二去看出了门道:齐万年能闹这么大,不全是因为能打,实在是关中的氐人、羌人跟汉人挤在一块,矛盾早就堆成了山——汉人说氐人抢了地,氐人说官府征粮太狠;汉人商铺不让氐人进,氐人就私下里搞交易,官府又说他们不遵王法。就像一捆干柴,齐万年不过是点了个火星。

所以孟观平定叛乱的捷报刚到,江统就熬了三个通宵,写出了那篇后来大名鼎鼎的《徙戎论》。开篇就把笔锋磨得锋利:戎狄这玩意儿,就像田里的杂草,你不把根拔了,春天一到准冒头。接着历数三代以来的教训,从西周的犬戎到汉初的匈奴,最后点到眼前:现在关中百万人口,戎狄占了一半,就像人身上长了毒疮,现在看着小,等烂起来就没救了!

他的建议倒简单直接:趁现在孟观打了胜仗,兵威正盛,把关中的氐人、羌人全迁到塞外去——氐人回陇右,羌人去青海,让汉人在关中安安稳稳种地,戎狄在塞外放羊,各守其土,互不打扰。为了让朝廷动心,他还算了笔账:迁一次花的钱,顶不上打半年仗的军费,这是花小钱治大病啊!

可这篇掏心窝子的文章递上去,却像扔到了水里。晋惠帝司马衷本来就不太懂这些,拿着竹简翻了两页,抬头问身边的太监:徙戎...是让他们去种庄稼吗?贾后正忙着给自家亲戚封官,扫了一眼就扔到一边:刚打完仗,别瞎折腾老百姓。大臣们更精,有人说江统是书生不知兵,迁几十万人口哪那么容易;有人私下嘀咕:氐人里可有不少给我家种葡萄的佃户,迁走了谁干活?

最有意思的是孟观,他平定叛乱后回朝受赏,路过东宫时特意拐进去见江统。这位刚立了大功的将军没穿铠甲,一身便服,看着江统桌上的《徙戎论》直挠头:江大人,你说的道理我懂,可你见过氐人住的帐篷吗?他们揣着糌粑就能在山里走三天,真把他们赶到塞外,冬天没粮吃,还不是得回来抢?江统急了:那总比留在关中闹事强!孟观叹了口气:闹事的是齐万年,可跟着他的氐人里,有一半是因为去年官府强征了他们的耕牛。

两人争了半天,最后孟观拍了拍江统的肩膀:你这文章写得好,就是太急了。就像地里长了杂草,你不能一把火全烧了,得慢慢薅,还得想着种点新庄稼不是?

这话江统没听进去。他看着孟观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窗外长安城里依旧热闹的街市,把《徙戎论》重新卷好,塞进了书箱最底层。他知道,这篇文章大概要在箱子里躺很久了。

司马光说:孟观破氐,勇也;江统作论,智也。然勇能平一时之乱,智可弭百世之患。晋室终不能用江统之言,遂有后来五胡乱华之祸,足见治国者,不仅要能打胜仗,更要能听忠言啊。

作者说:孟观和江统,像极了面对复杂问题时的两种典型反应——一个擅长解决眼前麻烦,一个想着根治长远隐患。可历史往往吊诡:孟观打赢了仗,却没解决氐人为什么会反;江统看透了根源,却拿不出能落地的方案。这事儿放在今天也一样:处理族群矛盾,靠武力镇压像割韭菜,割了还长;靠简单隔离像筑高墙,墙里墙外都憋得慌。或许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把他们迁走把他们打服,而在于能不能找到让和共处的土壤——毕竟,天下的土地从来不属于某一种人,而属于能让土地长出粮食的智慧。

本章金句:刀剑能劈开战场,却劈不开人心的隔阂。

如果你是文中的晋惠帝,你会怎么选择?是采纳孟观先打服了再说,还是接受江统《徙戎论》的建议?欢迎留言点评。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